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像诊断讲课腹部

影像诊断讲课腹部


急腹症
肠梗阻
单纯性小肠梗阻
近端肠曲胀气扩大,肠内有高低 不等的阶梯状气液面,肠壁与肠 粘膜皱襞除非病程较长,一般无 明显增厚
急腹症
绞窄性小肠梗阻
肠内积液,液面较高 闭 袢 性 肠 梗 阻 , 还 可 见 “ 假 肿
瘤”征
根据粘膜皱襞及胀气肠曲的部位:
空肠上段--------------------左上腹 空肠下段,回肠上段-----左腹 回肠下段--------------------盆腔及右下腹 结肠--------------------------环绕腹部
(三)胃X线解剖
(2)胃小弯 胃小弯皱襞多为纵行 贲门沿胃小弯的纵行皱襞约4~5条,构成胃 路,因为食物多沿这里下行入胃下部。胃窦 小弯的皱襞也以纵行为多见,也可以是斜行 或螺旋状,环状皱襞少见 胃小弯皱襞宽度不超过5mm
(三)胃X线解剖
(3)胃大弯
胃大弯皱襞较粗,常为扭曲 的横行皱襞,以致胃大弯边缘不规则。 皱襞宽度约1cm(0.5~1.4cm)。胃体部分 宽于胃窦部分 (4)胃前,后壁 粘膜皱襞常斜行,互 相交叉。近小弯趋向纵行,靠近骨大弯 趋向横行,宽度为5mm
肝囊肿

a. 声像图,显示类圆形的均匀无回声区;b. CT平扫, 可见圆形低密度肿块;c.CT对比增强,肿块无强化;d. MRI平扫T2WI,囊肿呈高信号
肝 脏--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肿瘤内由扩张的异常血窦组成,
内衬单层的血管内皮细胞。血窦 并纤维组织不完全间隔形成海绵 状结构,并充满新鲜血液。偶然 肿瘤内血栓形成,可出现钙化
肠瓣)
基本病变表现
轮廓的改变
充盈缺损(filling defect) 是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内陷的表现。它是 因管壁局限性肿块突入腔内所致 龛影(niche):是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外 突的影像。溃疡型食管癌可见边缘不规则的局部向 外凸的龛影 憩室(diverticulum):表现为食管壁向外囊袋状 膨出,有正常粘膜通入,与龛影不同。
(三)胃X线解剖
4.胃的微皱襞
呈现桔络样或丝瓜筋样的微细网状影像,是
由纤细的钡线交织而成。纤细的钡线代表粘 膜面上的胃小沟,为致密的细线影。细钡线 交织成的透亮的网眼,代表胃小区。胃小区 形状可以是圆形、类圆形,也可以是多角 形、长条形,大小约为1~3mm
(三)胃X线解剖
5.胃的蠕动和动力 每隔20秒出现一个蠕动波 由近侧缓慢地传向远侧的幽门前区 大弯侧深于小弯侧 波的方向正常时应是顺蠕动 幽门首次开放常在服钡后2分钟以内, 不应超过5分钟 胃排空时间约1.5~2.0小时 少于1小时称为动力过速,超过3小时 为过慢
(五)空、回肠X线解剖
2.空、回肠粘膜 ①弛张状态时的皱襞 皱襞为弹簧圈样 正常人分布于第4、5组小肠 ②收缩状态时的皱襞 表现为纵行相互平行的细条纹 不超过3处 ③静止状态时的皱襞 表现为羽毛样或羊羔毛样 为暂时性皱襞,多见于第1~3组小肠
(五)空、回肠X线解剖
疾病诊断-食管癌
食管癌 浸润型 管壁呈环状增厚、管腔狭窄 增生型 肿瘤向腔内生长,形成肿块 溃疡型
肿块形成一个局限性大溃疡,深达肌层
疾病诊断-食管癌
食管癌的X线表现
粘膜皱襞消失、中断、破坏,代之以癌瘤表
面杂乱不规则的影像 管腔狭窄,轮廓不规则,不对称,管壁僵硬 腔内充盈缺损,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 不规则的龛影 受累段食管局限性僵硬

肝 脏
检查技术
肝动脉造影 超声检查 CT检查 平扫检查 增强检查 注射后20s~25s、50s~60s、110s~120s进行扫 描,可获得肝脏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的 CT图像

肝 脏

MRI检查 平扫检查 增强检查 对比剂常用Gd-DTPA 静 脉 注 射 超 顺 磁 性 氧 化 铁 (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SPIO ) 后扫描,该对比剂被正常肝内Kü pffer细胞摄 取,使肝实质在T2WI信号明显降低,而不含 Kü pffer细胞的病变组织则保持原来相对高信 号,从而增加肿瘤的检出率
(三)胃X线解剖
(3)胃窦
胃体下界到幽门的部
分是胃窦
幽门前区 幽 门 长 5mm, 不 超 过 lcm 幽门开放时宽度可达 1cm
(三)胃X线解剖
粘膜皱襞由隆起的嵴与凹下的沟组成
嵴在造影片上呈透明带 沟则为致密带
两者相伴行构成粘膜纹
(三)胃X线解剖
(1)贲门区及胃底

