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繁殖性能现状
一、母猪问题根源
近几年,由于饲养管理不善、营养不平衡、滥用性激素和繁殖障碍性疾病如蓝耳病、伪狂犬、日本乙脑炎、黄曲霉素中毒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母猪整体机能下降,影响繁殖机能障碍,引起母猪不发情、发情不明显、发情不排卵、配不上种、子宫内膜炎等。
子宫内膜炎是母猪繁殖障碍最主要原因。
1、母猪妊娠是一种生殖激素,会出现一系列的繁殖生理问题
母猪从怀孕开始因体内激素发生改变,可以引起乳房水肿、便秘等,特别是母猪分娩时生理变化最为明显,非常容易出现由于分娩过度疲劳,机体功能恢复过慢或不能恢复后造成产后疼痛应激等导致产后高热、产后厌食和产后“三联症”(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症)等母猪繁殖障碍的发生。
母猪从怀孕开始,体内激素发生急剧变化,迅速使全身血容量扩张、血液中的白蛋白和血红蛋白骤降,或者母猪泌乳时大量白蛋白随乳汁排出等,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组织水肿和乳房水肿等。
怀孕开始时由于血液中孕酮的增加使平滑肌收缩减慢,怀孕后期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下降、大量水分进入组织引起水肿,肠内粪便水分被大量吸收而使粪便变硬,或者由于怀孕后期胎儿的快速生长压迫肠道,引起肠道蠕动减弱而使粪便变硬,或者产后过度疲劳和过度疼痛应激等引起胃肠蠕动减弱而出现便秘,或者由于大量使用劣质麦麸和统糠等粗纤维(非膳食纤维)引起大便秘结,或者妊娠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破坏而造成药源性便秘,或者天气炎热造成热应激引起胃肠蠕动减弱而便秘,诸如以上众多因素均可引起母猪便秘、高热和厌食。
食物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引起食欲下降、营养失调;便秘的坚实粪球直接压迫子宫和阴道,引起流产、弱胎、死胎和子宫炎;便秘造成大量毒素被吸收造成乳腺组织破坏引起乳腺炎,造成胚胎发育受阻或死亡,损伤肝肾、心肺、破坏免疫功能,导致母猪食欲差、营养失衡、难产死产、弱胎死胎、母乳不足、仔猪黄白痢、生长缓慢,母猪发情延迟或不发情等。
母猪怀孕开始时由于全身血容量的增加,使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引起贫血;怀孕后期由于胎儿的快速生长,对血红蛋白的需求大增,以及后期易出现高热便秘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等,加重了贫血过程。
由于氧气供应不足导致分娩无力,由于怀孕时营养失调,缺乏额外的补充钙剂、铁剂和硒等,而热应激有会引起钙、碘的需求增加而导致血钙、血碘下降,继而导致母猪分娩无力和产程过长。
2、后备母猪不发情及第一胎母猪断奶后不发情
后备母猪在70kg以后的营养需要就已经不同于一般商品猪,最快的生长速度和最佳的料肉比并不是后备母猪所需要的。
后备母猪的未来是为了繁殖小猪,但通常发现不少猪场存在后备母猪由于不发情、发情不正常不能怀孕被淘汰,淘汰率可达30%左右,严重的达50%
以上。
主要原因:一是后备母猪使用育肥料或育肥猪预混料(高铜、高锌;菜粕、棉粕;生长速度过快,生殖器官发育跟不上);三是查情不到位,错过最佳配种期;四是短期优饲没有重视;五是母猪在发情、怀孕、哺乳中,都以血为用,皆易耗气血,缺少补益气血、滋补肾阴肾阳、清排毒素最重要的环节,六是后备母猪便秘引发子宫内膜炎和乳腺炎等。
不同胎次的母猪营养需求量是不一样的。
第一、第二的母猪除了满足其繁殖所需外,还需要满足其本身生长发育需求,所以氨基酸和能量需要相对较高。
第五胎以后的老母猪体型变大,基础代谢增加,每千克体重所获得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尤其显得不足。
所以目前第一胎母猪的问题多,出现如:哺乳期失重过大、断奶后发情推迟、发情不明显或不发情、产仔数低、非正常淘汰率高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第一胎母猪营养尤其是母猪生殖营养不足(根据生物进化法则,后代优先。
所以为了胎儿,在营养不足时,首先消耗体组织)。
3、饲喂霉变饲料或滥用脱霉剂造成营养不平衡
