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必背古诗

四年级上必背古诗

三级(四年级上)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1、暝:日落,夜晚。

2、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浣(huàn)。

3、春芳:春天的花草。

4、歇:消散。

5、下:顺流而下。

6、随意:任凭。

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了。

歇:消散。

7、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8、新:刚刚。

9、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10、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洗衣服姑娘的欢笑声。

11、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知是渔船沿水下行。

12、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意。

意谓任凭它春芳消散,王孙也可以久留,因为秋色同样迷人,使人留恋。

随意:任凭。

春芳歇:春芳:春草;歇,消散、逝去。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

留:居。

译文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叶晃动中渔舟回来了。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间消逝吧,这里秋景迷人,我愿留居山中。

雨过山村【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释
1、妇姑:嫂嫂和小姑。

2、相唤:互相呼唤。

3、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

4、中庭:古人的庭院。

5、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6、栀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

译文
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小溪两边长满翠竹,乡村的小路越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

村里的嫂嫂和小姑相互呼唤去清洗蚕子,庭院里的栀子花因为农忙而没有人来欣赏。

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
1、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

2、逢:遇到。

3、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4、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5、春朝(zhāo):春初。

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6、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7、碧霄:青天。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望亭驿酬别周判官【唐】白居易
何事出长洲,连宵饮不休?
醒应难作别,欢渐少于愁。

灯火穿村市,笙歌上驿楼。

何言五十里,已不属苏州。

资料
诗人白居易在任苏州刺史时写下了《望亭驿酬别周判官》,诗中所写的“望亭驿”即在我们现在的望亭镇,不难看出,此时的诗人正在扬扬得意之中。

当时的白公刚完成了一项造福桑梓的大好事。

疏浚河道,缮砌驳岸,一条山塘河把运河水连进了姑苏城。

自此,北上的水道缩短了不少。

瞧:“何言五十里,已不属苏州。

”这不是炫耀自己的功绩那又是什么?“灯火穿村市,笙歌上驿楼。

”更是对自己辖下的姑苏太平昌盛的陶醉。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

泊,停泊。

指停船靠岸。

2、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3、京口:古城名。

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4、一水:一条河。

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

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5、间:根据平仄应读jiàn。

6、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7、绿:吹绿,拂绿。

译文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呢?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1、书:书写,题诗。

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2、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无苔:没有青苔。

3、成畦(qí ):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4、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农田。

5、排闼(tà):开门。

闼:小门。

送青来:送来绿色。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1、饮湖:在西湖上饮酒。

湖,指杭州西湖。

2、初晴:起初开始放晴。

3、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4、方好:正显得美。

5、空蒙:形容细雨迷茫的样子。

6、奇:美妙,与诗中“好”同义。

7、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

8、淡妆:淡雅朴素的妆饰。

9、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

抹,涂脂抹粉。

10、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译文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显得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美丽的。

如果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好,她总是美丽的。

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1、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

2、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4、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5、上:指逆江而上。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
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侧面。

4、各不同:各不相同。

5、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6、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6、缘:因为;由于。

8、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