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皮质激素详细说明

糖皮质激素详细说明


• 常用制剂 • 糖皮质激素的常用制剂及其体内过程 天然的糖皮 • 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氢皮质素或氢化可的松)和皮质 • 素(可的松)。皮质素是皮质醇在C-11位上脱氢的代谢 • 物。这两种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为影响糖代谢,但也 • 具有轻度潴钠、排钾的盐皮质激素样作用,为了提高其 • 抗炎症作用和减少其潴钠、排钾的作用,人们通过改变 • 皮质醇和皮质素的化学结构,制成了各种强效糖皮质激 • 素制剂,主要包括泼尼松(去氢皮质素、强的松)、氢 • 化泼尼松(强的松龙、去氢皮质醇)、6α-甲基泼尼松 • 龙(甲基强的松龙)、9α-氟皮质醇(氟氢可的松)、地 • 塞米松(氟美松)和倍他米松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体内过程 • 根据各种制剂用相等效力剂量对下丘脑-垂体-肾 • 上腺轴抑制作用持续的时间,可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糖 • 皮质激素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 3类。短效类抑制ACTH • 释放的时间为24~36小时,制剂有:皮质醇(氢化考的 • 松、氢皮质素)、皮质素(可的松)。中效类抑制ACTH • 释放的时间为48小时,制剂有:泼尼松(强的松、去氢 • 皮质素)、氢化泼尼松(强的松龙、去氢皮质醇)、甲 • 基泼尼松龙(甲基强的松龙)和氟羟松龙(氟羟氢泼尼 • 松)。长效类抑制ACTH释放的时间为大于48小时,制剂 • 有: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
• ⑤短期大剂量给药法。适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过 • 敏性休克、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和急性血管性水肿、 气 • 道阻塞等,一般应立即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⑥每日 分 • 次给药法。为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疾病的活动期或 恶 • 化期,为治疗炎症、过敏或自身免疫病等,应选抗炎 作 • 用大、而潴钠排钾副作用少的泼尼松、泼尼松龙或地 塞 • 米松等制剂,取得疗效后需有一段维持期,以后逐渐 减 • 量。长期大量应用者,不应骤然停药,否则可导致急 性 • 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危象。
• ①糖皮质激素。以皮质醇,也可称为“可的松” 或“氢化可的松”,的活性最强,具有调节糖、 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功能,可影响葡萄糖的合 成和利用、脂肪的动员及蛋白质合成。糖皮质 激素与调控糖代谢的另一重要激素——胰岛素 的效应正好相反。两种激素的相对立的作用保 证了糖代谢的衡定态,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 泌受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所 刺激而加速,血液中糖皮质激素水平的升高又 反过来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产生,形成反 馈关系。 • ②盐皮质激素。维持体内正常水盐代谢不可缺 少的激素,其中以醛固酮的生理效应最强。极 微量醛固酮便可产生明显的生理效应。
适应症 • • • • • • • • • •
主要用于下述疾病:①内分泌代谢病。用 于急性和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及肾上腺 皮质功能衰竭危象、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甲状腺 功能亢进危象、浸润性突眼、高血钙、低血糖症以及肾 上腺手术前后等。②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 疮、皮肌炎、不能控制的并发全身性血管炎的类风湿性 关节炎、肾病型慢性肾炎、溃疡性结肠炎、自身免疫性 溶血性贫血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③过敏变态 反应性疾病。有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休克、血 清病及严重的输血反应等。
• 药理作用 • 1.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在药理剂量时能抑制感
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减轻充血、降低毛细血管的通 透性,抑制炎症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 等)向炎症部位移动,阻止炎症介质如激肽类、组织 胺、慢反应物质等发生反应,抑制吞噬细胞的功能, 稳定溶酶体膜,阻止补体参与炎症反应,抑制炎症后 组织损伤的修复等。 • 2.免疫抑制作用: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影响 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包括可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降低网状内皮系统消除颗粒或细胞的作用,可使淋巴 细胞溶解,以致淋巴结、脾及胸腺中淋巴细胞耗竭。 此作用对T细胞较明显,其中辅助性T细胞减少更著。 还可降低自身免疫性抗体水平。基于以上抗炎及抗免 疫作用,故可缓解过敏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 对抗异体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3.抗毒素作用:糖皮质激素能提高机体对有 害刺激的应激能力,减轻细菌内毒素对机体的 损害,缓解毒血症症状,也能减少内热原的释 放,对感染毒血症的高热有退热作用。 • 4.抗休克作用:解除小动脉痉挛,增强心缩 力,改善微循环,对中毒性休克、低血容量性 休克、心源性休克都有对抗作用。 • 5.对代谢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可增高肝糖原, 升高血糖;提高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可改变身 体脂肪的分布,形成向心性肥胖;可增强钠离 子再吸收及钾、钙、磷的排泄。 •
• 餐后服药并用制酸药物;糖皮质激素诱发感染和溃 疡病 • 及溃疡病穿孔时,症状表现不典型的容易漏诊, 延误治 • 疗,注意及时识别,妥善处理;肝功能不良病 人用药时 • 较易发生副作用,注意选择合适制剂,剂量亦 不宜过大; • 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可降低氢化可的松的效力, 氢化可 • 的松可降低双香豆素乙酯的抗凝作用,并在用 水杨酸类 • 药物时易引起中毒,故在合并用药时均应注意 选择。用 • 药期间定期检查,严密监视副作用和并发症的 发生。
• 药物相互作用 • 1.皮质激素可使血糖升高,减弱口服降血 糖药或胰岛素的作用。 • 2.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等肝药酶 诱导剂可加快皮质激素代谢,故皮质激素需适 当增加剂量。 • 3.皮质激素与噻嗪类利尿药或两性霉素B 均能促使排钾,合用时注意补钾。 • 4.皮质激素可使水杨酸盐的消除加快而降 低其疗效。此外,两药合用更易致消化性溃疡。 • 5.皮质激素可使口服抗凝药效果降低,两 药合用时抗凝药的剂量应适当增加。
• 临床上常用的有以下方法:①长期替代治疗法。适 • 用于垂体性和肾上腺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 退症,仅 • 用生理性的小剂量即可满足需要,制剂应选用 最合生理 • 的皮质醇或皮质素。②应激替代治疗给药法。 主要用于 •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和慢性肾上腺皮质功 能减退危 • 象,因此种病人的病情危急,故应立即静脉注射给 药并继 • 以静脉滴注大剂量给药。
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 • • • • • • • • ①类皮质功能亢进; ②类固醇性糖尿病; ③肌萎缩和骨质疏松; ④ 诱发和加重感染; ⑤诱发和加重溃疡; ⑥诱发精神症状; ⑦并发眼病; ⑧致畸胎; ⑨不恰当地停药还可能出现皮质功能 不足、激素停药综合证和症状反跳等弊病。
皮质激素的禁忌症 • 皮质激素的禁忌症包括:严重精神病; 活动性溃疡病;皮质亢进症;抗菌药不能 控制的感染;骨质疏松;中、重度糖尿病; 严重高血压;妊娠早期和产褥期,青光眼、 药物不能控制的细菌和真菌感染及诊断未 明的疾病等。

