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流洞封堵施工方案复习课程

导流洞封堵施工方案复习课程

导流洞封堵施工方案批复表(监理 [ 2017] 批复001号)合同名称:盂县龙华口水电站工程(一期)土建01标合同编号:LHKSDZ-TJ-2008-01致: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龙华口枢纽工程项目部贵方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报送的龙华口大坝导流洞封堵施工方案(文号:(省水工[2017]技案001号),经监理机构审核,批复意见如下:附件: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省水工[2017]技案001号)《龙华口大坝导流洞封堵施工方案》监理机构:山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公司龙华口水电站工程监理部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日期: 2017 年 8 月 16 日承包人: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龙华口枢纽工程项目部签收人:日期: 2017 年 8 月 16 日说明:1、本表一式 4 份。

由监理机构填写。

承包人签收后,承包人、监理机构、发包人、各1份。

2、一般批复由监理工程师签发,重要批复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

3、本批复表可用于对承包人的申请、报告的批复。

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省水工[2017]技案001号)合同名称:盂县龙华口水电站工程(一期)土建01标合同编号:致:山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公司龙华口水电站工程监理部我方今完成盂县龙华口水电站工程土建01标工程龙华口大坝导流洞封堵施工方案的编制,并经我方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现上报贵方,请审批。

附:《龙华口大坝导流洞封堵施工方案》承包人: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龙华口枢纽工程项目部项目副经理:日期: 2017年 8月 15 日说明:本表一式4份,由承包人填写,监理机构审核后,随同审批意见承包人、监理机构、发包人、设计代表各1份。

盂县龙华口水电站工程土建01标龙华口大坝导流洞封堵施工方案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龙华口枢纽工程项目部2017年8月审定:审核:编写:1、工程概况导流洞位于左坝肩山体内,设计截面为城门洞形,洞身长139m,其中包括闸室段4 m,进口底▽529.0 m,顶▽534.3 m,导流洞为无压洞,坡降1.78%。

导流洞位于左坝肩山体内,设计截面为城门洞形,洞身长139m,其中包括闸室段4 m,进口底▽529.0 m,顶▽534.3 m,导流洞为无压洞,坡降1.78%,后经扩挖,扩挖洞身长度66m,I型断面扩挖为II型断面,桩号分别为0+018至0+055.00与0+095.0至0+124.00,导流洞为有压洞。

本次施工对原有导流洞进行封堵,封堵主要工程量见下表:2、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导流洞封堵结构图》(龙华口-技施-导流-16A-1、2);2、《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4、其他相关规程、规范。

3、施工总布置3.1 施工围堰布置在距离导流洞入口约100m处填筑横向围堰与原纵向围堰合围对导流洞形成保护,防止水流灌入,并对内部积水进行集中抽排。

另外将水流通过引至右侧流入坝底。

围堰高程538.1m,顶宽3m,两侧为自然坡度,填筑约2000m³。

施工使用道路用现有导流洞外的通行道路。

3.2 施工风水电布置3.2.1施工用风在导流洞出口布置一台20m³/min移动式油动空压机进行供风。

3.2.2施工用水施工用水由导流洞外河水经流经自然行成的水池供应。

3.2.3施工用电施工用电从附件变压器架设临时用电线路,线路长约0.5km。

3.3 施工通讯施工期间各协作部门均以对讲机作为主要通讯设备,以移动电话作为辅助通讯工具。

4、施工方法4.1 导流洞扩挖根据《导流洞封堵结构图》,对现有的导流洞0+062~0+077段用手持式风钻进行底板和侧墙扩挖,挖出0.5m深的键槽。

4.2 C20混凝土封堵然后在0+062~0+077段固结灌浆、回填灌浆打孔,然后预埋灌浆盒,埋设Φ4cm钢管并引管至洞外;在桩号0+077先将导流洞出口进行浆砌石全面封堵,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将封堵段基岩清理冲洗干净并凿毛,在低温下分仓进行堵头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分缝采用橡胶止水,沥青木板嵌缝,分别为0+062~0+069.5段进行C20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施工,然后支护隧洞衬砌模板对0+069.5~0+077段进C20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施工最终形成导流洞全断面封堵。

封堵体采用C20膨胀混凝土,在堵头首位段各设一道膨胀止水带,在封堵体建筑前预埋2根Φ325mm镀锌无缝引水钢管(厚10mm),出口为20cm 厚底板,并设镇墩,底板和支墩均为C20混凝土,镇墩为C25钢筋砼结构。

4.3回填和固结灌浆在灌浆廊道内从原来预留的灌浆钢管对0+062~0+077段进行回填和固结灌浆,回填灌浆压力采用0.3MPa,固结灌浆压力采用0.7MPa,均采用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桩号0+062~0+077段封堵体的回填灌浆和固结灌浆孔在导流洞内直接造孔,布置好回填和固结灌浆管路,C20微膨胀混凝土全断面封堵后进行0+062~0+077段回填和固结灌浆。

5、施工工艺5.1 混凝土施工工艺详见混凝土施工程序框架图。

混凝土施工程序框架图5.1.2 施工准备在导流洞封堵体混凝土浇筑前,风、水、电系统、施工人员以及机械设备必须准备到位,模板、钢筋及各种材料储备充足。

技术、质量、安全等部门对混凝土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以便使施工人员对整个封堵体混凝土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有充分认识。

