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13.面向城市公共生活的街道空间设计探索——以美国的城市街道设计导则为例

0113.面向城市公共生活的街道空间设计探索——以美国的城市街道设计导则为例

0113.面向城市公共生活的街道空间设计探索——以美国的城市街道设计导则为例徐莎莎陶承洁吴立伟、陈韶龄【摘要】西方城市正着手对其街道空间的形式和功能进行重新评估,以设计导则指导街道空间的设计与质量,使街道对城市整体的投资环境、公共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通过对美国大城市街道空间设计导则的分析,归纳当前发达国家城市街道设计的关注重点和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塑造宜居城市背景下的街道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街道空间设计导则公共生活宜居城市1 街道空间设计的发展历程相对于“道路”这一标准术语,“街道”在汉语意境中是一个更具生活性的词汇。

从词义上看,街道是“街”与“道”的合称,为两边修建有连续不断的房屋建筑的道路。

在传统空间意象中,街道两侧的建筑通常为住宅、商店或饭馆,街道是融合日常生活、人行和车行交通的地方。

自从1886年1月德国人卡尔·本茨(Karl Benz)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辆汽车,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间,以适应机动车通行要求为重心的道路设计标准日臻完善,而以往那种亲切宜人、界面连续、尺度适当的街道空间则日渐被越来越宽的城市道路所取代。

为满足现代城市交通的迅猛发展,传统街道已由社会交往空间变成了交通流动空间。

在道路的交通功能逐渐膨大的同时,城市街道的活力正在渐渐消失。

西方国家一直在反思单一的交通功能对城市街道生活多样性的破坏。

从上世纪中期雅各布斯对城市街道的研究,到80年代末新城市主义将街道重新定义为一种社交场所,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与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一起,意识到城市街道和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希望重塑人们能够面对面交流的城市公共空间,即“市民空间”(Civil Space)。

城市街道作为容纳市民公共生活的重要空间形态,其具有多样性的城市公共空间特质逐渐被大众所认知。

进入新千年以来,方兴未艾的全球化浪潮使各城市转向重视地方特质。

围绕营造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为主题,关于街道公共空间设计的技术性标准在西方国家重新得到了重视。

新的街道空间设计方法旨在对街道空间的形式和功能进行重新评估,思考公共空间的设计与质量对其使用功能以及城市整体的投资环境、生活环境的影响。

不同于道路设计规范对交通功能的强调,街道设计的核心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在街道层面诱发社会交往的产生,提升公共生活的品质。

2 对街道空间设计内涵的再认识城市道路在城市总建设用地中所占的比例通常在10~20%之间,而生活性街道又占其中的半数以上。

如此巨大的公共空间资源,除去基本的通行功能,街道空间尚有很多未被开发的潜在功能。

在促进城市经济、保障公共健康、缓解环境压力等方面,街道空间设计蕴藏着极大的机遇。

2.1 街道设计的经济内涵城市美化运动之后,街道美化被很多人认为是城市不必要的开销。

但是当城市处于吸引投资、居住、旅游的竞争中,精细化设计的街道将为城市带来实质性的回报。

英国建筑及建成环境委员会(CABE,the Commission for Architecture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在《城市设计的价值》(The Value of Urban Design)一书中指出,好的城市设计将提升城市的品质,通过吸引投资带来高额回报,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刺激地方商业发展,带来更多的生产需求,给居民带来实质性收益。

在繁荣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城市用于管理、维护、安全的投入成本也会相应减少。

同时,城市对于公共领域的投资还将为城市资产增值,增加商业零售额。

CABE的调查显示,在城市中心区适当设置步行区域,步行交通量增加20~40%,商业零售额将随之增加10~25%。

自从加州山景城(the City of Mountain View, California)在市中心对主要街道进行改造,改善人行道、移除路边停车场、增加绿化以来,中心区在住宅和办公等方面累计吸引了1.5亿美元的私人投资,成为了区域观光地。

山景城中心区街景2.2 街道设计的健康内涵街道的健康内涵主要在于街道设计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所产生的影响。

根据CABE的调查,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建成环境的质量十分关注,其中85%进一步表示建成环境的质量会影响他们的心情。

街道作为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容忽视的情感价值。

很多研究都表明,人们不仅喜欢坐在路边的公共座椅上以观察来往的行人放松心情,精细化的人行道设计还能鼓励人们更多的进行运动,在精美的橱窗前流连,更多的采用步行和骑自行车等绿色交通方式,都可以被认为是被动或者主动的健康运动。

2.3 街道设计的环境内涵当前,人们对环境资源的消耗远远大于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使得环保问题日益突出。

毫无疑问,街道设计是否考虑了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的城市环境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波特兰的《绿色街道计划》(Green Streets Program),芝加哥的《绿色小径手册》(Green Alley Handbook)都明确指出好的街道设计能有效的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比如,增加自行车道,鼓励绿色出行,能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精心选择的生态街道铺装材料能够吸收雨水,降低地表温度。

