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山东省地方计量校准规范JJF xxx- xxxx继电保护试验装置Test equipment for relaying protection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山东省质量计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继电保护试验装置JJF xxx--xxxx校准规范Rule of calibrationtest equipment for relaying protection本规范经山东省质量计量技术监督xxxx年xx月xx日批准,并自xxxx年xx月xx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本规范由归口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杨梅(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马雪锋(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目录1 范围‥‥‥‥‥‥‥‥‥‥‥‥‥‥‥‥‥‥‥‥‥‥‥‥‥‥‥‥‥‥⑴2引用文献‥‥‥‥‥‥‥‥‥‥‥‥‥‥‥‥‥‥‥‥‥‥‥‥‥‥‥‥⑴3术语和计量单位‥‥‥‥‥‥‥‥‥‥‥‥‥‥‥‥‥‥‥‥‥‥‥‥‥⑴4概述‥‥‥‥‥‥‥‥‥‥‥‥‥‥‥‥‥‥‥‥‥‥‥‥‥‥‥‥‥⑴5计量特性‥‥‥‥‥‥‥‥‥‥‥‥‥‥‥‥‥‥‥‥‥‥‥‥‥‥‥‥‥⑵5.1 基本误差‥‥‥‥‥‥‥‥‥‥‥‥‥‥‥‥‥‥‥‥‥‥‥‥‥‥‥‥⑵5.2 交流电流输出‥‥‥‥‥‥‥‥‥‥‥‥‥‥‥‥‥‥‥‥‥‥‥‥‥‥⑵5.3 交流电压输出‥‥‥‥‥‥‥‥‥‥‥‥‥‥‥‥‥‥‥‥‥‥‥‥‥‥‥⑶5.4 直流输出‥‥‥‥‥‥‥‥‥‥‥‥‥‥‥‥‥‥‥‥‥‥‥‥‥‥‥‥⑷5.5 相位控制‥‥‥‥‥‥‥‥‥‥‥‥‥‥‥‥‥‥‥‥‥‥‥‥‥‥‥‥⑸5.6 交流电流与交流电压的同步性‥‥‥‥‥‥‥‥‥‥‥‥‥‥‥‥‥‥‥‥⑸5.7 时间测量‥‥‥‥‥‥‥‥‥‥‥‥‥‥‥‥‥‥‥‥‥‥‥‥‥‥‥‥⑸5.8 叠加谐波和直流分量‥‥‥‥‥‥‥‥‥‥‥‥‥‥‥‥‥‥‥‥‥‥‥‥⑸5.9 通用技术要求‥‥‥‥‥‥‥‥‥‥‥‥‥‥‥‥‥‥‥‥‥‥‥‥‥‥⑹6 校准条件‥‥‥‥‥‥‥‥‥‥‥‥‥‥‥‥‥‥‥‥‥‥‥‥‥‥‥‥⑹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⑺8 校准结果表达‥‥‥‥‥‥‥‥‥‥‥‥‥‥‥‥‥‥‥‥‥‥‥‥‥‥⒄9 复校时间间隔‥‥‥‥‥‥‥‥‥‥‥‥‥‥‥‥‥‥‥‥‥‥‥‥‥‥⒅附录A 谐波术语的数学表达式‥‥‥‥‥‥‥‥‥‥‥‥‥‥‥‥‥‥‥‥‥‥‥⒆附录B 校准原始记录‥‥‥‥‥‥‥‥‥‥‥‥‥‥‥‥‥‥‥‥‥‥‥‥‥‥⒇继电保护试验装置校准规范1 范围本规范主要适用于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装置(测试仪)(以下简称试验装置)的校准、检验,其它普通型继电保护试验装置可参照本规范进行。
是否仅限于微机,微机的有多少,应将通用的为主。
2 引用文献JFF 1071-200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DL/T 624-1997 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3 术语和计量单位3.1 总有效值(total root meau square)各次谐波与基波的方均根值。
3.2 谐波含量[harmonic content (for voltage or current)]从交变量中减去基波分量所得到的量。
3.3 谐波含有率[harmonic ratio (HR)]周期性交流量中含有的第h次谐波分量的方均根值与其基波分量的方均根值之比。
3.3 总谐波畸变率[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周期性交流量中的谐波含量的方均根值与其基波分量的方均根值之比。
3.4 合闸相位(closing phase angle )交流激励量在合闸瞬间施加于被试继电器、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电压(电流)的相位角。
4 概述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装置是由人机对话设定输入电流、电压的参数,输出具有一定功率的三相电流、电压源送给继电保护装置,同时接受反馈信息,达到自动测试结果的技术。
适用于检验220kV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保护、元件保护以及容量在220mW及以上的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概述应突出通用包括微机型5 计量性能要求5.1 基本误差基本误差是在基准条件下,试验装置特定参数下测得的输出示值的相对误差。
以下性能指标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交流电流、交流电压输出频率均为50Hz。
和表4中的输出电流频率的范围有和区别。
5.2 交流电流输出5.2.1 输出交流电流的幅值范围、分辨力a) 每相电流输出幅值范围:0A~30A,或0A~40A,或0A~60A。
b) 输出电流0.1A~60A的范围内,分辨力要满足表1中的规定。
表1 输出电流幅值范围、分辨力5.2.2 输出交流电流准确度输出电流在0.2A~Imax的幅值误差应满足表2的规定。
表2 输出电流0.2A~Imax时,输出电流幅值的误差5.2.3 输出功率a)输出电流1A、5A、30A、40A、60A,功率因数为1,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小于1%时,电流输出功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电流源的输出功率5.2.4 输出交流电流的频率的范围、误差范围和分辨力及对电流幅值的影响输出电流0.2A~30A 时,其频率的范围、误差、分辨力及对输出电流幅值产生的误差应满足表4中的规定。
