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媒体党建工作领域的应用实践与思考【摘要】本文基于思政文化、传播传媒、社会舆情的理论,通过现状调研和实例分析,探讨企业运用新媒体推进党建工作创新。
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案例,总结与思考如何通过思维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以新媒体为主要载体,建设员工可触摸、可感知的精神家园,集聚、传递和创造正能量,切实推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文化建设,承载上海电信人的共同梦想。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第一部分新机遇、新挑战一、新媒体发展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宽带中国和信息消费已成为当前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领域。
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手机网民规模增长至4.64亿。
新媒体依托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日益呈现网络化、全球化、全民化、移动化、融合化、社会化发展的特征。
大数据、微博、微信、云计算等的广泛应用与渗透,为新媒体带来无限活力和创新基因;移动化发展使得新媒体受众规模极大扩展,也促进了服务和应用的繁荣;新媒体与社会联系的日益紧密,极大地拓展了公共服务新平台、文化传播新载体、民意表达新渠道、生活娱乐新空间,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强大的积极力量。
二、新媒体带来机遇和挑战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建设重要阵地,也是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既为国企思政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和手段,也面临着信息泛滥、价值观多元化多等带来的冲击。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工作节奏加快、员工压力增加。
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引入,首先克服了时间、空间的制约,解决了传统方式集中会议、层层传达的不便,特别有利于密切与流动、分散员工的联系;其次,新媒体可以提供海量的信息,集文字、图像、音视频于一体的丰富表现形式,更加符合各种群体尤其是80、90后青年人的喜好与习惯;再次,新媒体可实现灵活的组群和多种交互方式,有利于突破企业传统的层级界限,改变单向为主的交流模式;此外,新媒体也已广泛应用于公司形象、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领域,进一步在思政领域应用能够更好地与中心工作协同,促进企业发展。
因此,用好新媒体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路与方式改变、层次提升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
同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新媒体的虚拟化,企业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
首先要挑战“网络失声”,互联网和新媒体已成为各种思想观点、价值理念、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主战场,企业思政工作如果不主动发出声音并占有一席之地,员工就容易受负面影响,进而削弱现有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其次要挑战“网络独声”,在新媒体领域,传统的组织权威性受到挑战,指令式、灌输式、被动式的工作方式容易引起反感,不改变方式方法,新媒体平台只是照本宣科、自言自语,思政工作就仅仅留于表面、留于形式;再次,要挑战“网络杂声”,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平等化、碎片化、浅阅读的特性,对组织、管理、控制和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主动性和自觉性、民主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人本意识,在新媒体空间就难以获得话语权和主导权,反之不良信息、负面情绪、极端思想则会充斥新媒体空间。
总之,适应和掌握新媒体的特点与规律,跟上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步伐,发挥新媒体在企业思政领域的积极作用,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因此,国有企业在新媒体时代重视先进传播手段,有力地参与到构建和谐网络环境,积极探索借力新媒体的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正确引导企业核心价值观,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政治责任,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第二部分新空间、新探索一、上海电信员工新媒体调研及分析新媒体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大环境中开展。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也向知识化、年轻化、思维活跃、思想多元化转变。
要更好地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在主体、客体、载体和内容等方面全面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
为此我们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抽样调查,了解上海电信员工对新媒体的认知和行为特征,分析员工对新媒体在企业思政领域应用的评价和需求。
本次调查样本共564个,涉及总部及基层单位管理、生产、研发等各岗位。
其中,男性占56%,女性占44%;35岁以下员工占45%,36-40岁占27%,41岁以上占28%;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9%,本科学历占63%;党群工作者占29%,非党群工作者占71%。
通过调研汇总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员工新媒体终端普及率高,新媒体网络应用粘性强;员工使用即时通信、新闻门户、网络论坛最多,全面了解事件是第一诉求,沟通互动是核心功能。
2、新媒体是员工获取信息第一渠道,员工最关注身边的人、最关注与生活工作相关的信息、有较强判断力。
3、对新媒应用于思政工作认可度高,新、老媒体相结合开展受欢迎,内容新颖、关注热点、联系实际是关键。
4、党群工作者新媒体思政工作参与积极性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主动意识还需提高,与受众关注点及判断不完全一致。
二、新媒体在上海电信思政领域应用探索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有着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和领先的信息化基础。
