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班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

人教版班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


点击下面的视频开始笔顺学习吧!
整体感知
泊船瓜洲
走进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思想家。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 川县)人。年轻时,中进士。宋神宗时,任宰相,推
行新法。由于他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倔强的性格,
其诗常以梅花、苍松、劲竹相比,善将自己的情感融
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 悠长思念。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这“欲”字颇 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 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
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
何表达。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
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并不遥远了。 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第三句又写景,点出时令已是春天,描绘了长江
南岸的景色。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 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 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出自己思念家园 的心情。
中心思想
《长相思》描写了戍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 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体现了 浓浓的羁旅怀乡之情。
同学们,这一课学习的生字你们都掌握 了吗?现在大家来检验一下,点击下面的视 频开始听写吧!
人要独立生活,学习有用的技艺。 —— 凯德
中心思想
《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见秋风而思乡,写 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字里行间流 露出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
长相思
走进作者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
词人。本名成德,为避太子讳改
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
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
授乾清门侍卫。文学成就:以词 为最。共存词三百四十二首,时 人誉为“清代第一词人”。主要 作品:《纳兰词》《通志堂集》。
是山海关,“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犹如 “那厮”“那处”,人在什么时候会脱口而出俗语, 很显然是在放松和高兴的时候。这一句,表明了作 者的心情是颇有些激动,甚至有些豪迈的。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 园无此声。
夜深千帐灯,写出了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吧,风雪中,蓝得发黑的夜空
【注释】
1.行人:此处指送信
的使者。
2.发:出发。
3.意万重:思绪万千。
4.开封:打开信封。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秋风所包含的 肃杀之气,可使木叶黄落 ,百卉凋零 ,给自然界 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羁留异乡的
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
这句 写出了诗书成封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 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太 过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于是又
匆匆拆开信封 。
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
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
和担心,更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
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或“张司业”。
文学成就:张籍是韩愈的学生,其诗多反映当时社
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崇,与王建齐名,并
称“张王”。 主要作品:《塞下曲》《凉州词》《张司业集》等。
诗句赏析


张 籍 [唐 ]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字词积累
左右结构
洛、榆、畔、帐
洛luò
榆yú 畔pàn 帐zhàng
氵 木 田
组词:洛河
组词:榆树 组词:湖畔 组词:蚊帐
洛阳
榆钱 桥畔 帐幕


洛阳
造句:洛阳是我国的六大古都之一。

榆树
造句:夏夜,很多人在路边的榆树下乘凉。

湖畔
造句:春天,湖畔嫩绿的杨柳迎风摇曳。

帐篷
造句:皂荚树的叶子密密麻麻,结成了一 顶巨大的绿色帐篷。
中心思想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
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全诗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愿望。
秋 思
走进作者
张籍(767—830),唐代诗人。 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
州)。贞元十五年进士,历任
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
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水部”
诗句赏析
长 相 思
纳兰性德 [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注释】 1.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2.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3.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大。 4.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 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 5.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入诗句,情真意切。他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
大家”之一。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 集》。
诗句赏析
泊 船 瓜 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注释】 1. 泊船:停船靠岸。 2.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市南,和京口相对。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吹绿了”
的意思。 7. 何时:什么时候。
京 口 瓜 洲 一 水 间,
钟 山 只 隔 数 重 山。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 洲渡口,放眼南望,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
6.故园:故乡
7.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 深千帐灯。
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一路上的风景,也有 了峰回路转的意思。一程又一程,就像一个赶路的 行者坐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的感叹。
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
那么身向榆关写的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榆关
下,一个个帐篷里透出暖色调的黄色油灯,在群
山里,一路绵延过去,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风一更,雪一更。一更是指时间,和上面的一程
所指的路程对仗工整。风雪夜,作者失眠了,于是数
着更数,感慨万千,又开始思乡了。不是故园无此声, 而是在故园有亲人,有天伦之乐,让自己没有机会观 察这风雪,在温暖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寒冷。而此时此 地,远离家乡,才分外地感觉到风雪异乡的羁旅情怀。
第5课
古诗词三首
R·五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故乡”这重重的字眼在游子心头出现的那一刻, 落寞总是不期而至。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
的历史中,由古至今,从未间断。作者或寄情明月,
或感怀秋风,或缘起塞外司空见惯的风雪,以此来表 达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与热爱之情。让我们在诗人的美 妙文字中来体会他们的情感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