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1.1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实施,给合阳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1.2合阳矿产、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使合阳在渭北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

1.3为更好地发挥合阳县城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需要编制总体规划。

2、规划指导思想立足合阳县情实际,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按照“新型工业富县、现代农业稳县、生态旅游名县”的思路,围绕打造渭北能源生产加工基地、自然与人文休闲度假基地、涉农工业基地、生态特色农产品基地、渭北绿色生态宜居新城的目标,发挥能源、旅游、交通优势,建设渭北特色经济的地域中心城市。

3、规划原则3.1合理配置城市资源,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营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持续发展的和谐城市;3.2发挥合阳优势条件,培育支柱产业,构建渭北地域特色鲜明、商贸繁荣的宜居城市;3.3立足合阳实际,遵循合理、务实、可行的方针,使总体规划适应市场经济的弹性发展需要;3.4从宏观到微观,整体到局部,面状到点、线,近期到远期,使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4.1研究城市产业空间布局;4.2注重城乡一体化建设;4.3合理确定城市性质、规模;4.4优化城市空间形态;4.5完善城市基础设施;4.6提升旅游发展水平;4.7明确近期建设行动计划。

5、规划期限近期:2009—2015年;远期:2016—2030年。

6、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分为两个层次和范围,既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两个层次。

6.1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合阳县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1437平方公里。

6.2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东以高速路以东200米为界,西到王(村)皇(甫庄)公路,北起知堡乡的马家村,南到金水沟,包括王村矿在内;徐水沟及红旗水库为远期的水源地,也纳入规划区。

规划区总面积约110平方公里。

7、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7.1优势条件(1)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合阳县境内含煤区约1000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5%。

合阳县煤炭远景储量53亿吨,已探明可采储量16.5亿吨,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县煤炭设计产能1900万吨左右。

(2)富有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合阳县的旅游资源以洽川风景名胜区和梁山风景区为主,形成了独特的黄河湿地风景、梁山奇峰及丰富的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

目前县境内旅游资源的开发已初具规模,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加之旅游交通条件便利,有利于全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沿黄旅游大道、秦晋黄河大桥、西禹高速公路的建设,以及渭南市域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合阳旅游业在未来将有巨大的发展。

(3)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业合阳县的旱作农业在全省乃至中国北方享有盛誉,形成了苹果、粮薯、奶畜等生产基地。

目前全县已形成了恒兴果汁、黑池薯业、丹徒润联合阳公司等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仅带动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4)便捷的区域交通网络西侯铁路、西禹高速公路、国道108为合阳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优势,以及未来黄陵韩侯铁路、山西闻喜——合阳高速公路、合凤高速以及合阳——洽川一级公路(改建)等公路的修建为合阳未来发展创造了后发的交通优势。

7.2制约因素(1)与周边县市的产业雷同化周边县市发展迅速,特别是韩城市发展较快,其在产业项目、物资集散、商品供应等方面存在雷同及相互竞争,不同程度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2)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除主干道之外,其余道路等级低、路面差、丁字口多;给排水设施不完善,绿化景观环境较差,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等。

(3)城市功能结构不完善城市功能布局较乱,对外交通严重干扰城市,城市用地扩展受到沟和公路的影响。

(4)城市品质环境欠佳合阳历史文化悠久,但城市文化氛围、风貌特色欠佳,传统街区、古迹等没有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存在脏、乱、差现象。

(5)第三产业需要提升和加强城市作为旅游及工业的后勤服务基地,其相应的配套设施缺项,第三产业未形成合理的体系。

7.3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通过以上对合阳县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规划期内,合阳县发展战略为: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产业园建设为载体、城镇发展为极核、两线(西禹高速、西侯铁路)为纽带、中心城市为服务基地、(合阳县城)先行、三翼联动(北部甘井载能产业园、南部路井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东部洽川休闲度假区),三点支撑(西侧王村、山阳矿、东北西卓矿、南侧安阳矿),围绕建设绿色宜居生态之城,加快三项建设(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实现四大开发(矿产、旅游、农业综合、城乡一体化),实现合阳经济全面又好又快的发展。

7.4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十二五”末,县域国内生产总值52.55亿元,年均增长12%,至规划期末,即2030年,县域国内生产总值191.41亿元,年均增长9%。

7.5城市发展目标(1)生态绿城合阳中心城区未来建成生态绿色宜居之城。

(2)商贸旺城合阳县逐步形成一个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商贸体系。

围绕提升合阳城市产业、提高合阳城市生活质量的目标要求,大力发展服务业。

按照“组织规模化、管理规范化、信息网络化、物流配送化、服务体系化”的要求,整合商贸、运输等行业,促进专业市场组织创新和交易方式创新。

以市场建设为先导,推进传统流通产业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建设合阳商贸旺城。

(3)经济强城合阳未来工业园区建设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优化工业结构,提高经济外向度,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改造传统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切实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提高合阳在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实现富民强城。

建设甘井载能工业强区、路井农副产品加工强区、知堡煤化工业强区和王村煤炭开发强区,使工业园区与中心城市形成互动发展格局。

(4)旅游名城(洽川风景旅游区)洽川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名胜区以“绿色生态游”为主题,突出洽川诗经文化、黄河文化品位。

