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之指导原则与模式

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之指导原则与模式

“一国两制”下的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实践表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不仅为国家的统一提供了一个最佳模式,而且也为港澳社会的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但是,“一国两制”毕竟是一个前古未有的新生事物,如何更好地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港澳社会应有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还是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摸索和实践。

比如,关于在“一国两制”下如何积极开展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问题,便是这样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于中国的区际司法协助,应该说这几年在民商事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可谓硕果累累。

比如,中国内地同香港和澳门已分别就民商事案件相互委托送达司法文书和调取证据的安排签订了协议,就相互承认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安排签订了协议,就相互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定的安排签订了协议。

但我们不能不遗憾地指出,在刑事领域,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则如老牛拉车,进展缓慢,至今连一个协议也没有签订。

究其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

客观方面主要是因为刑事方面的司法协助涉及不少敏感问题,难度较大;主观方面则表现为研究不够、探讨不力,以至各方认识有差距,观念不统一,协商自然无法进行。

两者相比,应该说主观方面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你不去研究,不去探讨,不去沟通,观念就永远统一不了。

所以,要解决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这个难题,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是极其重要的。

一、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产生与特点(一)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和分类司法协助作为一个特定的法律概念,通常是指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刑事、民商事等司法领域,相互为对方提供合作、帮助或便利。

顾名思义,所谓刑事司法协助,就是指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刑事司法领域,相互为对方提供合作、帮助或便利。

刑事司法协助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1、主体分类法。

以刑事司法协助的主体为标准,可以将刑事司法协助分为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和区际刑事司法协助。

所谓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就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或者是一个国家的某个地区与其他国家之间在刑事司法领域相互提供合作。

前者如中国与葡萄牙开展刑事司法合作,后者如澳门特别行政区与葡萄牙开展刑事司法合作。

所谓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就是指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在刑事司法领域相互提供合作。

因为司法协助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表明,刑事司法协助的产生并非以国家主权的存在与否作为基本前提;它之所以产生,主要看是否存在不同的法域。

一个国家自然是一个独立的法域,所以国家之间才会产生刑事司法协助关系。

至于在一个国家内部是否会产生刑事司法协助关系,则取决于该国家是否存在不同的法域。

当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不能形成不同的法域时,这些不同地区之间就不会产生刑事司法协助关系。

比如,象日本、法国等国家,因其国家内部不同地区实施统一的法律制度,没有形成不同的法域,所以不同地区之间就不会产生刑事司法协助问题。

反之,当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法域时,这些不同地区之间就会产生刑事司法协助关系。

比如,象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因其国家内部不同的州或邦实际上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域,所以不同法域之间就会产生刑事司法协助问题。

2、内容分类法。

以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将刑事司法协助分为不同类型的刑事司法协助。

一般来说,从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五种类型的刑事司法协助。

一是调查取证方面的刑事司法协助,即不同法域就刑事案件的调查取证展开合作,如相互交流情报、相互提供证人、相互调阅案卷、共同追捕犯罪嫌疑人,等等。

二是管辖方面的刑事司法协助,即不同法域就刑事案件的管辖权展开合作,如对犯罪行为和结果不在一地的刑事案件的管辖,或对涉及不同法域的共同犯罪案件的管辖,分别确立相应的管辖原则。

三是移交逃犯方面的刑事司法协助,即一方法域应他方法域请求,将逃入本法域的犯罪嫌疑入抓获后交由他方法域审理。

四是相互承认和执行法院判决方面的刑事司法协助,即一方法域应他方法域的请求,将他方法域司法机关依法所宣告并生效的刑事判决之全部或一部,在本法域付之执行。

五是移交被判刑人方面的刑事司法协助,即一方法域应他方法域之请求,接受已被他方法域司法机关判刑之犯人,并使其在本法域继续服刑。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和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在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上是完全一致的。

换而言之,不管是国际刑事司法协助还是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都可以包括上述五种类型的刑事司法协助。

(二)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产生要把握好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产生脉搏,应当正确认识以下三种关系:1、中国内地不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之间的刑事司法合作关系。

中国内地不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之间有没有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关于这个问题,有学者认为区际司法协助可分为同质区域和异质区域的司法协助,并把中国内地各地方司法机关之间的相互配合视为同质区域的司法协助。

①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众所周知,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中国内地各地方行政区域必须确保国家宪法和其他法律的统一实施。

各地司法机关在处理跨地区刑事案件时,无须征得他地司法机关的同意,即可派员赴他地执行收集证据、追捕逃犯等司法行为;对有争议的刑事案件,上级法院可以指定管辖;一地法院依法作出的刑事判决,可以委托他地法院代为执行。

