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进式--议论文结构
《谈风度》 分论点: 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
(是什么); 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能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
相处(为什么); 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
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模式三:
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 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
举例: 《要钻牛角尖》
(1)什么是“钻牛角尖”: 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是什么) (2)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为什么) (3)“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怎么
办) (4)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 (会怎样)
孤独要求我们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它是享受到幸 福的方法。(分论点三“怎么样”)
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开拓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的小天地。做许多
你想做的事情,展开你曾被限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再庸人俗事所扰。
(议论)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在诗集《灾难的岁月》中抒写“夜坐听风,
夜眠听雨”的孤独而寂寞,这种孤独是一种幸福的状态,让他悟到“月如
模式二:
对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
围绕中心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 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 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 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 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侧重点的选择,要 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 么做。
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分论点二
“为什么”)
物质的充裕,人心的浮躁,更多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与人的关系越 来越势利化,幸福感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议论)孔子曰:“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论语》中的睿语无一不是孤独困顿的孔 仲尼的自我反省。(例证)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 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才会远离喧嚣、芜杂,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 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议论)
不得抄袭。
议论文常用结构之二
层进式结构
模式一:
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 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不停留在一个层面上,
而是层层推进,一层深似一层。
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 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严于解剖自己
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⑧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 独”的典范。他一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 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 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 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 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前提) 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途径)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关键) ④自我批评要持之以恒。(保障) 3、结尾:“解剖”自己的意义。
再如: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中心论点,就 可以分解成:
①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 ②没有规矩,社会不成社会; ③没有规矩,国将不国。
“摆现象 ——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 (常常用在材料作文或时评的写作中)
高考例文赏析
《谈坚持》
⑴人们都希望驻足金碧辉煌的“罗马宫城”,到达魂牵梦萦的“象牙之 塔”,实现自己长久的念想,这就需要不懈的努力,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⑵坚持是对极限的挑战,是对心血和汗水的慷慨挥洒,是对理想的执着, 是不到长城不止步的豪迈。王军霞在汗水里争渡,在“苦海”里泛舟,最 终登上奥运会冠军的宝座,是坚持;中国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将两 万五千里踩在脚下,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还是坚持。
精读例文
⑩“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 “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 “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 “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踏实做事,坦荡为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 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精读例文
⑨“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 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 受着的东西……” 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 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 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 远不够,自省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 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坚持需要什么 )
⑹远方的诱惑是我们之所以忙碌,之所以奋斗,之所以拼搏之所在。当 我们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当我们汗流浃背,精疲力竭的时候,我们应该在 心中默念一声:再坚持一下。
此文是严格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一思路来构思行文的, 开头结尾照应点题,第二段写坚持是什么,第三段写为什么要坚持,第四、 五段写坚持需要什么及坚持要注意什么,即怎样做到坚持。整篇文章思路清 晰,层次分明,想不得高分都难。(因果分析式,基本思路是: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样。)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是最有助于拓开思路的论证 结构模式。至于怎么用好这种模式,则关键在于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各自的论述侧重点。
递进式结构可以和总分式结构综合运用。比如,可以从“是什么”, 或“为什么”,或“怎么样”的角度分别设立分论点,进行阐述。
精读例文
小议“慎独”
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
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
再遵守公德。
②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
何缺,天如何老”。 (例证)远离现实,你的处境是孤独的,然而你的内
心却是宁静而充实的,你的心不再因孤独而哭泣,反而因孤独而折射出幸
福的光芒。(议论)
面对现实,当今的年轻一代作为独生子女,无疑常有一种孤独的心理,他们给自 己取了一个名字叫“愤青”。有些年轻人以上网玩游戏为幸福,以打架滋事为快乐, 更有甚者以吸毒杀人为荣。他们因为孤独而丧失了对幸福的感受,继而心态失衡, 无处宣泄,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悲哀。(联系实际)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哲学家想把一头牛赶进牛栏,无论是他在前面使劲地拉,还是在后面 狠狠地鞭打,牛就是死活不进栏。一位路过的农夫见了,笑着从地上扯了一把青 草,放在牛的嘴前。想不到,牛跟着农夫乖乖地走进了牛栏。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的。
③“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
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④“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 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泉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
标准递进式议论文
孤独与幸福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社交生活的坏处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 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 独。”(名言引入)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中心论点)
世间怕有无数称己为幸福的人,却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孤独的人。“幸福” 的人往往开朗、健谈、善于社交;孤独,似乎注定只是一个与阴暗、不幸甚至畸形的人 生态度所相伴的名词。事实上真正的孤独是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的觉醒,是布鲁 诺被烧死前大声疾呼“未来的人们会了解我……”的信念,是无法选择“出世”的苏轼 的清高。(诠释论点)
(坚持是什么 )
⑶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成功往往就诞生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 中。爱迪生的风骨令人折服,他发明蓄电池历时十年,进行了五万次 实验,才取得了成功。这就是坚持的力量。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一 道漫画题,漫画上那位老兄挖了四口井没有见到井便扬长而去。其实 有的井距水层只有一锨之遥,如果再坚持一下,胜利便属于他了,然 而他放弃了,于是与成功失之交臂。丢弃恒久长远的坚持,捡起浅尝 辄止的遗憾,当然摘不到金灿灿的苹果了。
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 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扬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⑤“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
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
(为什么要坚持 )
⑸当然,坚持不是固守,更不是画地为牢。试想,如果蔡伦在造纸 的多次失败之后,仍坚持原来的作法,而不是大胆的改进原料,那么我 们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恐怕就要改写成“三大发明”了。鲁迅若 不是认清形势,弃医从文,中国现代史上恐怕就要多一个平凡的医生, 而少一个文豪。那种只知在陈迹斑斑的老路上挥汗如雨,不撞南墙不回 头的人,是莽夫,是懦夫,其结果,势必南辕北辙,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