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1.3集合的基本运算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1.3集合的基本运算ppt课件


例1 设 U=R , A=(-1,2], 求
解: 将集合 A = (-1 , 2 ]用数轴表示为
x
-1 0 1 2 3
所以 ð A = (- ,-1]U (2,+ ).
求用区间表示的集合的补集时,要特别 区间端点的归属.
例 2 已知U=R,A={x|x-3>0}, B={x|(x+2)(x-4)≤0},
1.全集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 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通常也把给定的集合作为全集. 如:S={1,2,3,4,5,6}
A={1,3,5}
2.补集的概念
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 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则A∩B =( )
A.{(-1, 1),(2, 4)} B. {(-1, 1)}
C {(2, 4)}
D.
练习P12 6.7、B组2题
例4.设A={奇数}、B={偶数},则A∩Z= , B∩Z= ,A∩B=
例5.已A=知{1X,=3,{5x,|7,9+},Bp=x+{1xq,4=2,70,,10}-,4q>0}
(3)A∩ =∩A =
(4)如果A B 则A ∩B=A
例2
⑴ A={2,4,6,8,10}, B={3,5,8,12},
C={6,8},求A∩(B∩C) ;
⑵ A={x |x是等腰三角形}, B={x |x是直角三角形}, 求A∩B.
例3
(3)设集合A={y|y= ,x∈R},
x2
B={(x, y)|y=x+2,x∈R},

B={x|x为会打排球的同学},

C={x|x为既会打篮球又会打排球的同学};
交集的定义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 集记作A∩B;读作“A交B”.
A∩B={x|x∈A且x∈B}
有关交集的性质
• 对于任何两个集合都有 (1)A∩B=B∩A (2)A∩A=A
记 作 ð U A = { x |x U ,且 x A }
补集可用韦恩图表示为: U A UA
3.一些性质 对于任意的一个集合A都有
(1) A (ðUA)=U; U
(2) A (ðUA)= ;
A
(3) 痧 U( UA)=A.
ð UA
(4) ∁∪(A∪B)= ∁∪A∩∁∪B, ∁∪(A∩B)= ∁∪A∪∁∪B
1.1.2集合的基本运算
思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数有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 “相加”呢?
1.并集的定义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 合A与集合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
即A∪B={x|x∈A或x∈B}.
性质
• 对于任何两个集合都有 (1)A∪B=B∪A; (2)A∪A=A; (3)A∪ = ∪A=A;
(4)A B A∪B= B.

P12B组第1题
例1
设集合A={x |-1<x<2}, 集合B={x | 1<x<3}, 求A∪B.
-1
P12练习6 P11 练习1.2
123
x
思考
• 考察下列集合,判断A,B,C关系
• (1) A={4,3,5};

B={2,4,6};

C={4}.
• (2) A={x|x为会打篮球的同学},
p2

,试求p、q;
例6
练习:
A={2,3, +a4a2+2},B={0,7, +4a-2,a22-a}且A∩B ={3,
7},求B
想一想
方程 (x-1)(x2-3的)解=集0,在有理数范围内有几个解?分别是
1个 ,{1} 在实数范围内有几个解?分别是什么?
3 个 解 , 解 集 是 {1 , 3 , -3 } 在不同的范围内研究问题,结果是不同的,为此,需要确定 对象的范围.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求: (1) ∁∪(A∪B) (2) ∁∪(A∩B) (1)运算顺序:括号、补、交并; (2)注意端点值是否可以取到;
练习: P12 .10
课堂小结

理解并集、交集、全集及补集的概念和性质

求并集、交集、补集时常用数轴法和图示法

注意灵活地运用性质解题

注意对字母要进行讨论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