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挖路堑施工方案

深挖路堑施工方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至武宣高速公路工程K21+240--K21+460深挖路堑施工方案西部中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柳州至武宣高速公路NO.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零一二年月日西部中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深挖路堑施工技术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施工组织及人员安排-------------------------------------------------------------2四、施工进度计划安排----------------------------------------------------------------3五、施工方案----------------------------------------------------------------------------4六、质量保证措施-----------------------------------------------------------------------16七、安全保证措施----------------------------------------------------------------------17八、施工环保、水土保护措施-------------------------------------------------------20九、雨季、冬季施工措施-------------------------------------------------------------21 附图----------------------------------------------------------------------------------------22一、编制依据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2、《两阶段施工图设计》3、《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规范》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5、《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6、《广西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7、本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1、施工范围本方案仅适用于K21+240--K21+460深路堑挖方。

2、水文及地质情况本段属于陡立石山,多陡崖,残破后基层1-5m不等,不连续分布于山体斜坡坡脚及鞍部一带。

基岩出露良好,为中风化基岩,灰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巨厚层状结构,岩质坚硬,岩溶、裂隙较发育。

右幅场地内开挖边坡坡向约102°,岩层产状125°∠25°,岩层倾向于坡向呈小角度斜交,倾向相同,为切层顺向边坡。

采用赤平投影分析法对边坡倾向与结构面间的组合关系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倾向与各种结构面间的空间组合关系较稳定。

右幅边坡开挖防护采用挂网喷薄,局部随即锚杆防护。

左幅场地内开挖边坡坡向约248°,岩层产状125°∠25°。

岩层倾向于坡向呈大角度斜交,倾向相反,为切层逆向边坡,属稳定组合关系。

采用赤平投影分析法对边坡倾向与结构面间的组合关系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倾向与各种结构面间的空间组合关系较稳定。

左幅边坡开挖防护采用1-3级网喷、局部随即锚杆、以上采用骨架植草。

3、施工主要工程数量此段最高挖方99m,线路右侧最高6级边坡,最大坡高达62.4m,左侧最高5级边坡,最大坡高55.3 m,总挖石方72.325万方。

三、施工组织及人员安排1、人员配置主要施工管理人员配置一览表序号职务姓名性别所学专业备注1 项目经理李勇男铁道工程2 项目副经理周易林男建筑管理3 项目副经理何妃茂男桥梁工程4 项目总工程师廖爱成男桥梁与隧道工程5 工程部部长康帅男公路与桥梁工程6 试验工程师陈自辉男公路与桥梁工程7 安质部部长杨定峰男8 施工队队长张国兵男路桥9 路基工程师曹明峰男路桥10 路基工程师李武胜男路桥11 质检工程师路腾峰男路桥12 专职安全员卢德华男铁道工程13 测量工程师王磊男路桥14 施工员张可男路桥2、机械设备投入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机械名称机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PC220(加藤台 21 挖掘机820、日立225)2 推土机山推220 台 13 装载机Z2C50 台 14 洒水车8m3辆 15 自卸汽车15t 辆 56 徕卡全站仪TPS400 套 17 水准仪DS3 台 28 柴油空压机台 29 凿岩机台810 喷播机台 13、材料来源材料来源于我合同段选定的料场及材料厂家实验为合格的材料。

四、施工进度计划安排1、本路堑计划进度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共天。

具体工程进度计划安排如下图所示。

进度计划横道图项目2012-2013合计天数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开挖495边坡防护490附属工程425其他455 五、施工方法(一)施工工序详见(路堑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工艺1、施工前的准备深挖路堑因其边坡较高,易坍塌,且工程数量大,是影响全线按期完工的重点工程。

因此,在施工前准备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详细复查设计文件所确定的深挖路堑地段的工程地质资料及路堑边坡,并收集了解土石界限、工程等级、岩层风化厚度及破碎程度等岩层工程特征。

对用地范围内的既有房屋、道路、河沟、通讯、电力设施、上下水道、坟墓及其他建筑物,在组织施工前均应拆迁或改造完毕。

施工机械均可进入永久性征地范围内进行开挖施工。

在工程施工前应完成导线、水准点的复测和加密点的测量。

成果已报批并使用。

路堑开挖之前组织测量放样地界桩和用地范围,测量组进行路堑开挖线桩位放样和堑顶截水沟位置放样,用白灰洒出开挖线边线和截水沟位置,放样过程中多人复核。

2、路基工程开挖施工深挖路堑施工是路基工程中制约工期和存在边坡不稳定隐患的关键分项工程,必须高度重视。

(1)在深挖路堑(含高边坡)开工前至少28天,根据路堑深度、长度、边坡高度、地形、地质、开挖断面、土方调配及弃方等情况,制订详细的施工作业计划报监理批准,否则不得开挖。

