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体系认证之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三体系认证之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THS/QESM-02-24
1 目的:为使管理评审能有效地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对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程度所进行的综合评价。

3 定义无
4 职责
4.1 管理评审通过“管理评审会议”进行。

与会人员包括: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及其他有关人员。

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会议,并对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管理者代表负责会议的准备及会议决定事项的跟踪。

会议议程提前5天通知与会人员。

4.2 与会人员应作好充分准备,以事实和数据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客观评价,使管理评审会议达到其目的。

5 程序
5.1 会议频次
管理评审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时间间隔最长不超过12个月。

必要时,总经理可以临时召开管理评审会议。

5.2 会议目的
a) 审查并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对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b) 审查公司在发展方向上所处的地位。

c) 对直接或间接影响质量的综合资料进行分析。

d) 推动质量、环境和安全问题或潜在问题的处理。

e) 达成共识以统一行动,实现新目标。

5.3 会议内容
每年的管理评审内容要覆盖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条款,并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

管理评审会上先由各部门汇报本部门负责与涉及到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改进需求等情况,针对关键问题,由与会人员进行深入讨论,作出决定。

会议输入:
a) 依据内、外部审核结果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及质量方针、目标实现情况
b) 对管理体系产生影响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及现有体系的适宜性分析
c) 顾客反馈意见及顾客满意度评价
d)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状况
e) 工程施工过程业绩和运行状况
f) 内、外部过程能力审核及分析
g) 产品质量符合性分析
h) 人力资源、员工建议和满意度调查情况
i) 合规性评价结果
j)目标指标完成测量报告
k) 风险和机遇评价结果
l) 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的运行控制情况
m)竞争对手分析
n) 持续改进业绩和建议
o) 上一次管理评审措施的跟踪情况
p) 其它:在议程中规定
5.4 审议
5.4.1 对照规定的目标对5.3款所述议题的内容进行审议。

评审输入中应清楚地展现发展趋势,据此评价有关部门的工作。

5.4.2 若发展趋势不利于达到规定目标,要分析问题的原因。

此时,应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复查。

5.4.3 会议输出
5.4.3.1 会议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运行的有效性作出结论性的评价,并形成《管理评审输出》,根据每次会议的侧重点的不同,可在下列方面做出决议:
a) 为改进管理体系而制定的行动计划。

b) 修改管理方针。

c) 提出新的管理目标。

d) 工程施工过程和产品质量的监控方案。

e) 所需的资源。

5.4.3.2 管理评审会议纪要由管理者代表编写,总经理签发,行政部保管。

5.4.3.3 管理评审会议提出的决议由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整改,管理者代表负责跟踪检查,并形成
书面文件《管理评审报告》,报总经理签字认可后与会议纪要一并存档保管。

6 支持性文件

7记录表格
《管理评审计划》
《管理评审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