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路基桥梁沉降观测标埋设
沉降管的固定防止扭曲
沉降管端头位置的 保护与固定 沉降管埋设动画
固定板
管口标高测点
2.2.2 测量
• • 在墩台上设置有测绘标点的测斜管口处(假设为右端)开始测量。按以下步骤进行: 将布放在测斜管内的钢丝绳与测斜仪探头前端拉环连接牢固,然后推拉测斜仪使其导向轮 完全进入测斜管垂直导槽内。注意导轮的方向。之后根据电缆上标明的记号,每标准测点 间距(如0.5m)测读一次并作记录。直至整个管线测量完成。仪表的具体使用方法见后面 所述。 正程测量完成后拉电缆收回测斜仪,然后拆下预留钢丝绳,在孔口处将绳头固定好,注意 保护不能使预留钢丝绳缩入测斜管内。 再将测斜仪从测斜管另一端进入管内(假设为左端),同时钢丝绕线盘移到右端处。如图 2 所示。在左边把布放在测斜管内的钢丝绳与测斜仪探头前端拉环连接牢固,然后推拉测 斜仪使其导向轮完全进入测斜管垂直导槽内。卷动钢丝绕线盘使测斜仪探头滑到右端,注 意导轮的方向。 看钢丝绳上的标记,与墩台上设置的测绘标点对应,确保反向测量起点与正程时相同。之 后根据电缆上标明的记号,拉动电缆,每标准测点间距(如0.5m)测读一次测斜管轴线 相对水平线的位移,直至整个管线测量完成。 反程测量完成后拉电缆收回测斜仪,然后拆下预留钢丝绳,在孔口处将绳头固定好,注意 保护不能使预留钢丝绳缩入测斜管内。
• 2 组织管理要求
• (1)严格按照规定,无论路基、桥梁、隧道均应根据 各自标段要求进行“靠前实施观测,如桥梁承台完成 后埋设观测即进行观测、路基已进行填筑即进行基底 沉降观测。因此,应制定沉降变形观测计划。 • (2)加强沉降变形观测管理,根据各自标段实际情况 编制本标段沉降变形实施方案。固定沉降变形观测工 程师和测量人员,并进行培训,确保沉降变形观测的 连续性、可靠性。 • (3)建立完善的变形观测网,定期复核水准基点和工 作基点;建立观测点、观测装置巡检、保护制度,落 实责任到人;确保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和连续性。 • (4)完善观测资料和表格,规范填写,重要信息应填 全;履行设计、监理签认程序。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桥梁变形监测和评估
• 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往返较差、 监测已测 使用仪器、 附合或环 高差较差 观测方法 线闭合差 (mm) 的要求 (mm) DS05型仪 器,按国 家一等水 准测量的 技术要求 施测
等级
0.3 n
相邻基准 点高差中 误差(mm)
每站高差 中误差 (mm)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桥梁变形监测和评估
• 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变形体上能反映 变形特征的位置,具体见后面观测点 设置。 • 观测网中,工作基点应定期与水准基 点进行校核。当对沉降观测成果发生 怀疑时,应随时进行复测校核。
沉降监测网的建立
注意事项:工作点的稳定、注意要定期与基点校核,同时利 用观测点校核。
剖面管定位
固定剖面管
端头固定
•在埋设位置的上一层填料 完成后进行开槽埋设。埋设 位置位于桩间土,不能放在 桩上,如果不能避开桩身, 则需在备注中说明桩在剖面 沉降管所处的位置。 •开沟,沟宽60cm,深度 50cm,上下各铺一层5~ 10cm的细砂;调整剖面沉 降导管内十字导槽方向,并 在导管周围回填粗中砂,要 求砂面平整,保证沉降管与 下面的砂垫层密贴。 •测斜导管埋设后。沉降管 需用高压水或高压气冲洗, 避免管内有异物。
• (1)沉降板:沉降板由钢底板、金属测杆(壁 厚不少于3mm钢管)及保护套管(壁厚不小于 4mm的硬质PVC管)组成。对于复合地基该元件 应埋入褥垫层顶部嵌入10cm,保护套管略低于 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 填筑相应填料稳定保护套管;沉降板安放应与 地面垂直。
保证沉降板与连接杆 的焊接质量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桥梁变形监测和评估
目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的铺设与运营对路基、桥涵、
隧道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工后沉降不大
于15mm,路桥、路隧结构物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差不大于 5mm,纵向变形折角不大于1‰。目前的沉降计算的精度还不
足以达到控制无碴轨道工后沉降的要求。施工期除了按要求进
行系统的沉降变形动态观测外,还须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 系统的综合分析和评估,使路基、桥涵、隧道等线下工程达到
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通过分析、推算出最终的沉降和工后沉
降,合理确定无碴轨道开始铺设时间,确保客运专线无碴轨道 结构铺设的质量。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桥梁变形监测和评估
观测内容: (1)桥涵:桥各墩、台基础沉降;预应力混凝土 梁的徐变上拱变形;涵洞沉降观测
• 2 观测元器件保证 • (1)除沉降板、观测桩外,选择有资质的 厂家提供的沉降观测元器件。 • (2)对自行加工的沉降板,沉降监测桩应 严格按照设计的图纸尺寸、规格、材质 (特别注意厚度和抗老化性能)要求进行 加工,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 3 埋设过程保证 • (1)对路基观测元件,各施工队均组织专 门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元件的埋设,确保 埋设的位置的正确。 • (2)对桥梁、涵洞观测桩,各项目部应下 达详细的技术交底资料到工班,并现场指 导,确保埋设的正确性,不得遗漏。 • (3)对剖面沉降管等非常用元件埋设时要 求厂家提供技术支持,要派技术人员到现 场进行埋设和测试指导。
