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第8章--化学动力学自测题

最新第8章--化学动力学自测题

第8章 化学动力学自测题1.在一定条件下,基元反应为A +B →D ,则此反应为( )分子反应。

若实验测定时,起始浓度A,0c >>B,0c ,即可认为反应过程中A,0c 近似不变,则此反应的级数为( )。

( )A 、2,2;B 、1,2;C 、2,1;D 、1,1。

2.反应A →B ,若开始时B,0c =0,A 的起始浓度为A,0c ,当反应物A 完全转化B 时,需时为t ,而反应掉A 的起始浓度A,0c 之一半时,所需时间为t 1/2,则得t ⁄ t 1⁄2=2,则此反应的级数为( )。

A 、零级;B 、一级;C 、3/2级;D 、二级。

3.反应2A →3B ,其速率方程可表示为21A A A B d /d 2c t k c c --=或21B B A B d /d c t k c c -=则两者的速率常数之比,即A B /k k =( )。

A 、2;B 、2/3;C 、3/2;D 、3。

4. 已知某气相反应2A(g) →2B 十C 的速率常数k 的单位为dm 3⋅mol -1⋅S -1。

温度一定下,若反应开始时,A 的浓度为A,0c =1mol ⋅dm 3,实验测得:A 反应掉1/2A,0c 所需的时间t 1/2与反应掉3/4A,0c 时所需时间t 3/4之差为600 s,则t l/2=( )。

A 、300 s ;B 、600s ;C 、900S ;D 、数据不足,无法计算。

5. 下列所列举的反应中,哪一反应有可能(注意是可能)是基元反应( )。

A 、A+ 21B →C+D ; B 、A+B→D ,其速率方程为1/2A A A B d /d c t k c c -=; C 、A +B →C +E ,其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D 、A +B →E,其速率方程A A A B d /d c t k c c -=。

6.某反应B →C+ D 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B d d c t -=B B n k c ,在300k 下,反应开始时只有B ,A 、零级;B 、一级;C 、二级;D 、无法计算。

7.反应A +B→C +D 其活化能a E =30 kJ ⋅mol -1。

在500 K 下,升高温度1K 时,得k (501K)/k (500 K);若同一反应在1000K 下,升高温度1K 时,也得k (1 001k)/k (1 000 K),那么,k (501 K)/k (500 K)( )k (1 001 K)/k (1000 K)。

A 、小于;B 、等于;C 、大于;D 、无法确定。

8.在恒T ,V 下,正逆反应均为基元反应的对行反应如下11A(g)+B(g)C(g)k k - 测得此反应的反应热V Q =50.0 kJ ⋅mol -1,则上述反应中的正向反应之活化能a,1E ( )。

A 、一定大于50.0 kJ ⋅mol -1;B 、一定小于50.0 kJ ⋅mol -1;C 、一定等于50.0 kJ ⋅mol -1;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50.0 kJ ⋅mol -1。

9.基元反应的活化能a E (a );而非基元反应的活化能a E ( )。

A 、一定大于零;B 、一定小于零;C 、一定等于零;D 、有反应大于零,也可能有反应小于零。

10.连串反应A →B →C ,实验测得B 为非常活泼的中间产物,当反应稳定之后,则( )。

A 、B 的生成速率大于B 的消耗速率;B 、B 的生成速率小于B 的消耗速率;C 、B 的生成速率等于B 的消耗速率;D 、因条件不够,无法肯定。

11.通过实验测定某一反应(能完全反应)的活化能a E 时,在不同温度T 1,T 2下的两次实验,都从相同的浓度开始,并达到相同的转化率。

所需时间分别为t 1与t 2。

反应若为一级反应时所求得的a E 值( )反应若为二级时所求得的活化能值。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12.恒定下的对行反应11B(g)C(g)+D(g)k k -,在300 K 时1k =10 s -1,1k -=100 Pa -1⋅s -1。

当温度升高10℃时,1k 与1k -均各增大一倍,则正、逆反应的活化能a,1E ,a,1E -及反应的r m U ∆为( )。

A 、a,1E >a,1E -;r m U ∆>0; B 、a,1E >a,1E -;r m U ∆<0; C 、a,1E =a,1E -;r m U ∆=0; D 、a,1E <a,1E -;r m U ∆<0。