按照大旅游、大产业、树立意、高品位的思路,整合旅游资源,创新管理体制,全方位、多层次拓展旅游市场。

加快洽川旅游事业发展,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洽川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升旅游业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地位。

8、县域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8.1县域总人口预测现状(2008年)45.16万人;近期(2015年)48万人;远期(2030年)52万人。

8.2城镇化水平预测现状(2008年)城镇人口14.45万人,城镇化水平32.0%;近期(2015年)城镇人口21.60万人,城镇化水平45.0%;远期(2030年)城镇人口33.80万人,城镇化水平65.0%。

9、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9.1城镇体系现状合阳县辖12镇4乡,既城关镇、甘井镇、坊镇、洽川镇、新池镇、黑池镇、路井镇、和家庄镇、王村镇、皇甫庄镇、同家庄镇、百良镇、知堡乡、马家庄乡、防虏寨乡、杨家庄乡。

城关镇是县域中心城镇,洽川是旅游型城镇,王村镇、甘井镇是工贸型城镇,其它乡镇是农贸型城镇或集镇。

9.2城镇体系规划(1)撤乡并镇知堡乡并入坊镇,防虏寨乡、皇甫庄镇并入金峪镇,马家庄乡并入黑池镇,杨家庄乡并入同家庄镇,洽川镇并入洽管委。

(2)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合阳县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分3级。

Ⅰ级:中心城镇:县城(包括城关镇、王村矿区和山阳矿区),规划总人口25万人。

Ⅱ级:重点城镇:6个。

规划人口规模:0.6-1.5万分别为:路井镇、甘井镇、坊镇、同家庄镇、王村镇、黑池镇Ⅲ级:一般城镇:4个。

规划人口规模:0.4-1.0万分别为:新池镇、和家庄镇、金峪镇、百良镇(3)城镇职能结构1)合阳县城为县域中心城镇,旅游服务基地,以发展循环经济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绿色生态宜居城市;2)洽川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王村镇、路井镇、坊镇、甘井镇、金峪镇为工贸、旅游型城镇;4)黑池镇、新池镇、和家庄镇、同家庄镇、百良镇为农贸型城镇;5)山阳、安阳、西卓子为工矿点。

(4)城镇空间布局结构综合合阳县地理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特点,从城镇发展条件出发,规划未来城镇空间结构为“一心三轴”。

“一心”即区域中心,辐射全县范围。

“三轴”即沿国道108、西禹高速公路为全县的城镇发展主轴,沿黄河走向城镇发展次轴和西北部两镇发展次轴,带动全县城镇有序发展。

10、城市性质洽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服务基地,以发展载能循环经济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绿色生态宜居城市。

11、城市规模11.1人口规模规划城市人口规模:2015年15.0万人,2030年25.0万人。

11.2用地规模规划城市用地规模:近期2015年为14.2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95.0平方米;远期2030年为25.0平方公里,人均100平方米。

12、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北进东扩,南延西控,营造绿心,加强内整。

13、中心城市空间形态规划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为“两心两廊、三轴五片区”。

13.1“两心两廊”“两心”即为老城的商业服务中心、城北新区的行政文化体育中心。

“两廊”即为金水沟生态廊、西禹高速绿化景观廊13.2“三轴五片区”“三轴”分别指东西向的九龙大道、洽川大道以及南北向的凤凰路为城市的核心轴线。

“五片区”是指由九龙大道、洽川大道、金水沟分成的五个城市片区。

分别为:北部新城区、中部老城区、南部的澄合矿务局生活区、轻工业园区及王村—山阳工矿区。

14、中心城市功能结构规划合阳中心城区形成“六大功能组团”。

分别为:行政文体组团、商贸教育组团、创业园组团、城市居住组团及王村矿生活组团、山阳矿生活组团。

15、绿地规划目标总体绿化结构:一圈、两廊、三园、北林南湖。

一圈:指城市外围绿化圈;两廊:沿九龙大道、洽川大道两侧布置宽度各为30米的带状绿化;三园:指天合园、新城公园、创业公园(位于创业园西侧)。

北林南湖:北林——九龙森林公园;南湖——南湖公园。

绿地指标:规划绿地面积为355.4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为247.75公顷,人均9.91平方米。

县城绿地率达到35%以上。

16、城市基础设施规划16.1国道108城区段:规划近期走原线,远期改道金水沟西侧,北上接轻工业园区大道往北接原国道。

16.2城市道路:规划形成“七横四纵加一环”的道路系统格局。

16.3城市供水:保留现状水源,远期新增红旗水库为中心城区的主要水源。

近期利用县城东自来水厂,远期建城北自来水厂,总供水规模为6万立方米/日。

16.4城市排水: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城西污水处理厂位于西环路西侧,处理能力为2.5万立方米/日,可满足近期需求。

远期在创业园南部规划第二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4.5万立方米/日。

16.5城市供电:规划新建110千伏安新城变电站,规划用地1.5公顷,主变容量为2×20000千伏安。

远期规划在王村北新建火电厂一座,以超高压线路与大电网并网。

厂区占地面积为56公顷,规划容量为120万千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