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
文章目录*一、高原反应的概述*二、高原反应的症状*三、高原反应的急救措施*四、高原反应的急救注意事项*五、高原反应的护理知识*六、如何预防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的概述高原反应(high altitude reaction),亦称高原病、高山病,严格说是高原病的一种分型。

是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
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

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

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常为前额和双颞部跳痛,夜间或早晨起床时疼痛加重。

肺通气增加如用口呼吸,轻度活动等可使头痛减轻。

高原病根据发病急缓分为急性、慢性两大类,再根据低氧突出损害的器官系统进行临床分型。

高原反应的症状1、急性高原反应
急性高原反应进入海拔3千米以上时,第1~2日症状最明显,后渐减轻,大多6~7日基本消失,少数可持续存在。

主要表现为头痛、记忆与思维能力减退及失眠、多梦等。

呼吸深、频率增加、心动过速。

部分患者有发绀、血压升高。

2、高原肺水肿
高原肺水肿平原或低地人在迅速进入高原后1~3日发病,
也有晚于7~14日发病者。

表现与一般肺水肿相同。

有急性高原
反应者如出现不断加重的干咳、头痛、呼吸困难或发绀,系本病的早期表现。

少数暴发型者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或神志恍惚,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满布粗大湿啰音杂及哮鸣音。

3、高原脑病
高原脑病大多先有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继而出现明显的精神神经症状如剧烈头痛、精神异常、神志恍惚、顽固恶心、呕吐,重者昏迷。

脑脊液检查仅有压力增高。

高原反应的急救措施1、出现高原肺水肿时,绝对半卧位休息,两腿下垂,立即充分吸氧,最好是含有50%~70%酒精的氧气,流量6~8升/分;立刻口服呋塞米(速尿)40毫克/日。

使用速尿可能会出现轻微恶心、腹泻、药疹、视力模糊、直立性眩晕、肌肉痉挛、口渴等,注意开始用量不要过大,根据情况可加至80毫克,2次/日。

硝苯地平减少肺水肿。

2、发生感冒时,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原地区应尽量避免感冒。

高原感冒时发烧温度有假象,测体温的温度常会低于实际温度1度,所以易被忽视。

呼吸道感染即使很轻微,也可增加发生高原肺水肿的危险性。

因此,要加强保暖预防。

进入高原后,减少洗澡次数或不洗。

发现感冒初起症状,立即服用抗感冒药。

若两天以后再服抗感冒药,一般已无效。

3、发生高原脑水肿时,要迅速、连续给含5%二氧化碳的氧气直至清醒,清醒后仍间断给氧。

有条件的应用高渗葡萄糖、甘露醇、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色素C等治疗以减轻脑水肿,促进恢复。

4、发生呼吸性硷中毒时,用报纸卷成圆锥状,在锥尖处撕开一个直径1-2厘米的小孔,将圆锥状的报纸紧贴面部,使呼出的气体再度吸回来,也就是将呼出的二氧化碳再次吸回来,改善体内的酸碱度,纠正呼吸性硷中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