13.由两个一级反应构成的平行反应;表示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及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于是A k ,a E 与1k ,a,1E 和2k ,a,2E 的关系为( )。

A 、a E =a,1E +a,2E ,A k =1k +2k ;B 、a E =1a,1k E +2a,2k E ,A k =1k +2k ;C 、A a k E =a,1E +a,2E ,A k =1k +2k ;D 、A a kE =1a,1k E +2a,2k E ,A k =1k +2k 。

14.HI 在光的作用下可按反应2HI(g)→H 2(g)+I(g)分析。

若光的波长为2.5×10-7m 时,则1个光子可引起2个HI 分子解离,故1 mol HI(g)分解需要光能为( )。

A 、239.2kJ ;B 、438.4 kJ ;C 、119.6 kJ ;D 、358.8 kJ 。

15、反应2O 3=3O 2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1-O 2O O 233d d c kc t c ⋅=-或1-O 2O O 232'd d c c k t c ⋅⋅=,则速率常数k 和k ’的关系是( )A 、'k k =B 、'23k k =C 、'32k k =D 、'3121k k =- 16、某反应速率常数的量纲是(浓度)-1⋅(时间)-1,则该反应为 ( )A 、一级反应B 、二级反应C 、三级反应D 、零级反应17、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0.099min -1,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2 mol ⋅dm -3,则反应的半衰期为 ( )A 、7minB 、1.01minC 、4.04minD 、50.5min18、某反应反应物消耗掉3/4的时间是其半衰期的2倍,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零级19、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 ( )A 、总是小于反应分子数B 、总是大于反应分子数C 、总是等于反应分子数D 、也可能与反应分子数不一致20、已知某反应的历程是 M A M A *1`1+===+-k kC B *A 2+−→−k 则该反应是 ( )A 、二级反应B 、双分子反应C 、基元反应D 、复杂反应21、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 =0.214min -1,反应物浓度从0.21mol ⋅dm -3变到0.14mol ⋅dm -3的时间为t 1; 从0.12mol ⋅dm -3变到0.08mol ⋅dm -3的时间为t 2。

则t 1:t 2等于 ( )A 、0.57B 、0.75C 、1D 、1.7522、在一个连串反应A →B →C 中,如果需要的是中间产物B ,则为得其最高产率应当 ( )A 、增大反应物A 的浓度B 、增大反应速率C 、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D 、控制适当的反应时间23、某等容反应的正向反应活化能为E f ,逆向反应活化能为E b ,则E f -E b 等于 ( )A 、m r H ∆-B 、m r H ∆C 、m r U ∆-D 、m r H ∆24、下面哪一个反应的活化能为零? ( )A 、A ⋅+BC →AB+C ⋅B 、A ⋅+A ⋅+M →A 2+MC 、A 2+M →2A ⋅+MD 、A 2+B 2→2AB25、为正确表达反应分子数,下面哪个反应式不对? ( )A 、I+I+M →I 2+MB 、O 3+M →O+O 2+MC 、Cl 2+M →Cl+Cl+MD 、Cl+Cl →Cl26、反应NO+21O 2===NO 2的速率在温度升高时反而下降,这是因为 ( )A 、该反应是一个光化学反应B 、该反应催化剂的活化随温度升高而下降C 、速控步前的快速平衡步骤放热显著D 、这是一个放热的复杂反应27、很多可燃气体在空气中因支链反应发生的爆炸有一定爆炸界限,其上限主要由于( )A 、容易发生三分子碰撞而丧失自由基B 、存在的杂质发挥了影响C 、自由基与器壁碰撞加剧D 、密度高而导热快28、利用反应C B A 312−→−===生产物质B ,提高温度对产品产率有利。

这表明活化能 ( )A 、321,E E E >B 、312,E E E >C 、321,E E E <D 、213,E E E >29、表述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Arrhenius 公式适用于 ( )A 、一切复杂反应B 、一切气相中的复杂反应C 、基元反应D 、具有明确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的所有反应30、反应O H 2I O H I 222H 222-+−−→−++的速率方程为2222O H I O H d d c kc t c ⋅=--。

