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提高练习卷及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提高练习卷及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提高练习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A.脂肪B.蛋白质C.糖类D.维生素2.某人出现疲倦、牙龈出血、皮下淤血等坏血病症状,他应该多吃________来改善()A.鱼肉和谷类B.鸡蛋和肉类C.蔬菜和水果D.牛奶和鸡蛋3.观察如上图,根据血流方向,判断②是()第3题图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肾小管4.关于血红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是一种含碘的蛋白质B.血液呈红色是由于血浆中含有蛋白质C.血红蛋白能加速血液凝固,防止伤口大量出血D.血红蛋白能帮助红细胞运输氧5.如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Y)的含量依次经过Ⅰ、Ⅱ、Ⅲ三种结构时的变化曲线。

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第5题图A.若Y表示摄入的脂肪,则Ⅱ是小肠B.若Y表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则Ⅲ为肺动脉C.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管,则Y一定是尿素D.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球,则Y可能是大分子蛋白质6.下列营养物质中,可以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的是()A.无机盐和维生素B.蛋白质和糖类C.脂肪和糖类D.脂肪和蛋白质7.探究“馒头在口腔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第7题图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溶液会变蓝色B.②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D.①②试管对照,②号试管为对照组8.发酵技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酿制葡萄酒利用了()A.醋酸菌的发酵B.乳酸菌的发酵C.霉菌的发酵D.酵母菌的发酵9.观察心脏内部结构时,看到心脏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A.心房→心室→静脉B.心房→心室→动脉C.心室→心房→动脉D.静脉→心室→心房10.北京鸭在肥育期要填饲过量的糖类饲料,减少运动,从而使鸭在短期内变成肥鸭,这说明()A.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B.糖类可以转化为糖元C.糖类可以转化为蛋白质D.糖类可以转化为能量11.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由出球小动脉流出。

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和出球小动脉中的血液相比较()A.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增加B.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C.尿素、尿酸含量降低,氧含量不变D.葡萄糖的含量降低12.温室养殖甲鱼是一项有较高效益的特种养殖,20℃~30℃的水温是甲鱼养殖的最佳温度,水温高于20℃时甲鱼体内各种酶的活性升高,甲鱼开始摄食,且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

水温低于最佳温度时酶的活性低,摄食少且饲料转化率降低;水温高于最佳温度时由于酶的活性更高,导致甲鱼活动量增加,饲料转化率也会降低,所以应使水温保持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过高、过低都会造成饲料浪费。

这一事实说明()第12题图A.酶是一种蛋白质B.酶的催化效率很高C.酶的催化效率受环境的影响D.酶具有专一性13.葡萄糖(C6H12O6)供给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所需能量的反应可表示为:C6H12O6+6O2===6CO2+6H2O。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医疗上可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给病人输液以补充能量B.葡萄糖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能量C.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O2的含量减少D.葡萄糖氧化产生的CO2如不能及时排出人体,则血液的pH将增大14.病人甲上臂受伤,病人乙患有肺炎,两人同时进行静脉滴注药物治疗,那么哪位病人体内的药物先到达患病部位,药物在其体内流动的路线正确的是()①左心房②右心房③左心室④右心室⑤主动脉⑥肺动脉⑦上、下腔静脉⑧肺静脉⑨肺部毛细血管A.甲,⑦→②→④→⑥→⑨→⑧→①→③→⑤→患病部位B.乙,⑦→②→④→⑥→⑨→⑧→①→③→⑤→患病部位C.甲,静脉注射后直接到达上臂患病部位D.乙,⑦→②→④→⑥→⑨→患病部位15.下列哪幅图能正确表示血液通过组织细胞时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16.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C.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D.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17.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大大地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这便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主动脉之间、动脉血管中、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D.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18.如图所示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第18题图A.若②为脑部毛细血管,则曲线代表的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B.若②为肺泡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代表的是氧气的含量变化C.若②为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可代表尿素的含量变化D.若②为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则曲线可代表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19.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第19题图A.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C.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20.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

分析某健康人①②③结构中液体的物质浓度,正确的是()第20题图二、简答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80分)21.食物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其中缺________会导致儿童味蕾功能下降,造成食欲减弱;当食物中含______(填元素名称)量较低时,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

22.食物纤维主要是一类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主要来自食物,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刺激消化腺分泌________,促进________,有利于及时排便等。

23.毛细血管是连接________和________的血管,它的管壁极薄,管径较细,一般只允许红细胞排成单行通过,所以是血液与细胞进行________的场所。

24.如图是人体血液流动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第24题图(1)A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

(2)B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3)在炎热的夏天,人的饮水量增加,但排尿量却往往比其他季节少,其原因是透过__________排出的水分大大增加。

25.形成尿液和维持水盐平衡的器官是________。

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___作用。

26.人体在进行剧烈活动时,细胞还会进行________呼吸,微生物进行这种呼吸时也称为________。

27.人体的消化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

28.________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大多数生物体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呼吸。

29.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1)原尿样本是________,因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________,因为其中只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________,因为其中含________________。

30.(12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紧密联系的。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当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管壁进入________的过程叫作吸收。

(2)在血液循环的肺循环中,肺静脉内血液的氧气含量________(填“=”、“<”或“>”)肺动脉内血液的氧气含量,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1.据报道,某人因为腹痛难忍,到医院看病。

医生诊断他患了急性胆囊炎,为他做了胆囊切除手术。

没想到病人的腹痛更加剧烈,几天后连肠都坏死了。

于是医生不得已又切除了他的全部小肠和部分大肠。

病人虽然保住了性命。

但他的生活从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1)人的胆囊切除后,食物中的________(填“糖类”、“蛋白质”或“脂肪”)的消化会受到较大影响;(2)若人的全部小肠和部分大肠被切除,就只有通过静脉滴注获得营养,这是因为从消化道摄入的食物失去了________的主要场所。

第32题图32.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灾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抢救被困人员。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根据上图回答在地震中对伤员的救援和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1)地震发生后,无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首先保证________(填字母)的顺利进行,以满足身体对________的需要。

(2)长时间被埋但却幸存下来并成功获救的人,有的在被埋期间饮用自己的尿液来维持生命,因为尿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给伤员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________(填序号)。

三、分析计算题(共40分)33.(12分)如图为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第33题图(1)血液从A处流入肺后________含量增多。

(2)________打开后,血液从右心房流向右心室。

(3)从组织器官的功能看,血液从B处流经脑垂体后,________含量增多。

(4)血液从图中组织器官流至右心房属于________循环的一部分。

34.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作为1号试管的________实验。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__酶,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3)1号试管与3号试管做比较可以证明:口腔中________________,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由此可见,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________性消化,又能进行________性消化。

35.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但一次食用多了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损。

(1)长时间保存菠萝宜冷藏,因为低温可抑制________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2)新鲜菠萝汁会破坏黏膜吗?利用与口腔黏膜相似的小肠黏膜开展探究时,取一块猪小肠黏膜均分为两半,分别放入A、B培养皿中,向A中滴加15毫升清水,向B中滴加等量新鲜菠萝汁,放在37℃恒温条件下,10分钟后观察,若A中黏膜________,B中黏膜出现破损,则说明新鲜菠萝汁会破坏黏膜,若A、B中黏膜均完好,则说明新鲜菠萝汁________黏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