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课程视为学科和教材的定义,将学生直接经验的学习作为重点。
( )
答案:×
2、课程设计的第一个层次是课程文件。
( )
答案:×
3、教科书的使用对象是教师。
( )
答案:×
4、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叫课程理论。
( ) 答案:√
5、课程目标四个方面的规定性指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 )
答案:√
6、课程目标的依据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 ) 答案:√
7、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普通性;基础性。
( )
答案:√
8、教学计划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设置。
( )
答案:√
9、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杜威。
( )
答案:×
10、编制课程的过程模式是由克伯屈提出来的。
( )
答案:×
11、安排课程表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 )
答案:√
12、学生的学习特点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灵活性和发展性。
( )
答案:√
13、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 )
答案:√
14、在课程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关键环节是课程评价。
( )
答案:×
15、首次提出“隐性”课程的是杜威。
( )
答案:×
16、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洛克。
( )
答案:×
17、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学者是夸美纽斯。
( )
答案:×
18、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和CIPP评价模式。
( )
答案:√
19、美国学者斯克里文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属于课程评价的目的游离评价。
( )
答案:√
20、CIPP评价模式包括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 )
答案:√
2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层次,课程类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 )
答案:√
22、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
( )
答案:√
23、地方课程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
( )
答案:×
24、校本课程是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 )
答案:×
25、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知识和儿童。
( )
答案:√
凡标注来源“山东教师考试网(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网)”的所有相关资料,转载请保留版权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