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惟勤读书而多为之阅读答案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有答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有答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文言文阅读详练详解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说明:本练习共有 6 篇阅读,满分 100 分,60 分为合格。
整体的难度偏大,因为部分词语还没有积累,但文章的内容上练习较为紧密,可以猜出词义。
另外,题目与实际的考试题难度相当,可以感受一下初中文言文的难易程度。
(一)师旷论学(18 分)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
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解释文中加黑的词。
(4 分)①恐已暮矣()②盲臣安敢戏其君乎()③臣闻之()④善哉()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4 分)?????(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驱之别院 d、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 分)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 分))(二)欧阳修论作文(16 分)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
(4 分)①尝乘间以文字问之()②惟勤读书而多为之()③自工()④疵病不必待人指摘()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4 分)①学而时习之()②尝乘间以文字问之()③唯勤读书而多为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 分)4、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4 分))④多作自能见之()(三)自护其短(14 分)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
(4 分)①席上啖菱()②或曰()③啖菱须去壳()④欲以清热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作“因为”解释的一句是(4 分)() a、欲以清热也。
b、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以土砾凸者为丘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 分) 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4 分)(四)守株待兔(16 分)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
(4 分)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而身为宋国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 分)???()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 分) 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4 分)d、此何遽不为福乎(五)曾子杀猪(18 分)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1、解释文中加黑的文言词。
(4 分)①女还()②顾反为女杀彘()③特与婴儿戏耳()④婴儿非与戏也() 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4 分)() a、其子随之而泣 b、曾子欲捕彘杀之 c、妻止之 d、曾子之妻之市 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6 分) 4、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4 分)(六)郑人买履(18 分)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4 分)①而置之其坐(同)②反归取之(同) 2、下列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4 分)?? () a、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无自信也 c、郑人有且置履者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 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4 分)①反归取之()②何不试之以足()③至之市而忘操之()(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4 分)①②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可相信尺码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脚”(2 分)答:参考答案(一) 1、①晚②怎么③听说④好仿佛点燃的蜡烛的光亮。
(二) 2、 b 3、少年好学,就像初升太阳的光芒;壮年好学,好像中午太阳的光辉;老年好学, 2、①指代学过的知识②他,指欧阳修 2、 b 2、 a 3、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3、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2、 d ③文字、文章④疵病,文章缺点 3、 4、学无止境,什么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4、唯勤读书而多为之(多读书多写作)1、①曾经②写③精,妙④小毛病没有其他办法,只有勤奋读书并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好。
(三) 1、①吃②有人③剥掉④想要(四) 1、①跑②放下③希望④自己 4、不要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否则会闹出笑话。
4、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五) 1、①同“汝”,你②回来③罢了④开玩笑 4、教育人要言必信、行必果(意思对即可)(六) 1、①坐座②反返 2、 d 度 3、①尺码②履③到、往、尺码3、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儿子欺骗呵。
妈妈欺骗儿子,儿子自然不信任自己的妈妈,不能以此作为一种教育。
4、①(你)怎么不用其所长脚试试它呢?②(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呀。
5、因为他是因循守旧的教条主义者。
(言之成理即可)篇二:惟勤读书而多为之阅读答案您的位置:>>欧阳修论作文阅读答案_文言文欧阳修论作文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文言文《》选自,其原文如下:【原文】,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注释】(1)顷岁:近年来。
(2)孙莘老:人名,字复明,号莘老。
(3)欧阳文忠公:。
(4)乘间:乘机,乘着间隙。
(5)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之:代词,指欧阳修。
(6)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之:代词,代指文章。
(7)工:巧妙,好。
(8)患:弊病,毛病。
(9)至:达到。
(10)疵:瑕疵,引申为缺点。
(11)指摘:批评,挑剔。
(12)见:通假字,通现,发现。
(13)尝:曾经。
(14)术:办法。
(15)过:超过。
(16)多作自能见之。
之:代词,指代疵病(文章的缺点)。
(17)为:作。
(18 )唯:只有。
【翻译】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
欧阳修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多动笔,才能写好。
很多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每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人。
文章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
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显得更加有意味。
篇三:惟勤读书而多为之阅读答案篇四:惟勤读书而多为之阅读答案关于《惟勤读书而多为之》的几个问题 1.一句下面加点词语(用括号括出)在词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并解释.(惟)勤读书而多(为)之成语:-------- 解释-----------文中"欧阳文中文"指宋代_百度作业帮关于《惟勤读书而多为之》的几个问题1.一句下面加点词语(用括号括出)在词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并解释.(惟)勤读书而多(为)之成语:-------- 解释-----------文中"欧阳文中文"指宋代关于《惟勤读书而多为之》的几个问题1.一句下面加点词语(用括号括出)在词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并解释.(惟)勤读书而多(为)之成语:-------- 解释-----------文中"欧阳文中文"指宋代著名文学家(),“文忠”是他的()解释括号里的词语:1).世人患作(文字)少2).故尤有(味)2.翻译句子:1).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2).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3.欧阳修认为写好文章的途径是什么? gagctcts 2014-11-25 1惟:只为:做引申为写(欧阳修)“文忠”是他的(谥号) 2文字:这里指做文章味:味道,指有意思2 1)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2).文章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3勤读书,多作文,才能提高文章的质量篇五:惟勤读书而多为之阅读答案“无他术⑤,唯勤读书而多①[原文]顷岁②,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③,尝乘间④以文字问之.云:为之,自工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又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⑦.疵病⑧不必待人指摘⑨,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注释]①本文选自宋人苏轼《东坡志林》.②顷岁:年初③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文忠是其谥号,公是尊称④乘间:乘机⑤术:方法⑥工:擅长⑦至者:成功的事⑧疵病:毛病⑨指摘:指出过错.[译文]某年初,孙莘老结识了欧阳修,曾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欧阳修说:“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练笔的机会很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我认为)特别有意义.[简析]勤读书,多作文,才能提高文章的质量,此外别无蹊径.文学大家苏东坡,才华绝世,饮誉古今,犹能这样重视别人的成功经验,并引为良训,足见他治学的严谨、刻苦.由此,它给了我们—个很大的教益:文章的好坏与读书的勤懒、练笔的多少,有着密切联系. 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
欧阳修回答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而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好;世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
文章的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的。
”... qsmm 2014-10-07 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
欧阳修回答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而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好;世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
文章的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