一项近期的研究预测,通过使用提升反射率的街道铺装,洛杉矶每年将节省1500万美元的空调能源消耗。

3 美国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的主要内容在过去的十年间,西雅图(2005年)、洛杉矶(2008年)、旧金山(2008年草案)、纽约(2009年)等美国大城市相继修订更新了其街道设计导则。

这些导则在规划目标、设计原则、实施策略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共性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美国大城市街道空间设计的关注重点和发展趋势。

纵观各城市的街道设计导则,尽管会因为组织编制的主体不同造成内容侧重上的差异,但其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场所感和宜居性:使街道成为适宜逗留,行人喜爱的空间;·可达性和机动性:提升适宜所有使用者的公共通行权;·绿色交通的安全性:提高步行者和自行车骑行者的安全性;·功能平衡性:在保障通行安全和管线敷设的同时,鼓励其他城市公共活动的开展;·环境健康性:从设计和选材等方面,减少负面的环境影响;·视觉愉悦感:从园艺、铺装、标识系统、街道家具等方面,提升街道的整体美感。

3.2 适宜性设计原则街道空间设计导则主要是通过街道类型学对空间进行的分类和引导。

不同于以往的设计导则,事先预设一个理性街道的类型,然后根据交通流量和速度设定街道宽度;新的街道设计导则尽量避免一刀切的手法,针对不同的城市或者城市中不同路段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结合市民和观光者对“宜居性”和“理想街道”的认识,给予设计师充分的发挥余地。

新的街道在确定街道断面时主要依据以下内容。

·城市背景:街道的交通等级;街道周边的用地性质、人口密度和商业活动;街道与城市主要景点、公共开敞空间的接近程度;·流线组织:结合目前的使用状况,对未来的街道功能进行预测,合理安排公共广场、公交车道、自行车道及其它市政设施;·潜在的环境价值:主要考虑路面铺装的透水性、暴雨处置方案、绿化覆盖率等内容。

3.3街道设计导则的实施策略过去的街道设计导则通常以提供设计原则和指导性条款为主要内容,由于缺乏指令性效力,对区划(Zoning)很难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在新的修订中,很多城市开始寻求将街道设计导则进行简化,将其中的主要内容直接融入现行的规划控制体系中。

2005年修订的西雅图街道设计导则详尽的叙述了包括适用标准、设计审批、建设规程、维护协议等在内的一系列实施策略,其后经过四年时间的探索和实践,这一导则才最终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指南。

最终文件明确提出了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并与全市性的其它规范性文件(区划条例、城市规划设计规范)和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交通发展战略、排水总体规划等)协调一致。

街道设计导则的目标使用群除了面向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开发商等职业人士外,也包括政府部门和普通市民。

从导则概念草拟,导则的制定、导则的实施直至后续修改完善,此过程会广泛征询各方意见,采取了跨学科(规划、建筑、交通、生态、景观等)的规划和设计方法。

为了使导则通俗易懂和便于应用,导则一改过去单调生涩的技术表达,转而采用了大量的图示和照片,并增加了内容索引,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将规划目标、针对性的政策、实施计划等进行了简洁明确的表述。

重新修订后的街道设计导则不仅是技术规范,也成为了向普通大众普及和宣传城市建设目标的工具。

为了使公众更方便的了解街道设计的相关信息,各城市的导则均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阅览和下载,这一举措极大的激发了市民参与到街道空间改善计划中来的热情。

纽约街道设计导则中对街道空间构成及相关部门责权范围的图示4 对中国城市街道设计的借鉴城市,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

对城市街道空间的重视,不仅是一种城市建设现象,其意义更在于认识到在交通功能之余,街道品质对城市公共生活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而街道设计导则则是为塑造未来街道空间的形式和场所感做出的积极探索。

随着近十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大中城市已逐渐进入城市建设的高级阶段,粗放型的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正在向精细化转变。

通过街道设计导则,重新将人的需求作为重要取向,对于提高街道空间环境的舒适性,改善市民的服务条件影响深远。

在营造和谐城市、共享宜居生活的大命题下,将街道设计导则与其他规划设计结合起来,共同塑造良好的城市公共形象,使城市更好的服务于市民。

参考文献[1] 丘书杰.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街道空间规划策略[J].建筑学报,2007 (3) : 9-14.[2] 英国建筑及建成环境委员会网站. /[3] (Seattle) Right-of-Way Improvements Manual.[4] (San Francisco) Better Streets Plan.[5] (New Y ork City) Street Design Manual.作者简介:徐莎莎:女,1980年9月,硕士,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注册规划师陶承洁:女,1980年1月,硕士,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注册规划师吴立伟:男,1975年12月,硕士,雅克设计有限公司,注册规划师Exploring Street Design Facing the Urban Public LivingAn Example of Urban Street Design Guidelines in USXU Shasha,TAO Chengjie,WU LiweiAbstract:Western cities are taking steps forward to re-evaluate both the form and function of their street spaces, direct the design and quality of street space with guidelines, in order to bring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overall investment and livability. In view of street space design guidelines of big cities in U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ajor concern and trend of street desig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hoping to give some inspiration on street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livable city in China.Key Words:Street Space,Design Guidelines, Public Living,livability Cit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