饲料霉变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影响很大,但有些人在造势大吹饲料霉变的危害,于是大剂量、长时间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以为添加了脱霉剂就能彻底解决饲料霉变问题,结果饲料霉变危害没有消除,还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如造成某些营养元素(尤其是生殖营养)不足,造成母猪交配流血、难产或产程过长、胎衣显著减少、发情不明显、免疫力低下等。
其实脱霉剂的选择要求很苛刻,有些先吸附营养物质(含量高)再吸附霉菌毒素,有些既吸附营养物质有吸附霉菌毒素,所谓酶分解霉菌毒素和有机吸附剂效果还有待权威机构鉴定。
选用优质原料才是解决霉菌毒素危害的根本。
4、滥用药物进行不当的子宫冲洗或向子宫内塞药栓导致子宫内环境进一步恶化
许多猪场在处理母猪子宫内膜炎、不发情时通常采用子宫灌注、子宫冲洗或普通宫内塞药栓(普通药栓释放太慢或残留)-----越洗越不健康、越治越麻烦:
子宫冲洗不能完全将子宫内异物彻底排尽;
不当的子宫灌注或子宫栓塞造成子宫环境不良;
残留浓汁药物在子宫内形成避孕脓膜;
残留脓膜药膜本身具有杀精作用造成不孕;
彻底清宫是解决繁殖障碍问题的第一步,消除脓肿、子宫内膜再生和恢复生殖机能才能真正解决繁殖障碍问题。
凡是进行子宫冲洗———越洗越不健康;不当的子宫灌注(特别是氟苯尼考、长效土霉素等油剂、消毒剂)——越治越麻烦。
所以关键是彻底清宫、子宫内膜再生、恢复生殖机能。
大量药物冲洗,能造成新创伤;冲洗液不能从子宫内彻底排除,导致药物和脓汁蓄积在子宫内、均匀分布于子宫内膜上,久而久之水分被吸收在子宫内膜下“避孕药粉”、“避孕脓粉”。
我们曾经解剖过子宫内膜炎淘汰的母猪,发现一个惊人的“秘密”:子宫壁严重增厚,撕开子宫内膜可见明显一层“粉末”,这是药物冲洗液和脓汁未排出造成的。
二、滥用生殖激素造成母猪严重的繁殖障碍
1、滥用催情激素催情引起母猪假孕或窝产仔数显著减少
为了解决母猪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等问题,我们大量使用催情激素,如雌激素、三合激素等。
注射这些激素以后“立竿见影”,反复注射反复发情,但母猪只发情不排卵,始终配不上种,属于无效发情,长期使用该类激素还容易造成卵巢机能减退和卵巢的萎缩,出现顽固性繁殖障碍。
雌激素是早期胚胎向母猪发出的胎儿存在的妊娠信号。
发育较快的早期胚胎为了抢占子宫内环境和生存空间,会分泌雌激素用来抑制发育较慢的胚胎的发育,导致发育较慢的胚胎因着床失败而死亡。
母猪在配种后2~3周接触外源性雌激素,可抑制发育较慢的胚胎甚至发育较快的胚胎的发育,导致胚胎着床数量显著下降,母猪产仔数显著减少(5头以下),甚至全部抑制胚胎的发育而出现假孕。
所以雌激素不可用来做妊娠鉴别。
母猪应远离雌激素,如三合激素、催情散、促情粉和玉米赤霉烯酮等。
2、滥用催产素助产引发一系列问题
许多猪场用催产素作为一种防止产程过长、促进产仔、促进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的一种手段,但容易导致如下不良后果:
①过早使用催产素可造成仔猪脐带过早断裂——仔猪在子宫或产道内“闷死”。
胎儿过大,胎位不正易造成母猪死亡;
②羊水过早排掉,产道阻力增大——难产;
③子宫颈过早关闭:无法助产——手伸不进子宫;无法净宫——恶露、胎衣、胎儿排不出;
④初乳丢失,仔猪黄白痢或难成活;
⑤扰乱内分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3、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是导致母猪不发情、发情不正常、返情等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由于母猪便秘压迫子宫、产后感染、不当的助产或流产等造成子宫内感染发炎;由于使用催产素助产造成恶露、胎衣碎片甚至死胎留在子宫内;由于子宫冲洗、不当的子宫灌注或子宫栓塞等人为造成子宫内环境恶化,引起子宫发炎。
主要表现为子宫颈开张时如发情或分娩时向外排出浓汁或炎性分泌物、有些不见排脓但也不发情或发情配不上等现象。
猪场调查表明,非正常淘汰母猪70%以上是由子宫内膜炎引起,60%以上的弱胎是由子宫内环境不良引起的。
三、猪场繁殖性能的隐形杀手——缩宫素的危害
母猪繁殖以及使用缩宫素情况调查
目前,国内猪场普遍出现母猪繁殖障碍。
通过对缩宫素的使用情况显示,猪场普遍使用缩宫素用于助产:53%的猪场将使用缩宫素做为母猪产仔管理过程中必须的助产方案,47%的猪场于母猪有难产迹象是使用缩宫素。
从调查情况看未发现没有使用缩宫素的猪场。
缩宫素是造成母猪繁殖障碍、弱仔和仔猪死亡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