5.1.3 测量放线由测量人员用全站仪精确放出混凝土浇筑边界线、模板位置以及预埋回填灌浆管位置,点位利用红色自喷漆标识鲜明,便于确认使用。

5.1.4 模板制安导流洞封堵体混凝土施工,主要采用钢模施工,每两块模板间用U型扣件扣牢。

顶拱及边缘等不规则部位采用木模板现场拼装。

模板拼装时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预留上、中、下三排施工进出口,方便施工人员进出仓位。

模板安装前先进行结构尺寸、强度、刚度、表面平整度的检验,再精确放出结构外轮廓线并将基底精确找平,找平误差控制在2mm内,保证模板拼装后的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

拼装前先涂抹脱模剂,脱模剂可用专用脱模剂或柴油和机油配制而成。

模板采用人工拼装,每吊装一节模板要检查一次模板的垂直度及几何形状,无误后才能继续拼上层。

每层模板拼装完成后立刻进行加固,加固过程中应对模板平整度反复进行校核,防止模板跑偏。

模板采用钢管进行加固,以防止施工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而导致模板变形。

模板内侧设置多排钢管斜撑于基岩面与模板之间;外侧由钢管组装满堂脚手架支撑模板,脚手架横向间排距为1m×1m,纵向间排距为1m×1.5m,均采用φ48钢管进行搭设。

对顶拱及边缘等不规则部位的木模板采用背向钢管和方木进行加固,且背向钢管和方木应与脚手架连接成一整体。

模板加固时,应不断进行模板测量检查,及时调整模板位置。

模板架设完成后由测量队进行认真校模,并向质量部提交校模资料5.1.5 预埋回填、固结灌浆管导流洞0+062~0+077段内预埋Φ4cm回填、固结灌浆钢管。

5.1.6 仓位验收混凝土开仓验收前进行人工清仓,利用高压水冲洗仓面,最后将积水排干净。

仓面验收严格执行“三检制”验收程序,然后请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5.1.7 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试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进行混凝土试验,混凝土试验主要包括配合比试验、原材料材质检验及过程控制试验等内容。

配合比试验: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要求和施工和易性需要,进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优选试验。

材质检验:原材料的材质检验按批次进行,不同规格、不同批次的材料进场后,需根据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及时抽取规定数量的材料进行试验和检验,判定其质量是否满足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防止不合格产品混入。

运至工地的每一批水泥,应有生产厂的出厂合格证和品质试验报告,按每200~400t同厂家、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为一取样单位,如不足200t也作为一取样单位,必要时还应进行复验。

水泥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水防潮,已受潮节块的水泥应经过处理并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过程检验:过程检验的目的主要是对半成品混凝土/成品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强度等参数进行检验和控制,根据有关规范及规程要求,每个混凝土施工单元均需取足够数量的混凝土试件,取样地点分别为出机口及浇筑现场两处。

(2)混凝土拌制浇筑使用的混凝土应选用经过检验合格的材料配制,按照试验部门设计并经监理审核批准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配好的混凝土料输入拌和机搅拌均匀后用于浇筑施工,搅拌时间应满足搅拌设备的参数规定。

(3)混凝土运输及入仓混凝土采用0.75m3搅拌车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证不发生分离、漏浆、泌水。

封堵体混凝土浇筑主要采用泵送入仓,局部辅以溜槽入仓。

采用溜槽时,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宜大于1.5m,每节间应连接牢固,并充分设置防脱落保护措施。

混凝土入仓之前,先用水润湿基岩面,并均匀铺盖一层砂浆,再分层下料摊铺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与基岩施工缝面结合良好。

每次入仓铺筑的混凝土层厚度控制在30~50cm。

(4)平仓及振捣混凝土入仓后,以人工进行平仓,仓内若有粗骨料堆叠,应将骨料挖除并均匀地散布于砂浆较多处,但不得直接用水泥砂浆覆盖,以免造成内部蜂窝;振捣利用φ70插入式振捣器及插钎完成。

平仓和振捣两道工序应有层次地分别进行,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进行作业。

振捣器宜垂直插入混凝土中,按顺序依次振捣,如略带倾斜,则倾斜方向应保持一致,邻近两个振点之间的距离,应不超过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5倍(一般控制在50cm左右),振捣器距模板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并不得直接与钢筋及预埋件等接触。

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将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3~5cm左右,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的结合。

浇筑的第一层混凝土以及两罐混凝土卸料后的接触区,应加强平仓振捣,以防漏振。

振捣合格的外观评判标准为:混凝土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有大量气泡及水泡从混凝土内部逸出;粗骨料被砂浆均匀包裹。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在仓内加水,和易性差时,必须采取加强振捣等措施;应避免外来水进入仓内,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以免带走砂浆。

混凝土浇筑应保持连续性,根据规范要求,由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掺加减水剂的混凝土在20~30℃浇筑温度下的允许间隔时间为90min。

5.1.8 拆模及养护堵头模为承重模板,在混凝土浇筑结束72h后开始进行人工脱模。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2h开始养护,混凝土养护的时间不少于28天,采用洒、喷水的方式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构件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5.2 回填灌浆回填灌浆是对隧洞砼衬砌后顶部砼与围岩之间的空隙进行灌浆充填。

回填灌浆在衬砌砼达到70%的设计强度后进行。

衬砌段回填灌浆顺序为:预埋管→钻孔→灌浆→封孔→质量检查。

回填灌浆采用手风钻造孔,深入岩石10cm,排距1.5m,梅花形布置,在预埋管中钻孔分两序布孔,先水管一序孔后施工二序孔,处在高处的孔作为二序孔,灌浆压力采用0.3Mpa,水灰比一序孔采用0.6:1的水泥浆,二序孔采用1:1和0.6:1两个比级的水泥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