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政治下选择题易错点集锦

高一政治下选择题易错点集锦

高一政治政治生活选择题易错点集锦
第九课
1.和平问题:和平问题指的是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如果材料中出现
朝核问题、恐怖主义问题、霸权主义干涉他国内政,这些都属于和平问题。

2.发展问题:发展问题指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如果材料
中出现南北贫富差距问题、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问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都属于发展问题。

气候问题也属于发展问题。

——要认真审题、正确判断材料中说的是和平问题,还是发展问题,排除干扰项。

3.注意几种说法: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错)世界多极化已经形成。

(不对).
多极化正在形成.(对)
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地存在贫困和饥饿问题。

(对)
注意: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不能说明南北差距悬殊,因为中国也属于发展中国家,不能说是南北之间。

但可以说体现了中国式负责任的大国或者中国积极实行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等等。

4.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简单的说:国际竞争的
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而不单单是科技力与经济力的较量。

5.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它的表现是?见课本P106小字部分。

我们不和任何国家“结盟”(或“联盟”),不和任何国家局集团或者国际组织“结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只要材料中能体现我们同外国友好往来,友好合作、和平共处的,都能体现这个基本准则。

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第八课
1.主权国家的地位: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国际组织的地位: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2.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独立权:只要材料能体现我国不受别国干涉就是独立权。

(如自由修改宪法、缔结条约等等);平等权:各国在法律地位上平等。

(如任何国家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使用本国语言文字等)。

3.所有的国际组织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错)
4.联合国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

(错)
5.主权和人权的关系:主权是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

主权高于人权。

6.中国支持联合国的一切活动。

(错)
7.联合国代表了各国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错)
8.联合国在某些问题上对各国政府有约束力。

(错)
9.联合国能够解决一切国际争端。

(错)
10国家之间为什么能合作?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不是国家间的根本利益或者国家利益。

11.我们要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

(错!)应改为:我们尊重和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正当利益。

第七课
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系。

课本P75.(重点区分:谁是政治基础?谁
是前提条件?谁是物质保障?)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用范围: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三级: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不属于自治机关。

自治机关:人大和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不是自治机关。

它们既履行一般国家机关的权力,还有自治权。

3、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教的自由和不信教的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体现了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宗教不得干预政治。

但是政治可以干预宗教。

因为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国家实行不鼓励、不支持、不反对的政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宗教已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但宗教的本质没有改变。

积极引导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但不意味着要求宗教界人士放弃宗教信仰。

邪教不是宗教。

封建迷信也不是宗教。

4.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六课
1.党依法执政:基本执政方式。

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人大)上升为国家意志。

一般表现为党向人大建议个什么决定,人大审议通过。

2.马克思主义中华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5.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亲密友党关系;中共对民主党派的领导只是政治上的领导,二者在组织上是独立的,在思想上也是独立的,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在工作上是互相监督的关系。

6.各民主党派是如何参政的:可以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而不是“决定”)
7.人民政协的性质: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这一点和人大是不同的,人大是我国权力机关。

第五课
1.人大和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不是互相监督。

其他国家机关(行
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最高”二字的使用: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

(没有“常委会”)
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省、直辖市一级的地方人大有权指定地方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2.立法权:审议并通过了某某法律;
决定权:审议并通过了某项决定、规划、建议等;
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通常体现为听取工作报告的形式。

任免权:国家机关领导人的任免。

人大代表的权利一定和人大的职权区分开
3.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制度”以“大会”为基石。

第三课和第四课
1、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注意理解
与区分。

市场监管强调打击市场中的不法行为。

2、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常考例子: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就业、公共设施建设、医疗、
人口问题、交通运输等。

特别注意:经济建设职能与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区别在于-政府这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还是社会方面,若是经济则属于经济建设职能。

3、合法行政与合理行政的区别:合法强调依法,而合理强调在依法的基础上手段得当。

比如:城管小贩的问题。

(见课本P44)视而不见-不合法。

强行没收-不合理。

先讲理,不行再没收-既合法又合理。

4、注意:行政系统内部与外部的监督。

权利与权力的区别。

第二课
1.本节课围绕公民展开。

做题时看清主体是公民?是政府?还是党?人大?
2.等额选举的优点:可以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缺点是影响选民的选择。

3、差额选举的优点是:可以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余地;缺点是如不有效规范易发生虚假宣传和金钱交易。

等额和差额选举都需要事先确定候选人。

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的最大
区别:前者是决策前,后者是决策后。

4.听证会的组成:主持人、申请人、利益双方代表、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专家、新闻媒
体代表、物价局。

5、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基层民主管理机构,不是国家政权机关。

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当家作主的最有效的途径。

6、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村民参与本村事务的决策和管理:通过村民会议的形式。

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通过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形式。

村民进行监督: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

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事务,由居民会议讨论决定,而不是由居委会说了算
居委会接受居民监督和质询: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

7、民主监督的途径(方式):注意与民主决策方式的区别。

舆论监督制度通过新闻媒体实

第一课
1.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民主和专政也是有阶级性的。

2.专制国家和专政国家不同:有民主就有专政,现在的民主国家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
种;专制国家没有民主,如封建制、奴隶制国家。

3.民主和专政的关系: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实行专政的目的:保障民主,而不是简单地打击敌人。

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仅仅指的是选人大代表,村委会、班委会的选举属于民主选举。


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6、监督权监督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而对村委会、居委会或者企业、网吧等的
监督不是监督权,而是民主监督。

7、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8、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二者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没有先后主次之分。

义务是权利的前提、基础和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