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章 无机合成的技术和方法-低温固相合成
第2章 无机合成的技术和方法-低温固相合成
例如:碳元素的几种单质和化合物 例如: 金刚石:每个碳原子以共价键与相邻的四个碳原子相 金刚石:每个碳原子以共价键与相邻的四个碳原子相 连,具有无限延伸的三维空间网状结构,三维晶体 石墨:每个碳原子与同一平面上的另外三个碳原子以 石墨:每个碳原子与同一平面上的另外三个碳原子以 共价键相连,形成二维无限延伸的片,片与片之间以 范德华力结合形成一种层状结构二维晶体 聚乙炔:每个CH单元与同在一条直线上的另外两个 聚乙炔:每个CH单元与同在一条直线上的另外两个 CH单元以共价键结合形成一维无限延伸的链,链与 CH单元以共价键结合形成一维无限延伸的链,链与 链之间靠范德华力连接形成晶格,一维晶体 C60:每60个碳原子连接形成一个“巴基球”,球体 60个碳原子连接形成一个“巴基球”,球体 之间靠范德华力结合形成面心立方晶格,零维晶体
c、拓扑化学控制原理: 溶液中反应主要由反应物的分子结构决定,分子碰撞 机会各向均等。 固相反应中,各固体反应物晶格高度有序排列,且移动 较困难,只有合适取向的晶面上的分子足够地靠近,才 能提供合适的反应中心,使反应得以进行。这会提供合 成新化合物的独特途径。 d、嵌入反应: 具有层状或夹层状结构的固体,层与层之间具有足以让 其它原子或分子嵌入的距离,如石墨、MoS 其它原子或分子嵌入的距离,如石墨、MoS2、TiS2等 都可以发生嵌入反应,生成嵌入化合物。溶液化学中不 都可以发生嵌入反应,生成嵌入化合物。溶液化学中不 存在嵌入反应:固体的层状结构只有在固体存在时才拥 存在嵌入反应:固体的层状结构只有在固体存在时才拥 有,一旦固体溶解在溶剂中,层状结构不复存在。
第3节 低温固相合成
传统的固相化学 固体结构和固相化学反应 低热固相化学反应机理 低热固相化学反应的特有规律 低热固相反应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 低热固相化学反应在生产中的应用
2.3.1 传统的固相化学
1、固相化学的确立 1912年,年轻的Hedvall在Berichte杂志上发表了“关 1912年,年轻的Hedvall在Berichte杂志上发表了“关 于林曼绿”(CoO和ZnO的粉末固体反应) 于林曼绿”(CoO和ZnO的粉末固体反应)为题的论文 固相化学反应研究固体物质制备、结构、性质及应用 固相化学反应需要高温的思想 2、固相化学对材料科学的贡献 推动技术革命的新型功能材料 20世纪50年代高纯单晶半导体的固相合成-电子工 20世纪50年代高纯单晶半导体的固相合成-电子工 业 硅铝酸盐分子筛为基础的催化剂-石油化工
4、产物晶核生长速率为速控步骤 Zn(acac)Q与 Phen的反应体系 Zn(acac)Q与o-Phen的反应体系 两反应物室温研磨混合后,o Phen特征衍射峰 两反应物室温研磨混合后,o-Phen特征衍射峰 首先消失。 55° 加热10h,出现两个弥散峰,其2θ值分别 55°C加热10h,出现两个弥散峰,其2θ值分别 在10° ~14°和20° ~25°之间,与反应产物两 10° 14° 20° 25° 个强衍射峰相对应,意味着此时产物短程有序, 为局部有序的无定形物相。 55° 加热6d后显示产物相的特征衍射峰。 55°C加热6d后显示产物相的特征衍射峰。 可以推测产物晶核生长速率为固相反应速控步骤。
3、固相化学反应分类 高温(热)反应:600℃以上,在材料合成中居于主 导地位; 中温(热)反应:100 – 600℃,可以提供重要的机理 信息,并可获得动力学控制的、只能在较低温度下稳 定存在而在高温分解的介稳化合物,甚至能够保留反 应物结构特征。 低温(热)反应:100℃一下的反应。是一个发展中 的研究方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前景十分看 好。
