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态继电器应用电路图大全

固态继电器应用电路图大全

固态继电器应用电路图大全
■应用电路图
1. 与传感器的连接
SSR可直接连接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等传感器。

2. 白炽灯的闪烁控制
3.电气炉的温度控制
4. 单相感应电动机的正反运转
注1. SR1、SSR2其中一个为断开侧SSR的LOAD端子间电压,由于通过 LC结合,电压约为电源电压的2倍,
请务必使用具备电源电压2倍以上的输出额定电压的SSR
(例)电源电压交流100V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正反运转,应使用有交流200V以上输出电压的SSR
注2. 切换SW1和SW2时,请务必确保有30ms以上的时滞。

5. 三相感应电动机的接通、断开控制
6. 三相电机的正反运转
SSR三相电机正反运转时,请注意SSR的输入信号。

如右上图所示,同时切换SW1和SW2时,负载侧发生相间短路,会损坏SSR 的输出元件。

这是由于即使没有至SSR输入端子的输入信号,输出元件(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仍处于导通状态,直至负载电流为0。

因此,切换SW1和SW2时,请务必设定30ms以上的时滞。

另外,由于至SSR输入电路的干扰等导致的SSR误动作,也会导致相间短路、SSR损坏。

作为此时的对策例,在电路中接入防止产生短路事故的保护电阻R。

对于保护电阻R,请根据SSR的浪涌接通电流容量确定。

例如, G3NA-220B的浪涌接通电流容量为 220Apeak,因此为R>220V×√2/220A=1.4Ω。

另外,考虑到电路电流、通电时间等,请插到消耗功率较小的一侧。

另外,对于电阻的功率,请根据P=I2R×安全率进行计算。

(I=负载电流、R=保护电阻、安全率3~5)
7. 变压器负载的冲击电流
变压器负载时的冲击电流,在电抗不运作的2次侧开放状态下为最大。

另外,由于其最大电流是电源频率的1/2周,若不用示波器将很难进行测定。

为此,应测定变压器一次侧的直流电阻,据此预测冲击电流。

(实际上,由于固有电抗运作,其结果比该计算值还少)。

I peak=V peak/R=(√2×V)/R
假设在负载电源电压220V 使用一次侧的直流电阻3 欧姆的变压器,则此时的冲击电流为, I peak=(1.414×220)/3=103.7A
本公司规定SSR的浪涌接通电流容量为非反复(1天1-2次),请选择能反复使用具备该I peak的2倍的浪涌接通电流容量的SSR。

此时,请选择具备207.4A 以上浪涌接通电流容量、G3□□-220□以上的SSR。

另外,若对此进行逆运算,即可算出满足SSR的变压器一次侧的直流电阻值。

R=V peak/I peak=(√2×V)/I peak
有关变压器一次侧的直流电阻值适用SSR的一览表,请参考附件。

另外,该一览表表示「满足冲击电流的SSR」,还必须结合「变压器的稳定电流满足各SSR的额定电流」。

〈SSR的额定电流〉
G3□□-240□
下划线2位的数字显示稳定电流。

(此时为40A)
仅G3NH时: G3NH-□075B=75A、
G3NH-□150B=150A
条件1 : SSR的环境温度(=柜内温度)应在各SSR 的额定温度以内。

条件2 :应为安装正规散热器的状态。

负载电源电压100V时
负载电源电压110V时
负载电源电压120V时
负载电源电压200V时
负载电源电压220V时
负载电源电压240V时
负载电源电压400V时
负载电源电压440V时
负载电源电压480V时
8. 变压器的分接头转换
通过SSR切换变压器的分接头时,请注意感应OFF侧SSR的电压。

感应电压与卷数(分接头电压)成比例。

下图中,电源电压200V, N1=100次、N2=100次,若SSR2置于 ON,则会在SSR1两端施加电源电压2倍的电压400V,因此,对于SSR1,务必使用400V 的SSR。

请从商品样本上控通常应设置必要能力换气用的风扇,但是。

仅通过风扇冷却能力仍不足时,还应设置控制柜用冷气。

控制柜用冷气不仅能制冷、还对防湿、防尘也很有效,对长期使用控制柜是很有效的。

轴流风扇欧姆龙制R87B/F/T系列
控制柜用冷气APISTE制ENC系列
⑤冷却装置的种类
换气用风扇
用于通常的换气冷却。

本公司准备了R87F、R87T等的AC轴流风扇系列商品。

热转换器
将控制柜内的热通过热管排放的构造,可以隔离控制柜内和柜外,因此也可在多灰尘多油污的地方使用。

控制柜用冷气
可以实现最高冷却能力的同时,通过隔离控制柜内、柜外,具有防尘及除湿效果。

■SSR的安装方法
●安装到控制柜
若为密闭柜,则SSR所产生的热积聚在内部,由于SSR的通电能力降低,还会对其他的电子设备产生不好的影响。

使用时请务必在柜的上部和下部设置通风用的孔。

以下以G3PA的推荐例进行说明。

下述示例仅为标准,最终使用时请执行④项的「设置后的确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