6.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作用:使红细胞和血红蛋 白含量增加,大剂量可使血小板增多并提高纤维蛋 白原浓度,缩短凝血时间。此外,可使血液中嗜酸 细胞及淋巴细胞减少。 • 7.其他:减轻结缔组织的病理增生,提高中枢神 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等。 • 8.盐皮质激素相对地受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 影响较少,受肾血流量和血中钠浓度影响较大。盐 皮质素的代表为醛固酮,主要作用是增加远曲肾小 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和对钾离子的排出作用,即留 钠、留水和排钾作用。
④感染性疾病。有严重的感 • 染中毒性休克,有持续高热、全身中毒症状 严重的败血 • 症、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应 注意的是, • 糖皮质激素不能杀灭或抑制病原体,因此, 在治疗感染 • 性疾病时,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疗法,需与足 量的有效抗 • 生素并用,同时不可忽视综合治疗。⑤急性 淋巴细胞性 • 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等。治 疗这些疾病 • 时,糖皮质激素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并用。
副作用 • 糖皮质激素疗法常见和主要的副 • 作用及并发症有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撤药症 候群、诱 • 发感染并掩埋感染症状、使结核病灶扩散、发 生精神症 • 状或假性脑瘤症状、引起消化性溃疡或使原有 的溃疡病 • 复发、恶化,并可引起胰腺炎及消化道穿孔, 诱发“类 • 固醇性糖尿病”或使隐性糖尿病变为显性,甚 至可引起 •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长期大量用药可造成儿童 的生长发 • 育障碍及骨骼成熟延迟;
• ⑦隔日一次及每日一次给药 • 法。适用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疾病和在 疾病控制后作 • 为维持治疗给药的病人。一般应选短效制 剂,本法的优 • 点在于可减少或减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 的发生,不引 • 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局部 用药适用于眼 • 部炎症及多种皮肤病等。
• ③肾上腺及垂体手术病人的给 • 药法。一般在术前 1天即开始肌肉注射醋酸皮质素 (醋 • 酸可的松),术中静脉滴注大剂量的氢化可的松, 术后 • 逐渐减量,能进食后改为口服用药,术后用药的持 续时 • 间视病因和手术的类型而定。④抑制性替代疗法。 适用 • 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病人。治疗目的,一方 面是 • 补充皮质醇的不足,另一方面是抑制垂体促肾上腺 皮质 • 激素(ACTH)的分泌,减轻肾上腺皮质的增生,以使雄 激素 • 的分泌减少,对女性男性化或男性性早熟的症状得 到改 • 善.

• • • • • •
尽量采用小剂量、短疗程或长疗程中的隔日服药法。 服用大剂量有潴钠、排钾作用的制剂时,应限 制食盐的摄入量,补充适量的氯化钾;老年病人 用药时, 应注意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必要时可给予苯丙酸 诺龙等 同化类固醇、钙制剂和维生素D等;对有感染的 病人,必 须并用足够的有效抗生素,继发霉菌感染时,应 及时加 用抗霉菌药物;长期大量用药治疗者,停药时应 缓慢减 量,不宜骤停,以免发生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 竭危象;
• 皮质激素临床作用 • ①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 ②自身免疫性疾病。 • ③变态反应性疾病。 • ④抑制器官移植时的排异。 • ⑤感染性疾病。 • ⑥休克。 • ⑦肿瘤。 • ⑧肝脏疾病。 • ⑨眼科和皮肤疾病。 • ⑩重症肌无力,及某些内分泌病的辅助诊断。 • 总之,皮质激素主要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及其他 药物治疗无效的某些慢性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频 发性哮喘等。虽然它具有肯定的解热镇痛疗效,但皮 质激素又有过多的严重不良反应。
肾上腺皮质激素 定义: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组类固醇激素。 属甾体类化合物。可分为三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