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方案]
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答:1) 整体性。
2)超前性。
3)层次性。
4)多样性。
5)合法性。
2 、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答:1) 导向功能。
2)调控功能。
3)分配功能。
3、试分析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答: 公共政策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利益究竟分配给谁,在同产情况下,有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人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1) 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
2) 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
3) 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
4、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
答:1) 政策问题。
某一公共政策能否顺利地完好提出,在一定成服是取决于人们是否对政策问题取得共识。
政策问题是从大量社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如何筛选, 谁参与筛选, 其结果会大相径庭。
作为有选择的社会问题,人们对他们所作出的判断是否准确,既取决于经验知识,还取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价值观念等。
2) 政策目标。
政策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或者明确地说,确定目标是分析前提。
所谓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
如果没有目标,政策方案是无法确定的。
但目标不明确,也同样会使政策出现偏差。
所以必须要求目标明确,具体落实。
政策目标既不能朝令夕改,要具有稳定性,又要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具有应变能力。
3) 政策方案。
为实现某一目标,可采用多种手段或措施,他们统称为备选方
案。
拟订可供选择的各种备选方案,也是政策分析的基础。
由于好与坏、优与劣都
是在对比中发现的,所以需要你动出一定数量的可行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没有选择
也就没有分析。
决策理论中的“霍布森选择”,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该严格禁止出现。
4)政策模型。
按照系统分析的理解,摸名是对研究对象和过程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一种抽象描述。
它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化为易于处理的简单模式,不受现实中非本质因素的约束,易于理解、操作、模拟与优化。
有几类模型在政策分析中是十分有用的,他们是图标、物理、符号和形象模型。
所有的模型讨论,都涉及到总体研究。
最优化模型是在特定假设和约束条件下可以求出最优选择结果的模型。
一、单选
1. 公共政策是( A . 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B. 惩罚性)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3. 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D . 倾斜性),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4. “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C . 拉斯韦尔)最早提出的。
5. ( C . 政府主体)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6. 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D. 伙伴)。
7.决策权力的角逐的核心问题是( A. 权力),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8. 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B. 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形式。
9. 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D. 外脑)。
10. 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 C. 行政)等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11. 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 D. 排斥)。
12. 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C. 共识)。
13. 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 C. 正常状态)的
失效。
14. ( B. 史密斯)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15. 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C. 浴盆模型)。
16. 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 A. 四)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
17. 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服从、认同与( D. 内
化)。
18. 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 C. 价值)判断。
19. 在任何决策过程中,( B. 理性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20.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A. 效果)所做的判断。
21. 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 B. 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22. 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强调( A. “公事公办” )。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23. 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C. 灵感思维)。
24. 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
本的假定是( D. 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25. 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 A. 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
26.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 B. 兰德公司)提出并使用的。
27. 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社会组织层级化)。
28.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C. 发展型)政策理念。
29. 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 D. 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30. 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 D. 公共问题)。
31. ( A. 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32. 公共利益是公众( B. 共享)的资源和条件。
33. 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 A. 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34. 决策过程中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所在,确定决策(目标)。
35. 决策过程中的第二步是(探索和拟定)各种可能的备择方案。
36. 西蒙把决策过程分为三步,分别称为(情报活动、设计活动和抉择活动)。
37. 西蒙认为,决策的基本程序中应包括审查活动,即决策过程中的(反馈)。
38. 在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中,应坚持加以突出的是(技术可行性)原则。
39 .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方案)所做的分析。
40. 主观概率预测分析法与(德尔菲法)一样,它需要专家意见并进行整理,以作为政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