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一问一答(三十一):非公开发行之后回购等十则1、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一定要审计并出报告吗?一拟上市公司股份公司,拟以截止XX年6月30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请问一定要审计并出审计报告吗?如需要,有何具体文件规定?∆第3期保代培训明确:申请受理前六个月内利润分配或资本金公积转增股本所形成的股份,需审计、验资,与原有股份锁定相同。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财会[2006]4号)第十四条:以净资产折合实收资本的,或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的,应当在审计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验其价值。

所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必须审计。

∆注册资本变更一定要验资,《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

【观点很明确,需要审计报告和验资报告。

虽然说资本公积一般情况下都是确定的,就算是不经过审计也不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程序上的问题建议完备。

】2、资本公积的比例限制A公司以每亩140万的价格从政府手中拿到70亩地,然后以这块地作为出资与B公司成立公司C,C公司注册资本1亿,其中A占30%,B占70%。

A以这块地作为出资,B以现金作为出资。

由于这块地在A公司的入账价值是9800万,B公司出资7000万现金,这样,按照出资比例就达不到30%、70%的持股比例。

为了达到30%、70%的持股比例,只能将A公司所持有的价值9800万元的土地中的3000万作为注册资本,另外的6800万元作为资本公积,这样才能达到30%、70%的持股比例约定。

这样,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同一块地的价值,能否分开一部分作为注册资本,另外一部分作为资本公积?如果把地的评估值评低,比方说评估到100万每亩,这时的土地价值是7000万,然后,其中的3000万作为注册资本,其余的4000万作为资本公积有没有障碍呢?其实,如果允许在注册资本和资本公积之间任意划分比例的话,根本不需要评估值评低,直接以9800万作为出资,只是其中的3000万作为出资,6800万元作为资本公积即可。

∆1、以非货币资产出资,会计处理上按照双方约定的账面价值即可,即上述土地A公司取得成本是9800万,双方可按A公司取得的价值确认,超过部分6800万做资本公积。

实际操作中就非货币资产出资,其中一部分做注册资本,双方约定价值中扣除注册资本部分做资本公积是可以的。

2、另外,非货币资产出资,按照公司法是需要进行评估的,但这个评估只是工商局用于备考,防止双方确定的价值低于评估价值而类似于虚假出资,故上述评估只要不低于双方约定的9800万即可。

∆楼主的理解没有问题,不过A公司够亏的,直接把6800万*70%的资本公积贡献给了B公司,如此大的让步不禁让人有联想——除非A和B是一伙的,反正肉烂在锅里。

其实B只要出资3000万现金占C的30%就满足公司法规定了。

∆理论上是可行的,无非是A溢价认购股份。

不过貌似确实够大方的。

∆印象中法规没有限制这方方面的比例的。

【尽管股东出资可以约定持股比例而多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公司设立时同时出资股东权利和义务极度不对等的情况还是很容易引起别人怀疑,这属于会里重点关注的明显违反常理常态的事情,小兵也尚未见到该类成功案例。

从实务操作角度来看,不建议如此操作,可以有很多可以变通的思路。

比如先把公司设立起来,然后A股东可以拿土地增资等等。

】3、请教关于注册资本和股权转让的问题新设一公司A注册资本500万,拟受让B公司股份,B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净资产6000万。

请问:转让价格按B公司注册资本额转让,A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是否可以?A和B公司均为有限公司。

∆没问题啊。

并购重组和注册资本有什么关系啊!∆A公司是新设的,账上只有500万的注册资本,转让价格是2000万。

差额怎么解决?股东借款可以吗?∆收购全部股权吗?不考虑上市的话,一般公司并购可以考虑吸收合并。

以小并大。

∆注册资本和收购金额没有必然联系。

但是如果你打算上市的话,B公司的股权转让价格应当以净资产作为定价依据,否则的话,证监会会认为通过这种整合方式刻意的避税,而且现在很多地方的工商局也会查这个。

∆向股东借款的方式收购要小心,很可能被怀疑是股东故意以债权的方式替代股权的方式既达到出资注册A公司的目的(A是刚注册),又承担较小义务。

又增加A公司抵税的财务费用,当然如果反过来看也是优点。

∆这个解释很高明啊很受教。

【不了解具体情况,做不出实质性的判断,不过一些理论上的讨论还是能开拓思路的。

】4、请教关联交易定价问题在改制方案中,由于部分经营性资产暂未有盈利,因此发起人(集团公司)考虑将此部分经营性资产暂不注入拟设立的公司(将来的上市主体),但会委托拟设立的公司进行经营,并由集团公司支付委托管理费;预计受托管理的成本基本为人员成本及其他运营成本;现在暂时设计的受托管理费按照成本加成收取!请教各位,加成的比例一般如何确定,因为没有同行业的利润率可以取得?证监会是否会特别关注此问题?例外是否有其他确认方法避免关联交易的不公允?★不公允的关联交易。

