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疗法操作技能题库

运动疗法操作技能题库

各关节的被动活动1、躯干的被动活动方法(12分)(1)患者仰卧位,患侧下肢膝屈曲,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者的一侧肩关节。

(7分)(2)使肩和骨盆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并停留数秒钟。

(5分)2、肩关节屈曲的被动活动方法(10分)(1)患者仰卧位,治疗师一手握住肘关节上方,另一手握住腕关节处。

(6分)(2)慢慢把患者上肢沿矢状面向上高举过头。

(4分)3、肩关节外展的被动活动方法(10分)(1)患者仰卧位,一手握住患者肘关节上方,另一只手握住腕关节处。

(3分)(2)然后慢慢把患者上肢沿额状面向上高举过头。

(3分)(3)当患者上肢被动移到外展900时,将上肢外旋后再移动直至接近耳部。

(4分)4、肩关节内外旋的被动活动方法(10分)(1)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0肘关节屈曲,治疗师一手固定肘关节,另一只手握住患者的腕关节。

(6分)(2)以肘关节为轴,将上肢向内、向外方向旋转。

(4分)5、肘关节的被动活动方法(8分)(1)患者仰卧位,上肢呈外展位,治疗师一手固定肘关节,另一只手握住患者的腕关节。

(4分)(2)作肘关节的屈伸动作。

(4分)6、前臂和腕关节的被动活动方法(18分)(1)患者肘关节处于屈曲位,治疗师一手握住患者的腕关节上方进行固定,另一手抓握手指。

(6分)(2)旋转前臂,进行旋前旋后的动作。

(6分)(3)一手握住腕关节的上方,另一只手握住下方,做腕关节的屈伸动作。

(6分)7、髋关节屈曲、伸展、外展的被动活动方法(22分)(1)髋关节的屈曲的被动活动方法:(8分)①一手握住患者小腿,另一只手用手心托住患者足跟处。

(4分)②双手将患者大腿沿矢状面向上弯曲,使大腿前部尽量接近患者腹部。

(4分)(2)髋关节伸展的被动活动方法:(8分)①一手握住踝关节上方,另一只手从下方抓住膝关节前部。

(5分)②用前臂托住患者小腿和膝关节部位,用力向上抬,被动伸展髋部。

(3分)(3)髋关节外展的被动活动方法:(6分)①治疗师一手放在膝关节下方,另一只手握住踝关节上方。

(3分)②将上肢沿额状面方向移动,一直达到全关节活动范围。

(3分)8、踝关节背屈的被动活动方法(10分)①一手固定踝关节上方,另一只手用手心握住患者的足后跟。

(5分)②前臂贴住患者脚掌及外侧,用力向上方拉动。

(5分)被动牵拉跟腱、腘绳肌、股四头肌、髋关节内收肌、屈肌的手法1、被动牵拉跟腱(20分)①治疗师一手握足跟,另一手固定踝关节上方。

(12分)②利用治疗师的前臂屈曲动作来牵拉跟踺。

(8分)2、被动牵拉腘绳肌(20分)①患者仰卧,屈髋、伸膝上举患侧下肢,治疗师一只手握住踝关节,另一只手压在足底上。

(10分)②利用自身的体重向患者的头部牵拉,完成髋关节的屈曲动作。

(10分)3、被动牵拉股四头肌(20分)①一只手固定患者的骨盆部位,另一只手将患者下肢屈曲。

(10分)②达到关节的末端活动范围时,用力牵拉肢体并停留数秒。

(10分)4、被动牵拉髋关节内收肌(20分)①患者仰卧位,一只手放在膝关节下方,另一只手抓握踝关节上方。

(10分)②将下肢沿额状面方向移动,当达到关节的末端活动范围时,用力牵拉肢体并停留数秒。

(10分)5、被动牵拉髋关节屈肌(20分)①患者俯卧位,治疗师将下肢屈曲,一只手固定在骨盆位置,另一只手固定在膝关节处。

(12分)②用前臂支持小腿部位,并缓慢用力向患者头部方向进行牵拉。

(8分)关节松动术三、盂肱关节的关节松动术(100分)1、关节牵引:①使用靠近治疗部位的手,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置于患者的腋下顶端,另一只手握持肱骨外侧面。