又知其反应历程为:I -+H 2O 2 →IO -+H 2OI -+IO - −−→−+H 2I 2++H 2O 则对反应2I -+H 2O 2−−→−+2H I 2+2H 2O 来说, ( ) A 、反应级数为2,反应分子数为3 B 、反应级数为2,反应分子数为2C 、反应级数为2,不存在反应分子数D 、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均不存在31、欲研究某化学反应的反应截面和它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A 、停止-流动法B 、分子束法C 、闪光光谱法D 、碰撞理论计算法32、环氧乙烷的分解为一级反应。

380℃时t 1/2=363min ,活化能E a =217 kJ -1⋅mol -1;则450℃时分解75%环氧乙烯所需时间约为 ( )A 、5minB 、10minC 、15minD 、20min33、H 2O 2分解成H 2O 和O 2反应的活化能为75.3 kJ -1⋅mol -1; 用酶作催化剂则活化能降为25.1kJ -1⋅mol -1。

因此25℃时由于酶的作用使反应速率大致改变了 ( )A 、5⨯104倍B 、5⨯1010倍C 、6⨯1010倍D 、6⨯108倍34、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2A →P ,则在动力学研究中表明该反应为A 、二级反应B 、基元反应C 、双分子反应D 、以上都无法确定35、某一基元反应为m A →P ,动力学方程为r =k [A]m , [A]的单位是mol ⋅dm -3,时间单位为s ,则k 的单位是( )A 、mol (1-m )⋅⋅dm -3(m -1)⋅s -1B 、mol -m ⋅⋅dm 3m ⋅s -1B 、mol (1-m )⋅⋅dm -3(m -1)⋅s -1 B 、mol -m ⋅⋅dm 3m ⋅s -136、某气相反应在400K 时的k p =10-3(kPa)-1⋅s -1,若用k c 表示应等于( )A 、3326(mol ⋅dm -3)-1⋅s -1B 、3.326(mol ⋅dm -3)-1⋅s -1C 、3.01⨯10-4(mol ⋅dm -3)-1⋅s -1D 、3.01⨯10-7(mol ⋅dm -3)-1⋅s -137、某反应,当反应物反应掉5/9所需时间是它反应掉31所需时间的2倍,则该反应是( )A 、23级反应 B 、二级反应 C 、一级反应 D 、零级反应38、半衰期为10天的某放射性元素净重8g, 40天后其净重为( )A 、4gB 、2gC 、1gD 、0.5gBk 139、有两个都是一级反应的平行反应Ak 2C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k 总=k 1+k 2B 、E 总=E 1+E 2C 、k 1/k 2=[B]/[C]D 、t 1/2=212ln k k +40、两个活化能不相同的反应,如E 1<E 2,且都在相同的升温区间内升温,是 ( )A 、T k T k d ln d d ln d 12>B 、T k Tk d ln d d ln d 12< C 、T k T k d ln d d ln d 12= D 、不能确定41、某复杂反应的表现速率常数k 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为2/14122⎪⎪⎭⎫ ⎝⎛=k k k k ,则表观活化能E 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之间的关系为 ( )A 、)2(21412a E E E E -+=B 、2/1412a )(E E E E -+=C 、)(21412a E E E E -+=D 、2/1412a 2⎪⎪⎭⎫ ⎝⎛=E E E E 42、某等容反应的热效应为Q V =50kJ ⋅mol -1,则反应的实验活化能E a 值为( )A 、E a ≥50 kJ ⋅mol -1B 、E a <50 kJ ⋅mol -1C 、E a =-50 kJ ⋅mol -1D 、无法确定43、反应A+B →C 的初始浓度和初速如下[A]0/(mol ⋅dm -3) [B]0/(mol ⋅dm -3) 0γ/(mol ⋅dm -3⋅s -1)1.0 1.0 0.152.0 1.0 0.303.0 1.0 0.451.02.0 0.151.0 3.0 0.15由此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A 、r =k [B]B 、r =k [A][B]C 、r =k [A][B]2D 、r =k [A]44、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1/3需时间10min ,若再消耗1/3还需时间为( )A 、10minB 、20minC 、30minD 、40min45、某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k = 0.1(mol ⋅dm -3)-1⋅s -1,反应物起始浓度为0.10 mol ⋅dm -3,当反应速率降至起始速率1/4时,所需时间为( )A 、0.1sB 、333sC 、30sD 、100s46、在简单硬球碰撞理论中,有效碰撞的定义是( )A 、互撞分子的总动能超过E c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