(2)开挖前,应作好完整的排水系统,包括坡顶的截水沟及路堑两端的排水设施,防止施工过程中地表水对边坡的冲刷,如开挖发现局部富水,可按纵横2.0~3.0m的间距布设深层导水管,管长8~10M,仰斜角10°,导水管采用直径10cm的塑料盲沟管制作。

(3)挖方边坡应从开挖面往下分段整修,每下挖2~3m,宜对新开挖边坡刷坡,同时清除危石及松动石块,边坡不宜超挖,边坡质量要求:边坡上无松石、危石。

(4)路堑开挖应采用“横向分层,纵向分段,两端同步,阶梯掘进”的方式施工;运碴通道与掘进工作面应妥善安排,做到运碴、排水、挖掘互不干扰,以确保开挖顺利进行。

(5)路堑开挖应按设计断面测量放样,边开挖、边整形,坡面应平顺、稳定、不得亏坡,曲线应圆滑;路基表面应平整,边线直顺,曲线应圆滑。

(6)石方路堑的路床顶面标高,应符合图纸要求,只可适当超挖,不准高出,以利路床顶面铺设排水层,适应路面内部排水需要。

当路堑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及时复核标高及线路中线。

应连续一次开挖至基床换填底面标高,如不能连续进行,应在路床底面以上预留30cm厚的保护层,路床基底压实前迅速挖除;路床施工前应先开挖排水边沟,防止边坡雨水漫延到路床部分。

3、路堑边坡检测3.1检测目的A、监控整个施工过程中路堑边坡的变形情况B、通过检测坡体变形、锚孔预应力值变化情况揭示坡体稳定状态,指导工程施工,控制施工进度。

C、运营期检测,揭示坡体变形、预应力值的变化情况,控制工程安全运营。

D、通过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其变形情况,以指导类似工程建设。

3.2检测内容和方法沉降与稳定检测、观测的适用方法和范围见表。

观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目的地标沉降量全站仪、光电测距仪观测地表位移、变形发展情况水准仪标桩、直尺或裂缝计观测裂缝发展情况地下位移检测测斜仪探测相当于稳定地层的地下岩体的位移,证实和确定正在发生位移的构造特征,确定潜力在滑动面深度,判断主滑动面,定量分析评价边坡的稳定状况,评判边坡加固工程效果。

地下水位检测人工测量观测地下水位变化与降雨关系,评判边坡排水措施的有效性支挡结构变形、应力测斜仪、分层沉降仪、压力盒、钢筋应力计支挡构造物岩土体的变形观测,支挡构造物与岩土体间接触压力观测4、爆破4.1技术要求(1)专业人员施爆:爆破作业必须具有从事该专业执照和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爆破专业证书的专业人员施爆。

(2)应分层、分阶梯爆破,每层厚道控制在3米左右。

(3)开挖严禁采用峒式爆破,近边坡部分宜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

(4)爆破法开挖石方的施工程序见(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

(5)边坡稳定与施工排水:①炮孔间距:石方开挖充分注意边坡稳定,采用中小型分层爆破。

对于风化较严重、节理发育或岩层产状对边坡稳定不利的石方开挖,用小型排炮微差光面爆破,小型排炮药室距设计边坡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炮孔间距的1/2。

②建筑物保护:开挖层靠边坡的两列炮孔,特别是靠顺层边坡的一列炮孔,采用减弱松动爆破。

如在开挖的边坡外有必须保证安全的重要建筑物,即使采用减弱松动爆破也无法保证建筑物安全时,可采用人工开凿、控制爆破或化学爆破。

放炮后并随时清理危石,避免过量爆破损害周边自然环境。

③注意排水:石方开挖区须注意施工排水,在纵、横向形成坡面开挖面,其坡度满足排水要求,以确保爆破出的石料不受积水浸泡。

(6)炮眼位置有所选择,其布置要点如下:①炮位设计充分考虑岩石产状、岩石类别、节理发育程度、岩石溶蚀情况等,炮孔药室避开溶洞和大的裂隙。

②避免在两种岩石硬度相差很大的交界面处设置炮孔药室。

③非群炮的单炮或数炮施爆,炮孔选在抵抗线最小、临空面较多,且与各临空面大致距离相等的位置,同时为下次布设炮孔提供更多的临空面(或称自由面)。

④群炮炮眼间距,根据地形、岩石类别、炮型等确定,并根据炮眼间距、岩石类别、地形、炮眼深度计算确定每个炮眼的装药量和炸药种类。

对于群炮,分排或分段采用微差爆破。

⑤非群炮的单炮或数炮施爆,炮眼方向与岩石临空面大致平行,一般按岩石外形、节理、裂隙等情况,分别选择正炮眼、斜炮眼、平炮眼或吊眼等方位。

⑥炮孔布置及填装结构,如图所示路基爆破应采用梅花状(排距至少3排,施工过程中以3-5排为宜)。

炮孔布置图:装填结构图:填塞物主炮孔雷管炸药填塞要求:可以使用大炮眼打出来的石粉(但不得夹杂杂草等植物),也可以使用黄土填塞,无论石粉或者黄土均应为干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