(10分)②以用腋下的手用力将肱骨向外侧边移动。

(10分)2、尾端滑动:①一只手置于患者腋下,提供第一级的关节牵张;另一只手的拇指置于肩峰远端。

(10分)②上位的手将肱骨向下滑动,或用替换手法,即治疗师双手握持患者的手臂,利用身体后倾的力量将手臂向尾端牵拉。

(10分)3、向后滑动:①背向患者,站在患者的上肢与躯干间,将其上肢靠在治疗师躯干上作为支撑。

(10分)②以侧边手握住肱骨远端;上位手置于关节前缘远端,该手为作用力手。

治疗师移动上肢将肱骨头向后滑动。

(10分)4、向前滑动:①面对治疗床头,靠治疗床的一脚向前跨步。

治疗师外侧手将患者手臂固定于治疗师的腿部,为患者肩部提供第一级的关节牵张。

(10分)②另一只手尺侧缘置于肩峰突后脚远端,给予松动力量。

作用力方向朝前并且稍向内侧。

屈曲双膝以带动患者整个上肢向前移动。

(10分)5、关节挤压:①治疗师面向患者站立,一手置于患者肩峰,另一手置盂肱关节处。

(10分)②给予肩部一定的挤压力量。

(10分)四、肘、膝关节的关节松动术(100分)肱尺关节:(34分)1、关节牵引:双手交叉环抱尺骨近端掌面,与骨干成450角的力量对尺骨近端施力。

(10分)2、牵引进级:体位同关节牵引。

作用力方向与尺骨均成450角。

(12分)3、远端滑动:先以双手环抱方式牵张关节,然后再沿着尺骨长轴牵引。

(12分)肱桡关节:(38分)4、关节牵引:站在患者前部尺侧。

上侧手固定肱骨,下侧手的大鱼际部及其余手指握住桡骨远端,将桡骨向远端牵拉。

(14分)5、桡骨的背侧或掌侧滑动:在患者手臂内侧面固定肱骨,外侧手的手掌置于桡骨头的掌面,手指置于桡骨头背侧,用手掌将桡骨头向背侧推.(14分)6、关节挤压:一只手的大鱼际部与患者的大鱼际部相扣合,另一只手固定好患者的肱骨及尺骨近端。

