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好习惯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好习惯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好习惯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好习惯2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参加这次会议。

今天我们能有机会坐在一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为了孩子的进步、为了孩子的明天!此时此刻,我坐在这里,既是一名老师,又是一名家长,相信我们对于孩子会有很多共同的话题!经常能看到很多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而苦恼,也为不知如何去配合老师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而大伤脑筋。

今天呢,我就针对这个问题(PPT),把搜集整理的一些资料,以及我个人的看法从以下六个方面(PPT)来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PPT)一、习惯决定命运我先从习惯谈起。

(例子1)有一根小小的柱子,上面只有一截细细的链子,可是这细细的铁链居然能拴得住一头几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却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

原来,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小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

小象渐渐地不再挣扎了,直到长成了大象。

这时的它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但它放弃了挣扎。

为什么?因为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例子2)40年前,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这在当时轰动了整个世界。

为什么当时有那么多的宇航员,可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能获得如此殊荣?原来,是一个良好的习惯成全了他。

当时一共有20多名宇航员被初步确定人选,这20个候选人可以说个个都很优秀,实力不相上下,每个人都跃跃欲试。

可就在演习之前,主设计师发现,在他们之中,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是脱了鞋进入机舱的,他有这么良好的习惯,怕的是弄脏机舱。

主设计师付出心血和汗水的飞船有人那么倍加爱护,你想想他当时是该多么感动啊,于是,他当即决定让加加林执行试飞。

加加林也因为一个小小的习惯成就了自己。

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有很多很多,不过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习惯虽小,却影响深远,习惯决定命运。

(PPT)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终生在研究习惯教育,她认为:“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但是习惯不是一样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

”一个勤奋惯了的学生,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自觉学习,如果外人强迫他停止学习,去打游戏机,他会觉得不习惯,甚至厌烦别人的打扰,拒绝去打游戏机。

一个懒惰惯了的学生,别人不说,他总是懒得动,家长、老师逼得没办法了,才学一点;但如果家长老师不说,外力一停,立即又不动了。

好习惯使人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工作、去着天,非常的舒心,毕竟亲人们难得一聚。

可是过了一会儿,没经任何人提示,也没有任何人要求,该做功课的时候了,这个孩子就独自到另一个屋里拿出书本,旁若无人的开始学习起来。

这是什么?这就是良好的习惯!大家都知道,在小学阶段,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学多少知识,成绩有多好,这是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则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PPT)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的一生甚至是整个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过程的质量和成效。

正因为如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教师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是学校和家庭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学校和家庭生活环境,学生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

(PPT)如果说学校教育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主导方面的话,那么家庭教育环境则是养成学生学习习惯的基础方面。

可是有很多的家长可能认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所以学习习惯就应当靠学校、靠老师去培养,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不大。

其实,这种看法是很不科学的。

应该说,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确很重要,但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小学生的心理依赖、行为方式的定型等方面来说,家庭和家长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的。

因此,我们家长一定要重视起孩子在家里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三、当前现象掠影可是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深入到班级听课,看到了一些学生们现在有许多不好的现象,部分老师和家长也反映,现在的孩子们不好的习惯太多了。

那都有哪些现象呢?家长们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又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下面我们来看一下——(PPT)(一)当前部分孩子在课上和课外学习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每条展开谈)1、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着课,溜着号。

写作业时边写边玩;2、上课不会听课,讨厌学习;3、写作业粗心大意,不求甚解,经常容易写错别字,或者算错步骤和结果;4、家长多次催促,孩子照旧拖拉、磨蹭;5、孩子被动学习,积极性差;6、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更愿意玩儿;7、孩子不会抓紧时间,学习不努力,不刻苦;8、孩子不完成口头作业(如朗读,背诵的作业),而且读写困难,家长缺乏关注;9、孩子不喜欢读正规的课外书,不喜欢钻研;10、部分孩子已经出现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出现厌学的征兆。

(二)当前家长们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所面临的困难(PPT)1、家长不懂何为习惯培养,缺乏相关知识;2、家长自身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自己做不到,无法要求孩子效仿;3、对于指导孩子进行习惯培养时情绪掌握不好,容易对孩子发火、甚至会打骂孩子;4、缺乏长期坚持的精神,往往是孩子没有放弃,却是家长因为坚持不下来而放弃了;5、家长急功近利的心态比较突出,总想一口吃个胖子,我们都知道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习惯是要慢慢培养的。