★要考虑:一,资产这样处理的完整性,二,委托上市公司代为管理的必要性,三,是不是有通过此方式人为提高资产收益率的嫌疑,四,委托管理费涉及利益转移作大拟上市公司业绩, 我觉得有时侯刻意的包装,不如简单的好,刻意的行为反而引起关注。

★由于是公共配套设施,现阶段难以达到饱和利用并盈利,故只有采用此方式。

另:是否能由合理定价的方法(在没有行业利润率的情况下)?★即使暂不注入,上市前注入,到时候申报报表要按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处理,将该资产报告期内的业绩全部纳入申报报表,该安排毫无意义。

【小兵同意二楼的观点。

个人觉得该资产如果实在是对拟上市公司没有什么收益的话,干脆就剥离或者留在集团层面自己经营,当然是不存在同业竞争的情况下;就算是要委托经营,那也可以委托第三方委托经营,而没必要一定是拟上市公司。

楼主的方案怎么看都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就算是没有,委托费也是个大问题,少了把损害拟上市公司利益,多了吧那就是做大拟上市公司规模,何必呢?】5、社保问题在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过程中,有些员工由于已办理农保等原因而不愿再缴纳社保,将这些人外包给劳务公司是否是种解决方法?★好问题,值得探讨。

现在制造业存在的这个问题相当普遍。

★劳务派遣应当是一种解决办法。

【三全食品案例中曾经披露劳务派遣公司员工社保由劳务派遣公司办理的,但是为了解决社保问题而倒推该问题小兵并不觉得可取。

】6、给予职工双倍工资赔偿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内容:企业与职工未按法律规定签订书面合同,法院判决给予职工双倍工资的赔偿,对于其中一倍的赔偿金应按何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自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因此,支付两倍的工资,仍属于工资所得,不属赔偿性质的所得。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应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该问题来自弦外之音法外之意的博客。

】7、自然人向一个有限公司过户房产是否缴契税建德市水生硅业有限公司系一人有限公司,现股东吴水生将其名下的一幢厂房,拟过户到建德市水生硅业有限公司名下,请问是否征收契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重组若干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75号)第七条第三款规定:“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同一投资主体内部所属企业之间土地、房屋权属的无偿划转,包括母公司与其全资子公司之间,同一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之间,同一自然人与其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一人有限公司之间土地、房屋权属的无偿划转,不征收契税。

”因此自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一人有限公司(建德市水生硅业有限公司)的股东吴水生,将自己名下一幢厂房,过户到其设立的建德市水生硅业有限公司名下,如果是无偿划转,承受方建德市水生硅业有限公司按规定不需要缴纳契税。

【该问题来自弦外之音法外之意的博客。

】8、商标使用权能否作价出资?我公司打算和另外一家公司合作,但是不想出资金,只想出商标的使用权(非产权,产权可以出资这个我懂)。

我公司的商标是国家驰名商标,打算以授予目标公司商标使用权的方式投资目标公司,并取得目标公司的50%的股权,目标公司目前是自然人A持有100%股份。

我查了查相关资料,有些地方现在允许商标使用权出资,但是在北京貌似还没有先例,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案例,最好是北京的案例。

★还是昨天网上说的那些的道理,我个人感觉不对。

不过,除了上海浦东地区之外,还有个例子:新华网与新华社。

早年于香港(记得2000年)新华社下属分支将名字作价入股新华网。

新华网好像日本上市?记不清了。

★个人意见不可以!楼主所谓的使用权其实是一种通过合同许可使用的使用权,是一种合同权益。

理论上无法依法转让给公司,极易造成出资是否到位?是否抽逃出资的困惑,导致公司资本不确定;实务中没有可以作为办理依据的工商规范,工商局不可能办理。

★商标使用权出资是不行的;公司法规定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是需要评估,并且资产的相关权属已转让;商标使用权出资资产的权属并未发生改变,所以以商标使用权出资不符合公司法规定。

★商标权是使用权出资还是所有权出资,确实存在争议。

每个地方的规定都不一样,还是直接去咨询工商局吧。

但有几个方面需要关注:1.商标权的主体:国家法律、法规存在禁止性的,则该单位和个人即不能作为商标出资的主体。

如公务员、军人等。

2.拟出资商标是否接近了保护期终点。

我国《商标法》第37条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为十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3.商标出资的评估。

★如果是合伙企业或者中外合作企业,是不是允许以商标或专利使用权出资呢?★1、商标使用权一般的理解是一种特许权。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七)项所称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指企业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2、特许权与特许经营权关系紧密。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本办法所称商业特许经营(以下简称特许经营),是指通过签订合同,特许人将有权授予他人使用的商标、商号、经营模式等经营资源,授予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经营体系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

3、《公司登记管理条例(2005年版)》(2005-12-18 国务院)第十四条:股东的出资方式应当符合《公司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

股东以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其他财产出资的,其登记办法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

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