2、固体的结构与反应性关系:零维>一维>二维>三维 固体的结构与反应性关系:零维>一维>二维> 三维固体:具有致密结构,所有原子都被强化学键所 三维固体:具有致密结构,所有原子都被强化学键所 束缚,晶格组分很难移动,外界物质也难于扩散,反 应性最弱。如金刚石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几乎对所有试 剂都稳定 低维固体:即二维或一维固体,层间或链间靠分子间 低维固体:即二维或一维固体,层间或链间靠分子间 力相连,晶格容易变形,使一些分子容易嵌入层间或 链间,反应性比三维固体强得多。如二维石墨,室温 到450°C范围内易发生嵌入反应,生成层状嵌入化合物, 450° 一维聚乙炔,易被掺杂而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分子固体:零维固体,比所有延伸固体中的作用都弱, 分子固体:零维固体,比所有延伸固体中的作用都弱, 分子可移动性强,物理性质上表现为低熔点和低硬度, 具有最强的反应性
2.3.5 低热固相反应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
a、合成原子簇化合物:原子簇化合物是无机化学的边缘 、合成原子簇化合物:原子簇化合物是无机化学的边缘 领域,如Mo(W,V)-Cu(Ag)-S(Se)簇合物具有结构多样性 领域,如Mo(W,V)-Cu(Ag)-S(Se)簇合物具有结构多样性 以及良好的催化性能、生物活性和非线性光学性。 b、合成新的多酸化合物:多酸化合物因具有抗病毒、抗 、合成新的多酸化合物:多酸化合物因具有抗病毒、抗 癌和抗艾滋病等生物活性作用以及作为多种反应的催化 剂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 c、合成功能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无机氧化物及含氧 、合成功能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无机氧化物及含氧 酸盐、半导体、有机化合物、有机聚合物、金属有机化 合物、配位化合物、C 合物、配位化合物、C60和酞菁化合物等。 d、纳米材料的制备
3、产物晶体成核速率为速控步骤 Co(acac)2(bipy)与8-HQ的反应体系 (bipy)与 HQ的反应体系 反应物室温混合研磨,8 HQ特征衍射峰迅速减弱并 反应物室温混合研磨,8-HQ特征衍射峰迅速减弱并 完全消失;而Co(acac) (bipy)特征峰衍射强度下降。 完全消失;而Co(acac)2(bipy)特征峰衍射强度下降。 表明8 HQ向 表明8-HQ向Co(acac)2(bipy)中扩散是快过程。 (bipy)中扩散是快过程。 65° 加热2h后,体系的XRD谱中无衍射峰,表明两 65°C加热2h后,体系的XRD谱中无衍射峰,表明两 反应物相晶形不再存在,产物相晶形尚未形成,此时 为非晶态。 65° 加热12h,出现产物相特征衍射峰。 65°C加热12h,出现产物相特征衍射峰。 65° 加热72h,产物相特征峰加强,相对强度不变。 65°C加热72h,产物相特征峰加强,相对强度不变。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产物成核速率是固相反应的速 控步骤。
2.3.3 低热固相化学反应机理
固相反应经历四个阶段:扩散—反应—成核—生长 在低热条件下,上述四个步骤都有可能是反应速率的决 都有可能是反应速率的决 定步骤。 定步骤 高温固相反应中反应速率较快,但低热固相反应中“反 应”阶段也可以成为控制步骤。 固相反应控速步骤的特征:反应体系的XRD衍射图与反 固相反应控速步骤的特征:反应体系的XRD衍射图与反 应时间的关系
2、化学反应速率为速控步骤 MnAc2·4H2O与H2C2O4的反应体系 两反应物室温研磨混合后,H 两反应物室温研磨混合后,H2C2O4特征衍射峰消失, MnAc2·4H2O仍保持其层状结构。 60°C加热30min,MnAc2·4H2O衍射峰仍存在,H2C2O4嵌 60° 加热30min, 衍射峰仍存在,H 入MnAc2·4H2O形成新层,生成稳定的中间态物相。 60°C加热60min,新层状结构继续保持,但MnAc2·4H2O 60° 加热60min,新层状结构继续保持,但MnAc 的特征衍射峰全部消失,出现产物相衍射峰。 60°C加热120min后,层状结构消失,产物相特征峰加强。 60° 加热120min后,层状结构消失,产物相特征峰加强。 结果表明:反应物易于扩散生成中间态物相,嵌入的H 结果表明:反应物易于扩散生成中间态物相,嵌入的H2C2O4 与层间MnAc 与层间MnAc2·4H2O的化学反应成为固相反应速率的决速步骤。
固相反应实例
PbO的制备: PbO的制备:
1.