在深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上海电信始终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置于重要位置,让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在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环节上发挥作用、体现价值。
上海电信具有得天独厚的行业背景和信息化基础优势,3G建设、宽带提速、积极参与内容提供等业务转型举措为思政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资源平台,打造了坚实的信息化基础。
近年来,上海电信已积极尝试将新媒体应用于思政领域,各种新媒体工具在各个二级单位思政工作中的应用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3年,上海电信二级单位中新媒体应用的常态化活动已超过50项。
这些活动以短信、QQ群、微信、易信、微博、手机视频、内网平台等为载体,形式多样,内容包罗万象,涵盖读书交流、信息传达、员工关爱、党建教育等各个方面,在这其中涌现出一大批形式新颖、方法独特、喜闻乐见的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活动。
1、传递正能量,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的内核,新媒体丰富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和手段,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产生了更大、更直接的影响。
如:2012年公司党工部围绕“保九争十”目标的实现开展了“身边的感动”微视频征集活动,31家直属单位共上传99部微视频,利用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分享的特点,用视频方式在员工中弘扬先进的人格魅力、道德力量、激情奉献和敬业精神;2013年公司党工部策划、以微信公众平台承载的“上海天翼正能量”,发布周刊21期、群众路线学习专刊4期,因内容贴近核心工作和员工生活,便于接收,而广受好评;上海电信机动局通过电子刊物《机动园地》、“机动心语”微信平台、形势与任务短信推送平台等方式,发挥新媒体思想引导、组织动员、成长服务和互动交流等作用,弘扬特色“军号文化”。
利用新媒体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使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下移,通过正能量的传播,企业的文化建设随着核心价值观的潜移默化而得到升华。
2、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和沟通的优势,将组织建设与团队建设相融合、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传统与创新相融合。
如:电信研究院以“阳光翼站”网上支部、“政工云”等形式开展基层党建;理想公司公司和部门微博群提升思政工作成效。
新媒体应用为经常出差的“候鸟式”党员提供不间断地参加组织生活的空间、提供开放式的思想交流空间、提供全方位的学习空间,有效增强了党员主体意识、领先作用更加显著,为企业发展、员工成长、团队和谐、引导舆论发挥了催化剂和助推剂的作用。
3、思政业务协同,促进业务发展新媒体具有互动性更强、时效性更强、员工参与更强等特点,可以随时了解员工所思所想所需,在业务发展促进方面,新媒体的应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奉贤电信局设立支部书记、分局长、工会主席、客户经理、社区经理、天翼店长等六大微信族群,为群内员工工作上答疑解惑、方法上传经送宝、政策上引经据典、心理上关怀疏导、氛围上合理调节,发挥了工作推进、舆情掌握、能量激发、上下同心作用。
4、共建幸福家园,体现人文关怀新媒体思想政治应用不仅要注重与工作目标相结合,同时也要注重员工生活层面的关怀。
如:市场联合党委以短信、微信平台开展“心关爱直通车”,让忙碌在市场前端的员工们在触动指尖的同时,感受到市场联合的时刻关怀和悉心关爱,健康生活促意识、缓解压力增信心、凝集人心聚合力;信网部创办“信网E家人”微博,“直播”信网人工作中的点滴精彩,记录身边你我的美丽时光,成为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交流的平台和媒介。
这些活动以员工的全面发展为主要核心,尊重员工的价值和尊严,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感恩、感激、回报的柔性文化,体现人文关怀。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上海电信的发展亟待营造更加积极的微环境。
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艰巨的转型任务、信息素养日益提高的员工群体,新媒体的重要性、特殊性、复杂性更加凸显,需要要不断总结经验,推广行之有效的做法,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新媒体及其传播规律的学习、认识、研究,贴近实际开展工作。
第三部分新展望、新思考上海电信已经将各类新媒体平台广泛应用于各级思想政治和企业文化建设领域,并在探索中积累经验,在工作的方法、渠道、互动性等方面都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新媒体各类应用的爆发与渗透,新媒体已成为员工获取信息和人际交流的主要渠道,对网络和手机的依赖越来越影响着员工交流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判断。
能否在新媒体上获得关注度和话语权,关系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新媒体已不仅仅是传统思政工作的补充和延伸,而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员工思政工作的主战场,与现有的思政和文化工作紧密融合,构建员工的精神家园是思政新媒体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通过调研访谈,我们感到新媒体在公司思政领域的实践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思政新媒体应用在功能定位、形式内容、感知度和活跃度、组织协调、队伍培养、能力建设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总体布局、系统设计、综合协同、提升实效。
一、注重思政新媒体发展策略1、系统架构思政新媒体系统系统设计与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全覆盖的思政新媒体体系,需自上而下建立架构、自下而上丰富网元。
1、公司党群部门建立综合的公司级思政新媒体平台。
2、各单位已具备较完善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思政新媒体,当前需进一步融入移动互联网,注入移动元素,展现单位特点,实现接入便捷、内容生动、沟通畅通。
3、在基于工作班组、兴趣爱好、培训活动而形成的新媒体平台中进一步融入思想教育、企业宣传和文化传播内容,通过熟悉的成员、相似的视角达成群体的认同和相互的影响,成为最具活力、贴近一线的思政新媒体网元。
建立思政新媒体有效运作的制度保障和考核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