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码头建设开题报告

码头建设开题报告

码头建设开题报告
码头是海边、江河边专供轮船或渡船停泊,让乘客上下、货物装卸的建筑物,通常见于水陆交通发达的商业城市。

其中码头结构形式有重力式、高桩式和板桩式。

主要根据使用要求、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综合考虑确定。

一.文献综述
港口发展的战略
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便利化、国际运输集装箱化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港口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使港口的功能也面临着由最初纯粹的货物装卸和集散,向装卸、工业、商业、物流、信息等功能不断扩大,对所在地区或所在城市发展成为物流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等发挥着重要影响。

在港口建设上,我国将按照加快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通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使老港区成为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货种基地,形成可持续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已成为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港口作为传统的基础产业,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不发挥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带动作用,就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更大的发展。

技术进步与创新已成为影响现代港口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们始终坚持科技兴港的发展战略,注重运用高新技术改造老码头、建设新码头,
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使港口的生产方式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为了更好地嫁接改造传统产业,我们创建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加强港口发展战略、市场开发、企业管理、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应用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使之成为港口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中枢。

我们根据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
技术发展的需要,创建了港口信息中心,积极加快信息技术在港口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与国内外80多家船公司、海关、代理、场站实现了EDI联网,并通过国际互联网实现了集装箱信息无纸化快速传递。

建立了局域网,在全港内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建立了现代化的生产调度系统和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系统。

广泛采用国内、国际先进的装卸设备和装卸工艺,煤炭、原油、矿石等主要货种均实现了流程化、系统化装卸作业,港口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其中,煤炭单机装船效率为每小时4500吨,矿石单机卸率为每小时5000吨,集装箱桥吊台时效率最高达30个自然箱,原油接卸效率为每小时1万立方米。

同时,还配置了世界先进的引航艇。

5000马力大型拖轮、雷达通信导航系统等先进设备,保证了大型船舶的安全及时靠离。

大规模的技术创新,提高了港口生产中的技术含量,实现了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服务,满足了船东、货主的需要。

二.资料分析及方案初选
(1)总平面布置
码头布置在香口矿石码头下游约150米处,码头长度为50米,泊位长度为90米。

码头前沿线基本与流向线平行,位于-6m等高线附近。

码头采用浮码头结构型式,主要由钢质囤船和一座引桥组成,钢质囤船平面尺度为5012m,引桥由一跨484.5m的活动钢引桥、78m的现浇墩台和长107.52m,宽
3.0m的固定引桥组成。

(2)装卸工艺
根据已建同类工程的实践经验表明,液体硝酸采用浮式码头由管道输送装船的优点明显,方便装船作业。

本次设计的液体硝酸出口,是由陆域酸罐区,通过管道输送至囤船,再由软管装船。

主要装卸工艺流程、
液体硝酸出口、硝酸储罐硝酸泵引桥管线阀门流量计趸船管线
软管船
辅助工艺流程、
每次装船完毕后,软管内的介质用压缩空气扫向船舶。

干管平时不扫线,检修时用压缩空气将管线内的介质扫向船或后方的酸储罐。

扫线方向为、码头钢引桥及趸船段管内的物料扫向船舶;固定引桥及陆域管线内的残液扫向罐区。

(3)水工建筑物
根据本工程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结合总平面布置和装卸工艺的要求,水工建筑物提出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
采用浮码头,由一艘钢质囤船和一座引桥组成。

钢质囤船平面尺度为5012m。

引桥由一跨484.5m活动钢引桥、78m 的现浇墩台和长107.52m,宽3.0m的钢筋砼固定引桥组成。

钢筋砼固定引桥采用架空排架结构,引桥和墩台桩基均采用Ф800钻孔灌注桩。

方案二、
采用浮码头,由一艘钢质囤船和一座引桥组成。

钢质囤船平面尺度为5012m。

引桥由一跨484.5m活动钢引桥、78m 的现浇墩台、两跨483.0m固定钢引桥和两座55m的现浇墩台组成。

墩台桩基采用Ф800钻孔灌注桩。

三.设计任务进度计划
1.文献综述及外文翻译1.5周
2.总平面布置1.5周
3.装卸工艺设计1周
4.码头结构方案拟定2周
5.设计概算1周
6.结构计算及绘图3周
7.整理、汇总设计说书1周
参考文献
1.邱驹.《港工建筑物》.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2.韩理安.《港口水工建筑物》.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鲁子爱.《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4.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

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港口工程技术规范》(上、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6.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7.洪承礼.《港口规划与布置》.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8.交通部部基建管理司.《水运工程技术四十年》.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9.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海港码头结构设计手册》.人民交通出版1994
10.阎庆彬.《中国港口大全》.海洋出版社出版,1993
11.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主编.《码头新型结构》.人民交通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