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试题库一、判断1、60钢以上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属高碳钢,经适当的热处理后具有高的强度、韧性和弹性,主要用于制作弹性零件和耐磨零件。
(×)2、40Cr钢是最常用的合金调质钢。
(√)3、60Si2Mn钢的最终热处理方法是淬火后进行高温回火。
(×)4、高合金钢的完全退火的冷却速度是每小时100~150℃。
(×)5、等温淬火与普通淬火比较,可以获得相同情况下的高硬度和更好的韧度。
(√)6、一些形状复杂、截面不大、变形要求严的工件,用分级淬火比双液淬火能更有效的减少工件的变形开裂。
(√)7、渗碳时采用低碳合金钢,主要是为提高工件的表面淬火硬度。
(×)8、均匀化退火主要应用于消除大型铸钢、合金钢锭在铸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成分不均及材料偏析,并使其均匀化。
(√)9、高合金钢及形状复杂的零件可以随炉升温,不用控制加热速度。
(×)10、铬钼钢是本质粗晶粒钢、其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高,高温强度也高。
(×)11、铬锰硅钢可以代替镍铬钢用于制造高速、高负荷、高强度的零件。
(√)12、铬轴承钢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略长,主要使奥氏体中溶入足够的合金碳化物。
(√)13、低合金渗碳钢二次重新加热淬火,对于本质细晶粒钢的零件,主要使心部、表层都达到高性能要求。
(×)14、铸铁的等温淬火将获得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
(√)15、高速钢是制造多种工具的主要材料,它除含碳量高外,还有大量的多种合金元素(W、Cr、Mo、V、Co),属高碳高合金钢。
(×)16、钢在相同成分和组织条件下,细晶粒不仅强度高,更重要的是韧性好,因此严格控制奥氏体的晶粒大小,在热处理生产中是一个重要环节。
(√)17、有些中碳钢,为了适应冷挤压成型,要求钢材具有较高的塑性和较低的硬度,也常进行球化退火。
(√)18、低碳钢正火,为了提高硬度易于切削,提高正火温度,增大冷却速度,以获得较细的珠光体和比较分散的自由铁素体。
(√)19、过共析钢正火加热时必须保证网状碳化物完全融入奥氏体中,为了抑制自由碳化物的析出,使其获得伪共析组织,必须采用较大的冷却速度冷却。
(√)20、含碳量相同的碳钢与合金钢淬火后,硬度相差很小,但碳钢的强度显著高于合金钢。
(×)21、中高碳钢的等温淬火效果很好,不仅减少了变形,而且还获得了高的综合力学性能。
(√)22、淬火钢组织中,马氏体处于碳的过饱和状态,残余奥氏体处于过热状态,所以组织不稳定,需要回火处理。
(×)23、低碳钢淬火时的比容变化较小,特别是淬透性较差,故要急冷淬火,因此常是以组织应力为主引起的变形。
(×)24、工件淬火后不要在室温下放置,要立即进行回火,会显著提高马氏体的强度和塑性,防止开裂。
(√)25、渗碳淬火后,工件心部硬度与工件材料本身淬透性无关。
(×)26、经过淬火与时效的铝合金,当迅速加热到200~250℃,并在此温度范围内停留较长的时间时,其力学性能即恢复到重新淬火状态。
(×)27、铸铝合金的淬火+完全人工时效,用来获得最高强度与硬度。
(√)28、黄铜低温退火目的是消除冷变形加工应力,防止开裂,退火温度通常为260~300℃,保温1~3h,水冷。
(×)29、在铬不锈钢中加入锰和氮可以代替铬,但锰本身并不能防锈,故不能单独使用。
(×)30、马氏体不锈钢退火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硬度或消除冷作硬化,以便于切削加工与冷变形加工;或者为了消除锻压与焊接后快速冷却产生的应力,防止产生裂纹。
(√)31、淬火和回火是马氏体型不锈钢的最后热处理,目的在于提高钢的强度、硬度、抗蚀性和抗氧化性。
(√)32、抗冲击冷作模具钢60Si2Mn在300℃及400℃回火状态下,以亚温淬火(800℃—820℃)对强韧性最有利。
(√)33、对于钢结硬质合金GT35,当要求高耐磨性时,可采用高温回火;当在冲击载荷下工作时,可采用低温回火,以提高其韧性。
(×)34、GR(4Cr3Mo3W4VNb)钢中加入少量的Nb是为了增加钢的回火抗力及热强性。
(√)35、在模具钢中加入Mo或W两种合金元素,主要是防止高温回火韧性的产生。
(×)36、热作模具材料常用高碳合金钢来制作。
(×)37、5CrNiMoVSi钢主要添加了一定量的V和Si,从而使高温强度大幅降低,且具有更高的淬透性和热稳定性。
(×)38、对于性能要求高的塑料模具,可采用二次淬火。
(×)39、SM2是一种低Ni马氏体时效硬化性塑料模具钢。
(×)40、用于制造塑料模具的锌合金主要为Zn-4Al-3Cu共晶合金。
(√)41、工件表面的硬突出物和外来硬质颗粒在加工时刮擦模具表面,引起模具表面材料脱落的现象称为黏着磨损。
(×)42、一般说来,材料温度高于等强温度时易产生沿晶断裂。
(√)43、一般说来,材料温度低于等强温度时易产生穿晶断裂。
(√)44、冷冲裁模模具刃口在压力和磨擦作用下,最常见的失效形式是磨损失效。
(√)45、在韧性组织上弥散分布的硬质碳化物颗粒会降低模具的耐磨性。
(×)46、P20是一种典型的预硬型塑料模具钢,其淬透性较高。
(√)47、对冷作模具材料淬透性的要求是淬火后易于获得深厚的硬化层。
