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_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_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摘要】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那么课堂教学中,教师究竟在何处,应如何有效地施导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主导作用
1 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增加学习兴趣
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

现在我们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运用生动活泼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方法,通过趣味性、新颖性、好奇性、参与性、挑战性的导入,找准教学知识的切入点,就能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控到最佳状态,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愿意接近数学,为数学所感,为数学所动,增加了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以便尽快进入学习的角色。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为什么?”等问题,让学生思考、猜想、讨论?从而让学生产生迫切研究三角形的特性和这一问题的欲望与需要,让学生通过在生活情境中产生疑问,小组合作探究“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问题,并运用各种方法来加以验证,说明、证明自己的猜想与假设。

当规律得以发现,猜想得以证明时,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学生无比激动。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习生活做到“学有兴趣,学有方法,学有疑问,学有主见,学有时间,学有伙伴”。

可见在教学中能起到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作用,同时它也能促使学生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实现由“要我学数学”到“我要学数学”、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根本上减轻学数学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和负担,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会认知数学、应用数学、从而爱上数学。

2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积极进行学法研究,加强学法指导
2.1 讲授指导。

讲授指导就是教师将自己掌握的学习数学的方法直接地讲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照法去实践。

2.2 渗透指导。

这是教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是在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传授知识中指导方法,随时渗透。

让学生既知道学习结果,又掌握学习过程,既懂学习步骤,又会学习技巧。

2.3 示范指导。

学生掌握学法过程的规律告诉我们,有些学法仅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必要时教师要做示范,让学生去效仿。

2.4 提示指导。

这种指导方法要求教师在适当时机加以适当点拨、提示,学
生便能抓住要点,迎刃而解。

即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自己悟出道理,掌握方法。

2.5 交流指导。

此指导就是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总结、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以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之目的。

这种方法有很多好处,首先通过总结与交流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通过总结与交流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学习方法;再者通过总结交流,更容易推广他们的经验。

2.6 归纳指导。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领悟到许多学习方法,但可能是不太系统的。

因此教师要帮助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的学法得到巩固。

3 精心设问,诱导发散思维
任何创新性活动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其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以疑为起点,有疑才有思。

著名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说:“正是怀疑和问题鼓励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实验、去发展知识。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围绕主题自己发现问题,在学习中探究和怀疑,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使其在看起来没有的地方发现问题,也就是“与无思处更多思”。

教师要注意设置教学情境,如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体验等,将不同的对象或现象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其异同,突出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比较、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发现问题。

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点拨、启发下,使学生一直处于探索、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奋状态中,培养了学生多思促多疑,多疑促多问,多问促多知的认知规律,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4 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在满足了小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即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具体操作的层面,教师也始终是组织者、领导者、传授者、启发者和鼓励者。

这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够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才能够使得小学生的学习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两个不可分割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辩证关系,教师要正确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正确引导他们的学习,激发他们的最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这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本质要求。

在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更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完成。

不能因为小学生的独立性不强,片面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或者因为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性,就对学生放任自流。

这样的话,就很难达到教学的目标。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时候,要针对小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认真分析小学生学习的心理、行为和认知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更好的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