溶液反应法: Pb2+盐 + NaOH → Pb(OH)2沉淀 → PbO
2.
传统(高温)固相反应法: Pb + O2 → PbO
3.
低温固相反应法: Pb2+盐微粉 + NaOH微粉 → PbO NaOH微粉
CuCl2·2H2O + 2AP(a-氨基嘧啶 ) → Cu(AP)2Cl2·2H2O 2AP(
1. 2.Leabharlann 低温固相反应:原料粉末研磨混合,5 min完成反应; 低温固相反应:原料粉末研磨混合,5 min完成反应; 液相反应:只能得到Cu(AP)Cl 液相反应:只能得到Cu(AP)Cl2产物。
固相反应的优势
不使用溶剂 具有高选择性,高产率 简化工艺流程 缩短反应时间 低温固相反应与新材料的发现 传统固相化学反应合成得到的是热力学稳定的产物 低温固相反应可能合成介稳中间物或动力学控制的 化合物(在高温时分解或重组成热力学稳定产物) 化合物(在高温时分解或重组成热力学稳定产物) 节约能源 降低成本 减少污染
2.3.2 固体结构和固相化学反应
1、固体的类型 延伸固体:化学键作用无间断地贯穿整个晶格。 延伸固体:化学键作用无间断地贯穿整个晶格。 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和大多数离子晶体中的化学 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和大多数离子晶体中的化学 键(即共价键、金属键、离子键)连续贯穿整个晶格 即共价键、金属键、离子键) 分子固体:物质分子靠分子间力结合而成,化学键的 分子固体:物质分子靠分子间力结合而成,化学键的 作用只在局部范围内(分子范围内) 作用只在局部范围内(分子范围内)是连续的 分子晶体,如绝大多数固体有机化合物、无机分 子形成的固体物质,以及许多固体配合物均属于 分子固体
2.3.4 低热固相化学反应的特有规律
固相化学反应种类繁多,按照参加反应的物种数可分为 单组分固相反应和多组分固相反应。已经研究的多组分 单组分固相反应和多组分固相反应。已经研究的多组分 固相反应即有十五类,低热固相化学有其独有规律。 a、潜伏期—临界温度:包括固体反应物间的扩散及产 、潜伏期—临界温度:包括固体反应物间的扩散及 物成核过程。受温度的显著影响,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物成核过程。受温度的显著影响,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产物成核越快,反应的潜伏期越短;反之,潜伏期就越 长。低于成核温度T 长。低于成核温度Tn,反应不能发生。 b、无化学平衡:对于固相反应,一旦发生即可进行完 、无化学平衡:对于固相反应,一旦发生即可进行完 全,不存在化学平衡。反应体系吉布斯函数变是反应进 行的推动力,当反应体系中有气态物质参与时,可控制 一定条件,使∆ 一定条件,使∆rGm<0一直维持到所有反应物完全反应。 <0一直维持到所有反应物完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