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内地本身就是一个大法域,各地方行政区域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域,因而根本不存在开展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前提。

2、中国内地与回归前的香港、澳门的刑事司法协助关系。

香港、澳门回归前,两地与中国内地开展刑事司法协助在性质上是属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还是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回归前香港、澳门与中国内地之间开展刑事司法协助,在性质上是两者兼而有之。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香港、澳门长期为英国、葡萄牙占领和管治,中国内地与两地开展刑事司法协助,必然涉及中国与英国或中国与葡萄牙的国家关系,这样的刑事司法协助性质上当然属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如1994年在中国内地实施了杀人行为后逃至澳门的犯罪嫌疑人杨沃亮,因其取得香港居民身份所诱发的引渡案,就是中国与葡萄牙之间开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最明显的例子。

但是,由于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领土,两地居民与中国内地居民一脉相承;因此,在刑事司法协助过程中,有些协助事务都是依照习惯、人情来处理,如相互交流情报、将在中国内地实施了犯罪并逃往港澳的内地居民移交内地司法机关处理,或将在港澳实施了犯罪并逃往中国内地的港澳居民移交港澳司法机关处理,等等,这些刑事司法协助无疑①参阅黄进、黄风主编:《区际司法协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都带有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烙印。

3、中国内地与回归后香港、澳门的刑事司法协助关系。

香港、澳门回归后,两地与中国内地开展刑事司法协助就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这种本质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必要性。

如上所述,中国内地历来是一个大一统的法域,故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不存在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问题;但在香港、澳门回归后,由于两个特别行政区依照“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享有行政、立法和司法方面的高度自治权,实际上形成两个有别于中国内地的法域,因此,中国原有的大一统法域的局面被打破了,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三个法域之间为了有效地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就有必要开展刑事方面的司法合作,并建立起一种符合国情的、具有规范性的刑事司法协助关系。

二是属性。

根据基本法规定,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正因为如此,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是三个同属于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域,它们之间开展刑事方面的司法合作,理所当然地完全属于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范畴,这与上述回归前刑事司法协助的双重性是完全不同的。

(三)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特点根据香港和澳门两个基本法的规定,在“一国两制”下形成的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三个法域之间的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关系,很明显地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国家内部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从实际出发,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务实地研究和解决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中的相关问题。

笔者认为,这些特点主要包括:1、国家结构方面的特点。

所谓国家结构,简单地说,就是指一个国家内部中央与地方、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组合关系,其组合形式主要有联邦制和单一制。

如果我们从国家结构的角度考察,就可以发现绝大部分国家之所以会产生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关系,起因就在于这些国家的国家结构都属于联邦制。

因为联邦制的国家结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中央与地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比较涣散,如中央与地方之间不具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中央与地方的权力通过宪法来进行分权,地方享有相对独立的立法权和司法自治权,等等。

正因为这样,联邦制国家内部不同地区就会产生相对独立的不同法域,并由此形成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关系。

如前苏联、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是联邦制国家,因而国家内部不同法域都会产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关系。

但单一制国家则不然。

因为单一制国家结构最根本的特点是中央与地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比较紧密,如中央与地方之间具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地方权力只能来自于中央的授权,国家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等等,所以在单一制国家内部,很难形成不同法域,因而也不存在开展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问题。

然而,这种格局在中国却被“一国两制”打破了。

因为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中国仍然是在宪法所规定的单一制国家结构下实行“一国两制”,这一点在基本法中已得到充分的印证,如基本法明确规定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受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来自于中央授权,等等。

但由于两个特别行政区依法实行高度自治权,客观上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法域,所以它们与原来的中国内地法域之间以及它们彼此之间,就会产生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关系。

这种在单一制国家结构下形成的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关系,显然源自于“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

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这一特点给我们带来的启迪就是:既然联邦制国家内部不同法域都会积极开展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并都能形成一套符合国情的规范的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那么,我们作为单一制国家内部的不同法域,联系比联邦制国家内部的不同法域应当更紧密;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更积极地开展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并建立起一套符合“一国两制”框架的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呢?2、政治、法律制度方面的特点。

如前所述,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产生是以一个国家内部存在不同法域为前提的,但这并非意味着不同法域实行的是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因为法域的划分主要取决于立法权和司法权的自治。

事实上,除中国外,其他国家内部开展的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其不同法域的政治、法律制度在性质上都是一致的,如果说有不同,也仅是一些具体的规定不同而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