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PPT课件(63页)

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PPT课件(63页)


3.旅游资源的效益评价
• 1)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 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资源是否具备可开发性的重 要指标。
• 2)经济效益的评价集中反映了能否带来何种直接 或间接收入,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 3)社会效益的评价集中体现在社会文化意义与影 响上。
• 4)环境效益的评价则集中反映在是否会破坏资源, 恶化环境,加重地区社会经济负担等方面。
1.要素评价
• 3)特色 • 4)密度 • 5)景观的地域组合 • 6)旅游资源开发序位 • 7)旅游容量和旅游环境承载力
2.开发条件评价
• 1)区位条件 •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涉及到旅游激发条件、人
口出游水平、交通可达性、城镇依托关系、市场 范围等。 • 2)客源条件 • 旅游者动机与行为研究,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 中性研究及旅游需求预测等。 • 3)投资条件 • 4)建设施工条件
商品1、导游服务1、人员素质1)
4、定量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可分两步进行 (1)建立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模型树”
总目标层
评价 综合层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资源价值
景点规模
旅游条件
项观


景环
交 饮旅导 人
目赏


点境
通 食游游 员
层价


组容

商服 素



合量

品务 质
欢奇 完 科 科 历 宗 休
娱特 整 学 普 史 教 养
度度


教 育
文 化
朝 拜
娱 乐
便
安 全
捷可
费 用

评 价 因 子
(2)建立评价因子权重表并进行评价
评价综合 层
资源价 值
景点规模
旅游条 件
合计
权重 0.72 0.16 0.12 1.00
评价项目层
权重
观赏特征 0.44
科学价值
文化价值
景点地域组合 旅游环境容量
交通通讯
0.08
0.20
0.09 0.07 0.06
饮食
0.03
旅游商品
0.01
导游服务
0.01
人员素质
0.01
1.00
评价因子 娱层 悅度 奇特度 完整度
科学考察 科学普及 历史文化 宗教朝拜 休养娱乐
便捷 安全可靠
费用
权重 0.20 0.12 0.12 0.03 0.05 0.09 0.04 0.07
0.03 0.02 0.01
(四)体验评价法
• 一般是由公众(旅游者、各方面专家、居民) 根据自身体验,对某一或一系列的旅游资 源就其整体质量进行定性评估。
• 这种评价多由传播媒介或行政管理机构发 起,局限在已经接待游客的旅游地。
• 评价的目的多着眼于推销或宣传,评价的 结果可提高旅游资源(地)的知名度,对旅游 需求流向产生诱导作用。
四、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 三三六法,见P19请大家课堂讨论5分钟
(一)综合评价法:三三六评价法
• “三三六”评价法主要包括:三大价值的 评估、三大效益的评估和六大条件的评估。 (列表)
• 1.三大价值评估主要是批对旅游资源本身所 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 学考察价值三方面的评估.
• 艺术观赏价值:(1)地方色彩的浓郁度 (2)历史感的深浅(3)艺术性的高低。
• 1.“六字”评价标准 • 该标准主要采用了“美、古、名、特、奇、
用”6个标准,来对旅游资源本身进行评价。
(三)层次分析法
• 保继刚 • 分三层(1)资源价值72(观赏特征44、
科学价值8、文化价值20) (2)景点规模16(景点地域组合9、旅游环
境容量7) (3)旅游条件12(交通通讯6、饮食3、旅游
体感舒适程度。 • ☆ 特吉旺(W.H.Terjung,1966)舒适指数 • 综合的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可表达生物气
候特征,表达旅游区哪些季节可以旅游、 休养和旅游气候资源的情况。
(六)潜力评价发
森林旅游资源潜力评价
• 第一,地表坡度:平均坡度、最大坡度、各坡度 所占比例。
• 第二,斜坡转换频率:单位距离内的坡向变换; • 第三,高度起伏率:区域相对高度变化的度量; • 第四,是否具备可接近的水体,如湖泊、沼泽、
1.为什么服务?涉及哪些方面知识? 2.对景区、当地旅游业、旅游资源的合理开
发等方面有何意义? 3.怎样的指导思想?
二、评价原则
全面分析原则、综合评价原则
地形地貌 生态环境 自然景观 人为景观 地理区位 交通条件 发展潜力 开发前景
单因素状况 和综合状况
优势和 限制性 因素
科学定位
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 1.符合客观实际 • 2.系统全面 • 3.科学性 •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 • 5.动态发展观点
三、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 1.要素评价 • 1)类别和性质评价 • 决定利用功能,开发方向;影响区域开发
规模、程度及旅游设施建设。 • 2)价值评价:资源的观赏(美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及实用价值等。
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
教学目的
•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 理论,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定量方法,掌 握旅游资源评价的定性方法。
教学内容
• 1.评价目的 • 2.评价原则 • 3.评价内容 • 4.评价方法 • 5. 旅游资源分布图绘制
一、评价的目的
• 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意义和指导思想 (请大家课堂讨论,时间15分钟)
2.三大效益的评估
(1)经济效益的评估 (2)社会文化效益的评估 (3)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估
3.六大条件的评估
(1)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2)景观的地域组合条件 (3)景区的旅游容量条件 (4)市场客源条件 (5)市场投资条件 (6)施工条件
(二)专题评价法
• 专题评估法是对综合评估法的一种补充, 它用更加细致、具体的数据进行评估。
水库、矿泉、地下河、溪流等;
• 第五,阔叶树的比例:在森林中,阔叶树种所占 据的份额(在英国以外的其它地方,由相应地拟出 别的类型树种所占比例的变量);
森林旅游资源潜力评价
• 第六,树高:平均高度、最大高度等; • 第七,树距:平均树距、最大林间空地面积等; • 第八,林间“开放”地占据森林面积的比例; • 第九,对于徒步者可以深入的林间范围; • 第十,对于机动车辆可以深入的林中范围; • 第十一,森林的分散程度以及林与林之间的连接
(五)旅游资源的适宜性评价
• 对于每一项旅游活动,都会有一个或几个 旅游资源因素对活动的质量起决定性的作 用。
• 因而,旅游资源的评价,可用关键的旅游 资源因素对确定的旅游活动进行适宜性评 价,也可就某种旅游活动所要求的各种旅 游资源要素的组合状况进行评价。
气候适宜性评价
• ☆ 气候对户外旅游活动的影响: • 第一,对活动时的环境和活动质量 • 第二,直接影响人的生理过程,影响人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