疾病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
痉挛性改变
胃壁上的凹陷(又称切迹),小弯龛影,在
大弯的相对处出现深的痉挛切迹 胃窦痉挛和幽门痉挛也很常见 分泌增加,使钡剂不易附着于胃壁,液体多时 在胃内形成液面
胃蠕动增强或减弱
疾病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球部变形 龛影
边缘大都光滑整齐,周围常有一圈透明 带,或有放射状粘膜纠集 激惹征 幽门痉挛,开放延迟 球部有固定压痛
疾病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十二指肠溃疡
钡剂造影表现
直接征象 即溃疡本身的改变 间接征象 溃疡所造成的功能性和瘢痕性改变
疾病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
龛影
多见于小弯 切线位呈乳头状、锥状或其他形
状 边缘光滑整齐 密度均匀
疾病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
粘膜线
为龛影口部一条宽1mm~2mm的光滑整齐的透明线 项圈征 龛影口部的透明带宽0.5cm~1cm,如一个项圈 狭颈征 龛影头部明显狭小,使龛影犹如具有一个狭长的颈 粘膜皱襞纠集 慢性溃疡周围的瘢痕收缩,皱襞如车轮状向龛影口 部集中且到达口部边缘并逐渐变窄
附近胃壁
僵硬,峭直,蠕动消失
疾病诊断-结肠癌
结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肠腔内可见肿块,其轮廓不规则,该处肠壁僵硬, 结肠袋消失 肠管狭窄,常只累及一小段肠管,狭窄可偏于一侧 或环绕整个肠壁,形成环状狭窄,轮廓可以光滑整 齐或不规则 肠壁僵硬,病变界限清楚,此型肿瘤易造成梗阻 较大的龛影,形状多不规则,边缘多不整齐,具有 一些尖角

贲门收缩时可表现为星芒状粘膜皱襞纹或环形影 贲门开放时,可能有三种表现 在贲门部见到1~2条凸面向上的浅弧形钡线影 贲门就像斜切的葱管样、或喇叭口样,或壶嘴样 贲门左侧出现向上方的小弯钩样影像

胃底的粘膜皱襞表现也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网
状、脑回状、麻花状,也可呈相互平行的宽大弧形 条纹状。皱襞一般较为粗大,移行向下,和胃大、 小弯及前、后壁的粘膜皱襞相延续而不中断
影像诊断学—腹部
张雪君
急腹症
正常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
腹膜外(主要指腹膜后)间隙及器官周围 有组织脂肪,于平片上显示为灰黑影 腹部前后位片上,在两侧胁腹壁的内份, 可见腹膜外脂肪影,上起第10肋骨下端, 向下延伸到髂凹而逐渐消失。称胁腹线 (flank stripe) 肾周脂肪线是肾周间隙的脂肪组织投影

(8)裂孔段 (9)腹段
(二)食管X线解剖
食管全长显示出4处生理性狭窄及3处压迹 4处狭窄为 ①食管入口部 ②主动脉弓处 ③左主支气管处 ④膈食管裂孔处 3处压迹为 ①主动脉弓压迹 ②左主支气管压迹 ③左心房压迹
(二)食管X线解剖
3.食管蠕动
肠曲粘膜皱臂的特点
空肠—鱼肋状,手风琴样 回肠—管壁平坦 结肠—呈交指状排列
消化管的影像解剖
消化管X线造影解剖
口腔

食管 胃 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大肠(盲肠、结肠、直肠)
(二)食管X线解剖
1.食管分段
(1)主动脉弓上段 (2)主动脉弓段 (3) 主 动 脉 支 气 管 三 角段 (4)支气管段 (5)支气管间段 (6)心后段 (7)膈上段
(四)十二指肠X线解剖
1.十二指肠球和球后段 2.降部 3.横部 4升部
(五)空、回肠X线解剖
1.小肠分组
小肠起于幽门,止于回盲瓣。空肠与回肠无
明确分界标志 分为6组(Cole氏法) 十二指肠为第1组 左上腹部小肠(近段空肠)为第2组 左下腹部小肠(远段空肠)为第3组 中腹部小肠(近段回肠)为第4组 右中下腹部小肠(中段回肠)为第5组 盆腔部小肠(远段回肠)为第6组
原发性蠕动波(第一蠕动波) 继发性蠕动波(第二蠕动波) 食管的膈壶腹 膈壶腹长约3~4cm,直径可扩张到5cm,边缘光 滑对称 食管期吞咽过程,平均5s。最短1s,最长不应超过 13s 第三收缩波 钡餐造影表现为两种形式

(二)食管X线解剖
4.食管粘膜皱襞
食管扩张时,管腔壁应光滑 食管静止或收缩时,能见到3~5条或更多的
胃癌

不规则龛影,呈半月形, 外缘略平,内缘不整齐, 有多个尖角;龛影位于胃 轮廓内;龛影外围绕以宽 窄不等的透明带即环堤, 轮廓不规则,有指压状充 盈缺损
疾病诊断-胃癌
粘膜皱襞破坏、消失或中断 粘膜下肿瘤浸润常使皱襞异常粗 大、僵直或如杵状和结节状,形 态固定不变 癌瘤区蠕动消失

基本病变表现
粘膜皱襞的改变
粘膜皱襞破坏
正常的细条形粘膜皱襞消失,代之 以杂乱不规则的钡斑影 正常粘膜皱襞至肿瘤破坏区边缘表 现中断 粘膜皱襞增宽和迂曲 透明条形皱襞影增宽和迂曲。
基本病变表现
功能性改变 张力的改变 痉挛是局部张力增高 蠕动的改变 运动力的改变 服钡后4小时胃尚未排空可认为胃运动力 减低或胃排空延迟 分泌功能的改变
疾病诊断-胃癌
胃癌分型
蕈伞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