(√)二、单选1、作为普通渗碳零件应选用(A)。
A、20钢B、40CrC、55钢D、20Cr2、下列合金元素中(D)不形成碳化物而是溶于奥氏体中,才能提高淬透性。
A、Al、Zn、CuB、Mo、Ni、MnC、Cr、W、SiD、Ti、V、Nb3、铬钼钢高温强度和组织稳定性好,所以可以制造在(C)温度下长期工作的零件。
A、300℃B、400℃C、500℃D、600℃4、含铬、镍、钼的合金铸铁,在(B)范围内有回火脆性。
A、400~450℃B、500~550℃C、600~650℃D、700~750℃5、低合金工具钢的淬火温度一般采用(B)。
A、Ac1+(30~50)℃B、Ac1+(50~100)℃C、Ac1+(100~150)℃D、Ac1+(150~200)℃6、铬锰硅钢的缺点是有回火脆性倾向,脱碳和过热倾向较大,容易出现(C)。
A、黑色组织B、黑带C、白点D、黑点7、高速钢由于钼和钨的加入降低了相变的温度和临界冷却温度,提高了淬透性,可在(A)淬硬。
A、空气中B、油中C、水中D、炉中8、灰铸铁的热处理特点是:由于灰铸铁(A)高,加热时温度相应提高。
A、含硅量B、含锰量C、含磷量D、含硫量9、淬火钢马氏体分解一直延续到350℃以上,在高合金钢中甚至可延续到(D)。
A、300℃B、400℃C、500℃D、600℃10、在钢中加入质量分数(B)Si可推迟薄片碳化物沿马氏体界面析出,从而使脆性转化温度移向高温区。
A、0.5%~0.9%B、1%~3%C、3%~5%D、5%~7%11、钢中含有(C)等合金元素时,更容易出现高温回火脆性。
A、硅、钨、铜B、氮、硼、锑C、锰、铬、镍D、铝、锌、铌12、在加热温度相同时,加热速度越快,奥氏体晶粒(B)。
A、越粗大B、越细小C、中间值D、不变化13、马氏体形态变化在生产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A)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的特点。
A、低碳马氏体B、中碳马氏体C、高碳马氏体D、都不是14、当工件表面和心部温度变化不同时,造成热胀冷缩不均,便产生内应力。
这种由热胀冷缩不一致而产生的应力称为(B)。
A、组织应力B、热应力C、载荷应力D、机械应力15、当淬火内应力超过钢的(A)时,就造成了工件变形。
A、屈服强度B、断裂强度C、疲劳强度D、抗拉强度16、碳素钢水冷淬火时,(B)比较突出。
A、组织应力B、热应力C、载荷应力D、机械应力17、合金钢油冷淬火时,(A)的作用比较突出。
A、组织应力B、热应力C、载荷应力D、机械应力18、防淬火开裂也可采用不使工件淬透,便停止冷却并立即进行回火的方法,例如冷却到(B)时停止冷却,立即回火。
A、室温B、60~100℃C、120~150℃D、150~200℃19、对碳素钢与低碳合金退火,保温时间按(B)计算。
A、0.3~0.6h/100mmB、0.6~0.8h/100mmC、0.8~1.0h/100mmD、1.0~1.2h/100mm20、锻件在加热过程的低温阶段,升温速度要控制在(B)。
A、10~30℃/hB、30~70℃/hC、70~100℃/hD、100~150℃/h21、低碳合金钢锻件退火终冷温度可选择(D)。
A、150~200℃B、200~250℃C、300~350℃D、400~450℃22、油冷时大型零件中最大的温差比水冷小一般不超过(D)。
A、300℃B、300~350℃C、400~450℃D、500℃23、退火时高、中合金模具钢的大型锻件表面终冷的温度不高于(B)。
A、150~200℃B、200~250℃C、300~350℃D、400~450℃24、为防止回火加热时产生热应力与淬火的应力迭加,使零件中缺陷扩大,回火加热速度应比淬火加热速度低一些,一般控制在(B)。
A、10~30℃/hB、30~100℃/hC、70~130℃/hD、100~150℃/h25、水冷大型零件截面上的最大温差可达(C)。
A、200~400℃B、500~600℃C、750~800℃D、850~900℃26、锻件调质后再不引起回火脆性的温度下在进行补充回火450℃可使残余应力降低(B)左右。
A、30%B、50%C、60%D、70%27、快速退火的优点是在一定情况下,所获得的强度与塑性能满足(A)加工的要求。
A、冷变形B、热变性C、切削加工D、锻造加工28、固溶处理是将合金加热至高温单相区(C)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工艺。
A、升温B、降温C、恒温D、其它29、在高于室温的某一温度范围即(A)内发生的时效叫人工时效。
A、100~200℃B、250~300℃C、350~400℃D、450~500℃30、加入哪种金属材料能抑制过热敏感性及网状碳化物的析出。
(D)A、NiB、MnC、WD、V31、低耐热高韧性热作模具钢5Cr2NiMoVSi主要添加了一定量的V和Si,从而使高温强度大幅提高,且具有更高的(B)和热稳定性。
A、淬硬性B、淬透性C、韧性D、耐磨性32、拉伸不锈钢首选的模具材料是(D)。
A、球墨铸铁B、高镍合金钢C、锡青铜D、铝青铜三、多选1、冷拉深模其模具受到的摩擦力十分强烈,因而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是(A C)。
A、磨粒磨损B、疲劳磨损C、粘着磨损D、气蚀磨损E、冲蚀磨损F、腐蚀磨损2、冷镦模其凸模承受巨大的冲击压力和摩擦力,凹模承受冲胀力和摩擦力,因而最常见的失效形式是(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