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授课人
课题
评价教师
评价因素
权重
评课
得分
倡导因素
对比因素
教
学
任
务
分
析
30分
教材
处理
1.根据实际教学修改教材不合理之处,合理改造教材(创造性的使用)如引例(背景和数量),例习题,学具的使用;对于教材给定的教学顺序根据实际作调整等2.对于教材给定的栏目能明确其设计意图,并作合理安排
照本宣科
3
重点
1.具体,准确(整节教学围绕其展开);
2.不仅在知识层面,能考虑到能力和思想或是某一活动
不正确;
不明确
4
难点
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
只考虑知识要求
4
手段
1.恰当合理2.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对教学的开展有本质上的作用
不合理;没有本质上的作用;影响正常教学.
3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50分
教学流程
倡导行为
(对比)行为
⑵学生针对问题开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证明)(3)结论由学生归纳得出
2.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⑴活动与讲授合理结合⑵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其中,独立思考过程有交流,如学生可以借助开展实验,运用学具的多种方式进行思考;
⑶小组合作有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是小组的共同结论)⑷教师具有开展活动是教学的基本技能(如清楚开展活动之前要讲清活动的要求,能参与到活动中,关注到学生的活动情况等)
3
情感态度
1.明确本栏目目标的基本要求(主要是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积极性;对数学活动的参与意识;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对现实的作用;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锻炼意志)
2.明晰具体的实现过程(即通过什么活动实现—哪个知识的形成过程
目标不具体(空,大);与实际的数学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不贴切;学生不是通过具体活动亲身感受到的,是教师硬性给出.
3.除了教材知识层面的内容,还能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层面的内容(明确通过对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探究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的数学的思想方法,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才是数学教学的根本所在)
1.讲授(不关注学生,直接给出结论)
2.教学方式单一
3.形式上的探究(教师直接给出结论,学生验证;或是学生按照老师的指挥,一步一步操作)
4.只关注知识的教学
15
巩固
练习
1.问题与所学知识联系紧密,有梯度;
2.学生参与寻找解决问题策略过程
1.给答案2.机械记忆
15
小结
1.学生总结2.关注知识及其他方面(思想,能力,情感等)3.引导学生反思,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只关注知识
简单概括
5
作业
分水平给出
一律相同
5
教学
效果
10分
1.课堂练习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如何?
6
1.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何?4基 Nhomakorabea本
素
质
10分
(数学)语言
1.清晰,有节奏感2.问题表述逻辑性强3.富有激情和感召力
4
教态
1.仪表端庄2.态度和蔼
2
信息技术
1.教师教的工具2.学生学习工具
2
其他
2
评课时间:
基本要求不明确;实现过程不明确;目标不具体(空,大)
3
解决
问题
1.明确本栏目目标的基本要求(主要是从数学角度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意识和能力;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创新意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反思能力)
2.明晰具体的实现过程(即通过什么活动实现—哪个知识的形成过程)
基本要求不明确;实现过程不明确;目标不具体(空,大)
4
学情
分析
关注到所学内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特点,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以及认知发展水平)的关系
对学生情况不关注,或是形式上的
3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内容明确,表述清晰2.要求程度具体合理(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
不具体,只关注结果
3
数学
思考
1.明确栏目目标的基本要求(主要是思想和思维.如数感,符号感,统计观念,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合情推理及演绎推理能力)2.明晰具体的实现过程(即通过什么活动实现—哪个知识的形成过程)
复习
引入
各
个
活
动
1.有效地激活所需知识和经验,以及数学思想方法2.从学生已有的(生活或数学)经验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关注和思考
讲授(不关注学生,不建立联系,直接点题)
10
新
知
讲
授
1.教学方式多样化
提出问题,学生探究
⑴.所提问题水平合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实际水平,并能在实施过程中保持问题的水平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