还有一部分家长总认为问题出现在孩子身上,与自己无关。

事实上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问题,大都是家长问题的集中暴露。

只是家长缺乏这种折射效应的认识罢了!四、基本学习习惯(PPT)我们看到了这么多孩子们当前不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真的为孩子将来所担忧,家长们也面临着这么多的困难,也都很着急。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孩子和家长的实际现象,并不能代表全部。

但它也是说明了一定的问题。

那就是,我们真的真的应该要好好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了。

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但到底要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家长们又如何去克服困难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优秀学生的学习习惯:(PPT)案例:王女士的儿子学习很棒,很多人向她咨询孩子学习的奥妙,她说其实儿子就是每天重复做了十件事:1.每天用15分钟把当天的学习、生活、娱乐列一个表出来,最重要的排在最前面;——列计划2.在上课前握紧拳头做一下自我暗示,暗示今天一定要全心投入,全部消化所学课程;——自我鼓励3.课间休息的时候,用一两分钟及时回忆老师所讲的内容;——及时复习4.做完习题后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总结5.每天睡觉前10分钟回忆一天所学的内容;——及时回顾(过电影)6.每天用30分钟来锻炼身体、磨练意志;——身体健康7.对做错的题目分析原因,找出错在什么地方——查找原因8.反思哪些做得好,哪些需要改进,并写下来——及时反思9.找出自己学习的榜样,跟他们交流学习心得——互换交流10.对所列的内容每天看一至两遍——对照计划这就是奥秘所在!正因为他每天做了这十件事,每天坚持成了习惯,所以这个孩子的学习效率提高了,效率提高了,学习成绩自然就会优秀!这只是其中一个优秀学生的习惯,当然我们不可能全要求我们的孩子能全部做到,如果能做到那是最好。

但有些最基本的学习习惯则是应该让我们认真的去学习及培养的。

那就是——(PPT)1、能够坐姿端正,全神贯注听课的习惯。

(每条充分展开来谈)咱们家长可能也有这样的体会,当你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就会非常强,学习效果也就不用多说,当然水到渠成!2、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能调动孩子认真听课的积极性,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思维紧紧跟着老师所讲内容走,在课堂活动中也培养了动手能力和与别人合作的能力。

能够全面深入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3、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能做到这几点也就培养了孩子的心理素质、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解。

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

复习要与遗忘作斗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

因此,要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并养成习惯。

5、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

好多孩子在家做作业时总是不停地问家长,明明有些题会做,但懒得去思考,所以根本就不看题目,张嘴就问;也有的孩子在学习上是真遇到了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家长的一般都会出现三种反应。

一种是责骂孩子蠢笨,不听课,如果是这样,就会使孩子逐渐失去信心,害怕学习,造成反效果;另一种是不管孩子会不会,家长马上说出答案,这样呢,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的心理,从此懒得动脑筋,推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孩子的学习也会产生很坏的影响。

还有一种现象那就是家长真正的教育孩子独立去完成作业。

这也是最正确的做法。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让孩子养成自己读题的习惯,不认识的字可以问,不理解题目要求时教给孩子多读几遍,读懂了再做,不会做时多想想,实在做不出来时家长可以让孩子把题读给你听,再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讲给你听,从中发现问题,引导解决。

当然对于孩子所做的每一步都要及时表扬鼓励。

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后孩子无论做什么题什么事都会知道如何下手。

6、及时改错的习惯。

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

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别字举例”、“错题汇编”等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7、认真书写的习惯。

相当一部分孩子和家长不重视书写,认为它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

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

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孩子,很难做好别的事情。

因此,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孩子书写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书写质量,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8、课外阅读的习惯。

咱们学校有“三字经”“弟子规”“古诗词背诵”等,这些该积累的一定要在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中落实,切实让孩子该读的读熟,该背的背熟。

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爱好和需要再行安排。

孩子的语文素养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培养出来的,需要长期的积累。

还可以让孩子多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