表4 输出电流频率的范围、误差、分辨力及对输出电流(0.2A~30A)幅值的影响5.2.5 输出交流电流的响应速度输出电流30A,在阻性负载上测得电流幅值由10%上升至90%(或由90%下降至10%)时,其上升或下降时间应小于100µs。
5.2.6 输出交流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和输出波形电流输出0.2A~Imax的范围内,总谐波畸变率不大于0.5%。
小信号输出交流电流0.2A时,波形光滑,无明显畸变。
5.2.7 输出交流电流1A~Imax中直流分量不大于设定输出值峰值的0.5%。
5.3 试验装置的交流电压输出5.3.1 输出交流电压的幅值范围、分辨力每相电压输出幅值范围:0V~120V。
输出电压0.5V~120V的范围内,分辨力要满足表5中的规定。
表5 输出电压幅值范围、分辨力5.3.2 输出交流电压准确度输出电压0.5V~120V时,输出幅值的误差应满足表6的规定。
表6 输出电压0.5V~120V时,电压幅值的误差5.3.3 交流电压源的输出功率输出电压120V ,功率因数为1,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小于1%时,输出功率不小于60VA 。
5.3.4 输出交流电压的频率的范围、误差范围和分辨力及对电压幅值的影响输出交流电压2V ~120V 时,其频率的范围、误差范围和分辨力及对输出电压幅值产生的误差应满足表7中的规定。
表7 输出交流电压的频率的范围、误差范围和分辨力及对电压(2V ~120V )幅值的影响5.3.5 输出交流电压的响应速度输出电压为120V 时,在阻性负载上测得输出电压幅值由10%上升至90%(或由90%下降至10%)时,其上升或下降时间小于100µs。
5.3.6 输出交流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和输出波形电压输出2V ~120V 的范围内,总谐波畸变率不大于0.5%。
小信号输出交流电压2V 时,波形光滑,无明显畸变。
5.3.7 输出交流电压2V ~120V 中直流分量不大于设定输出值峰值的0.5%。
5.4 直流输出 5.4.1 直流电压a) 直流电压输出幅值的范围、分辨力和准确度: 准确度是否表述为最大允许误差或误差限电压输出幅值范围:0V ~300V 。
0.5V ~300V 输出范围内,分辨力、准确度满足表8的规定。
表8 直流电压的输出范围、准确度、分辨力b) 直流电压输出的功率:最大输出负载电压300V ,负载电流0.5A (直流电压110V 时,输出功率不小于50W ,220V时,输出功率不小于100W)。
c) 输出直流电压的纹波:输出直流电压5V~300V时,直流电压中的交流分量的有效值不大于输出设定值的1%。
5.4.2 直流电流直流电流最大输出功率为200W(20A,10V)。
分辨力、准确度满足表9中的要求。
表9 直流电流的输出范围、准确度、分辨力5.5 相位控制5.5.1 输出电流或电压相位独立可调。
5.5.2 相位的调整范围、误差、分辨力输出电流或电压的频率为50Hz时,相位的调整范围、误差和分辨力应满足表10的要求。
表10 相位的调整范围、误差、分辨力5.5.3 合闸相位的控制范围、误差、分辨力应满足表11的要求表11 合闸相位的调整范围、误差、分辨力5.6 交流电流与交流电压的同步性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输出具有良好的同步性。
在模拟短路故障时,电流与电压输出(波形过零)的不同步时间应不大于10µs。
5.7 时间测量时间测量的范围1ms ~1.50×105s,计时误差和分辨力应满足表12的规定。
表12 时间测量的范围、计时误差和分辨力5.8 叠加谐波和直流分量5.8.1 输出的电流、电压可以任意叠加2次~20次谐波分量,各次谐波分量的幅值、相位能够任意设置;并满足交流准确度要求,谐波量计算方法及数学表达式见本附录A。
5.8.2 输出的电流、电压可以叠加带衰减的直流分量,在试验装置的额定输出范围内,直流分量的幅值、初相位和衰减时间常数能够任意设置;并满足直流准确度要求。
6 通用技术要求5.9.1 外观注意序号试验装置铭牌上应明确标明: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准确度等级等信息。
5.9.2 绝缘电阻试验装置在室温、湿度小于75%RH的条件下进行绝缘电阻试验时,应满足以下要求:电源输入端对地(机箱金属外壳)用1000V兆欧表测试,其绝缘应不小于300MΩ;电压、电流输出端对地(机箱金属外壳)用500V兆欧表测试,其绝缘应不小于50MΩ。
5.9.3 绝缘强度试验装置的输入端与地(机箱外壳金属),输入输出之间,应能承受1.5kV工频电压,输出对地应能承受500V工频电压,并保持1min,装置不应出现击穿或飞弧现象。
7 计量器具控制注意序号6 校准条件6.1 标准器标准测量系统的总不确定度应优于被检试验装置允许误差的1/3,稳定度为被检试验装置允许误差的1/5。
6.2 环境条件6.2.1 校准时的环境条件应满足表13的要求。
表13 基准工作条件和额定工作条件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7.1 试验装置的校准项目按表14中的规定进行。
涂红的后续和使用中校准是否必须做,增加了校准量。
表14 校准项目注:表中“+”为必须校项目,“-”为不必校项目,“±”为必要时选校项目。
7.2 校准方法7.2.1 被检试验装置应在表13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存放至稳定。
7.2.2 绝缘电阻绝缘测试时打开电源开关,供电电源的L、N分别对地测绝缘;电压输出端子Ua、Ub、Uc、Uz、Un全部短接一起对地测绝缘;电流输出端子Ia、Ib、Ic、In全部短接一起,对地测绝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