(10分)膝关节:(28分)7、关节牵引:双手抓住小腿下端,沿着胫骨长轴牵拉,分离关节面。

(9分)8、向后滑动:坐在床上,以其大腿固定患者足部,双手抓住胫骨,拇指朝前,其余四指朝后,治疗师上肢伸直,将身体前倾,以拇指将胫骨向后推。

(9分)9、向前滑动:远端手抓住胫骨末端,近端手掌面放于胫骨近端,给予向前的力。

(10分)体位摆放偏瘫患者:(60分)1、患侧卧位:(35分)头部:①应在上颈部屈曲。

( 2分)②头转向偏瘫侧。

(3分)患上肢:①应向前伸与躯干的角度不小于90度。

(3分)②前臂旋后。

(3分)③腕被动背伸。

(3分)④伸直肘部。

(3分)⑤手指伸直,掌心向上。

(3分)患下肢:稍屈曲位。

(5分)健上肢:自然放置于体侧。

(5分)健下肢:髋膝关节屈曲,下方垫一长枕,成迈步位。

(5分)2、健侧卧位:(15分)躯干;躯干与床面成直角。

(3分)患上肢;由枕头支持在患者的前面,上举约100度,腕背伸。

(3分)患下肢:向前屈髋屈膝,并完全由枕头支持。

(4分)健上肢:可放在任何舒适的位置。

(3分)健下肢:平放在床上,轻度屈髋。

(2分)3、仰卧位:(10分)头部:应由枕头提供良好的支持。

(2分)患上肢:在患侧肩胛下放一个枕头,使其前伸,从而使上肢处于正确抬高的位置,腕关节背屈30度。

(3分)患下肢:患侧下肢稍屈曲。

(3分)骨盆:应在患侧臀部、大腿下方放一枕头,使其骨盆向前。

(2分)脊髓损伤的患者:(40分)4、仰卧位:①头下放置薄枕,将头两侧固定。

(8分)②肩胛、上肢、膝、踝下垫枕。

(8分)③用毛巾卷将腕关节保持在40度背伸位。

(5分)5、侧卧位:①上侧的上肢保持伸展位、下肢屈曲位,肢体下均垫长枕。

(5分)②下侧上肢肩关节前屈90度,肘关节屈90度,背后用长枕靠住。

(5分)③髋关节20度屈曲位,膝关节屈曲60度左右。

(5分)④踝关节背伸和足趾伸直位。

(4分)偏瘫患者的转移训练1、床上翻身(18分)(1)辅助下向健侧翻身: (8分)①将健侧下肢放于健侧上肢上。

(4分)②翻身时健侧上肢带动患肢一起翻转。

(4分)(2)向健、患侧翻身:(10分)①患者Bobath握手。

(5分)②双上肢甩向一边,利用惯性将身体转到侧卧位。

(5分)2、健侧起床法:(10分)①利用健侧下肢带动患侧下肢至床边。

(5分)②用健侧肘将躯干支撑起,再用健手将躯干调整至坐位。

(5分)3、患侧起床法:(12分)①利用健侧下肢带动患侧下肢至床边。

(6分)②然后用健侧手直接将躯干支撑起,将身体调整至坐位。

(6分)4、椅坐位平衡训练(15分)①健侧手扶栏杆保持坐位;双上肢抱于胸前。

(6分)②进行躯干旋转,躯干前倾,双手够脚,诱发翻正反应的训练。

(9分)5、坐位移动训练 (15分)①健侧手放在身体前方支撑身体,健侧下肢屈曲向健手处移动。

(8分)②以膝为支点,移动臀部。

(7分)6、坐位到站立位的转移:(14分)(1)辅助站起:患者双足平放于地面上,患脚在前。

(6分)(2)独立站起:患者双手交叉,双上肢向前伸展,身体前倾,当双肩向前超过双膝位置时,立即抬臀,站起。

(8分)7、从轮椅到床的转移:(16分)①转移之前床与轮椅成45度角左右,刹住车闸,向两侧旋开足托。

(7分)②患者利用健手健脚站起,将健手扶在外侧扶手上,以健腿为轴,旋转躯干使臀部正对床,平稳坐下。

(9分)七、步行训练(100分)1、蹭步: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两腿拖地移动至拐角附近。

(16分)2、交替拖曳步行:将左拐伸出,再伸右拐,双足拖地,向前移动到拐角附近。

(14分)3、迈至步:双脚在拐角附近着地。

(15分)4、迈过步:双足在拐杖着地点前方的位置着地。

(14分)5、四点步行:一侧拐→对侧下肢→另一侧拐→另一侧下肢。

(16分)6、两点步行:将一侧拐和对侧下肢同时向前伸出。

(13分)7、三点步行:患侧下肢与拐杖交替伸出,然后健侧向前迈出。

(12分)腰牵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操作步骤:(70分)1、电动牵引带,将牵引带放置好,让患者仰卧于牵引床合适的位置,头下垫枕,去除不必要的物品,腰大肌体位。

(7分)2、分别固定好胸廓及骨盆上缘的牵引带,对于较瘦的患者在胸腹部垫以海绵垫或枕头,注意松紧合适。

过紧患者会出现不适,过松牵引时易滑下。

(7分)3、骨盆牵引带双侧的固定皮带系于一牵引弓,然后与牵引绳相连。

(7分)4、调整所须牵引的重量,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50%,首次牵引女28Kg,男30Kg,以后逐渐增加。

(7分)5、调整牵引治疗时间,也可用间歇牵引,一般每次30Min,15次为1个疗程。

(7分)6、开启牵引床滑动分离部分,然后启动。

(7分)7、观察患者牵引情况,倾听患者有无不适,注意牵引带有无滑脱等。

(7分)8、牵引结束后,使显示器回零,放松牵引带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出现疼痛等不适反应。

(7分)9、牵引后如能休息半小时可有良好效果。

(7分)10、起床前应锁定牵引床的滑动分离部分。

(7分)注意事项:(30分)1、向患者介绍牵引过程,消除顾虑及紧张心理。

(5分)2、不宜在饱餐后或空腹时进行。

(5分)3、牵引后症状加重,应暂时停止治疗,进一步查明原因。

(5分)4、牵引过程中疗程不宜轻易中断,否则影响疗效。

(5分)5、年龄较大的患者不宜进行力量较大的牵引,应以较轻力量的牵引为主。

(5分)6、进行滑轮牵引时注意重物重量不宜过低,以免接触地面失去治疗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