沉降监测管理制度
监测元件埋设确认制度 监测元件保护制度 沉降变形监测数据复检制度 沉降变形监测技术交底制度 监测基准点、基点复测制度 沉降变形监测奖惩制度
沉降变形监测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桥梁变形监测和评估
• 监测控制网的建立 • 垂直位移监测网按二等水准测量进度施测,高程 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不能利用水准基点的 监测网,在施工阶段至少与一个施工高程控制点 联测,使垂直位移监测网与施工高程控制网高程 基准一致;全线二等水准贯通后,将垂直位移监 测网与二等水准基点联测,将垂直位移监测网高 程基准归化到二等水准基点上。观测时按国家一 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2)路基:路基面、路基基底及路堤本体的沉降
变形观测。
(3)过渡段:路桥、路涵及路堤过渡段沉降观测。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桥梁变形监测和评估
要求:真实、准确、及时、连续
沉降监测工作流程
上报 元件埋设保护 测试、校核 输入数据库 反馈到项目队 项目部检查汇总
沉降测量中注意事项
1 准确:要求达到相应的精度、固定测试人员、测 试路线、注意气候影响。 2 及时:按照要求的频率进行测试,同时对测试结 果及时进行核对。 3 真实:要求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测试数据及 时上报、项目部专人进行现场核查等。 4 连续:及时纪录施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大雨、 元件的碰撞等,并及时进行补救。
• •
•
•
图1 正程测量示意图
图2 反程测量示意图
沉降管数据分析举例
桥涵变形观测
桥涵沉降变形包括桥涵的沉降变形和梁体的徐变上拱 墩台沉降控制点布置
桥梁沉降变形观测
• 桥墩台身观测标(方便测量)
桥梁徐变观测点的布置
• 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上拱变形观测点先设 置在箱梁四个支点和跨中截面的箱梁顶面 两侧腹板中心处(距线路中心3m),在铺设 无碴轨道时移设至距梁中心两侧4m处继续 观测,每孔梁的测点数应不少于6个
• (5)建立统一格式的路基、桥梁、隧道沉降变 形观测数据库,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评估要求, 定期、及时上报沉降变形观测数据,确保分阶 段评估工作及时开展。 • (6)各单位应对观测数据分阶段的进行分析, 出现异常数据及时分析员因,并做好记录,作 为附页保存。可以采用软件绘制沉降变形随填 土高度—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以分析沉降发 展趋势,对沉降变化较大的应及时采取措施。 • (7)完善元器件观测仪器和测量仪器档案,并 定期检定。
桥梁徐变上拱不正常曲线
评估要求
1、资料要齐
观测网的资料,包括平差、平面布置图等,元件埋设确认资料 沉降监 测的原始数据等
2、监测时间 3、监测频率 4、监测精度 5、监测异常情况的说明 6、沉降-荷载-时间曲线 7、区间不均匀沉降曲线
某路基:填筑完成后观测期超过5个月,沉降仍未趋于稳定,应引起重视, 继续加强观。
• 4 元件保护要求 • (1)建立专门沉降变形观测领导小组和观测 小组,并明确各自职责,分工负责,各施其责, 并制定了相应的奖罚措施。 • (2)每个测试断面埋设完成后,监测元件进 行保护。 • (3)所有监测元件埋设时或监测过程中损坏 应及时补埋或经设计确认采取其它替代措施。 • (3)凡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围内采用小粒径的 均匀填料,并采用人工摊铺,小型机具碾压。 • (4)各施工队应制定稳妥的保护措施并认真 执行,确保元器件不因人为、自然等因素而破 坏。元器件埋设后,制作相应的标示,重型机 械碾压时并配备专人负责指导,以确保元器件 不受损。
• 5 数据采集与整理保证 • (1)严格按各种元件规定的采集办法进行数据 采集,对使用数据采集仪的,指定专人进行数 据采集。对使用水准仪观测的,指派专职的测 量人员进行量测。 • (2)数据采集时应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若遇 数据突变时,一定要查明原因,否则应重新进 行观测,并详细记录,确保测量数据满足精度 要求后才能正确进行分析与评估。 • (3)数据采集后及时录入电脑并备份,并按要 求及时进行整理,防止不同元件的数据错位。
二等
0.50
0.3
0.3 n
0.5 n
监测控制点平面图
路基沉降监测
• 布设原则 • 沉降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元件布设应根 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压缩层厚度、路 堤高度、地基处理方法及堆载预压等具体 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 来确定。
元件布置
基床表层的沉降桩可提前埋设监测
元件布置要求
连接处螺纹≥25mm保证连接杆 连接的可靠
沉降板的埋设
保证沉降管的垂直
保证沉降板周围的压 实度
测试元件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