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及其作品

20世纪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及其作品

20世纪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及其作品曹日昌(1911~1969),河北束鹿人,中国现代心理学家。

主要论著:《新心理学方法的建立》(1939)、《间隔学习与集中学习的研究》(1948、1950)、《心理学研究什么?》(1959)、《关于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965)、《对弱电集中控制电站信号显示的工程心理学的意见》(合著,1966),以及《普通心理学》教科书(主编,1964)。

陈大齐(1886~1983),浙江海盐人,是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先驱。

专长普通心理学。

1917年,在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为哲学系学生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学实验。

1918年出版中国第一本大学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大纲》。

他还系统介绍了当时西方心理学的主要领域,如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差异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等。

在理论心理和实验心理上的开拓,是中国现代心理科学建立的基础之一。

著有《辟“灵学”》、《心灵现象论》、《民族心理学的意义》、《迷信与心理》、《儿童的被暗示性》《、德国心理学派略说》和《荀子的心理学说》等。

译著有《审判心理学大意》([德]马勃原著)、《儿童心理学》([德]高伍柏原著)。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县人。

1923年,陈鹤琴创办鼓楼幼儿园,作为儿童理论研究的实验园地。

1925年,他根据教学、研究、观察、实验中所积累的材料,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

儿童心理的测验研究引进我国是比较早的。

1921年出版了陈鹤琴、廖世承合编的《智力测验法》,对智力测验作了详细的介绍。

丁瓒(1910~1968),江苏南通人,是中国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倡导者。

著有《心理卫生论丛》(1945)、《青年心理修养》(1946)等书。

高觉敷(1896~1993)又名高卓。

浙江温州人。

著有《现代心理学》(1935)、《群众心理学》(1934)、《教育心理学》(1946)。

他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西方近代心理学史》(1982)、《中国心理学史》(1985)、《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1987)和《西方社会心理学发展史》(1991)等。

郭任远(1898~1970),广东汕头市人。

1922年发表《我们的本能是怎样获得的》,1923年发表《反对本能运动的经过和我最近的主张》,1926年发表《一个心理学革命者的口供》《心理学的真正意义》,1927年发表《心理学里面的鬼》,1928年发表《一个无遗传的心理学》。

以上一组论文均收入1928年出版的《郭任远心理学论丛》中。

著有《人类的行为》(上卷,1923)、《行为学的基础》(1927)、《行为主义心理学讲义》(1928)、《心理学ABC》(1928)、《心理学与遗传》(1929)、《行为主义》(1934)、《行为学的领域》(1935)、《行为的基本原理》(1935)等。

陆志韦(1894~1970),浙江吴兴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语言学家之一。

前期致力于实验心理学、系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

曾改进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博士论文)。

在1929年和1936年,两次修订比纳—西蒙智力测验。

著由《社会心理学新论》、《中国儿童的无限制联想》(1932)、《遗忘的条件》等。

翻译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简编》(1926)等。

潘菽(1889~1988)原名有年,江苏宜兴人。

在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中起了奠基的作用。

早年较注重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发表过关于记忆、审美判断、错觉以及汉字知觉的实验研究论文多篇;后来又致力于心理学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

专著有《心理学概论》(1929)、《社会的心理基础》(1929)、《心理学的应用》(1934)、《心理学简札》(1984)等;主编《教育心理学》(1981),主编《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与高觉敷合作,1983)等。

孙国华(1902~1958),山东潍县人,中国现代心理学家。

他重视比较心理学的研究,专长儿童心理学。

1926年在美国生理学杂志上发表《鸟类的瞳孔反射》。

1930年发表《初生儿的行为研究》,这是儿童心理学的一篇重要论文,长达246页,曾单印成书,列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丛书。

唐钺(1891~1987),原名柏凡,福建闽侯人。

现代实验心理学家、心理学史家。

早年曾发表有关白鼠的生理心理学实验研究论文多篇,还发表不少心理学与哲学方面的译著及有关国外方面的研究成果。

建国后,他对詹姆斯实用主义哲学与心理学作过系统的分析批判,并长期从事西方心理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了《西方心理学史大纲》(1982)一书。

强调科学基础训练的重要,强调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和对心理的生理基础的研究,注重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他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专业任教期间,坚决支持建立心理实验室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室。

长期从事译校工作,先后发表过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和《宗教经验之种种》、兰德编的十四家《西方心理学家文选》、普莱尔的《幼儿的感觉与意志》等多种译著。

他在20世纪60年代翻译的墨菲的《近代心理学史导引》第二版的若干章一直是北大心理学史教学上教师的参考读物,他当时所译安吉尔的《机能心理学的领域》一文已被收集在全国编译的《西方心理学家文选》(1984年版)之内。

他的这些译著对全国学习西方心理学派别的学生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他在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心理学史研究方面,也有不少独到的见解。

其发表的《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神合感》等专著或研究论文曾得到国内哲学界、文学界、史学界以及心理学界的广泛重视。

肖孝嵘(1897~1963),湖南省衡阳县人,中国现代心理学家。

1933年,肖孝嵘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一书出版,他是首先把格式塔心理学介绍给国内的,“格式塔”一词,由他首先译出,现已在国内通用。

结合教学,他所进行的心理学研究,着重心理学的应用,他对我国心理科学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除教学外,积极致力于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先后讲授了实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等应用心理课程。

并做过速度与准确性训练中的关系的实验,订正数种拣选学徒的方法,编造几项军队智慧测验等。

20世纪30年代中期,肖孝嵘转向各种心理测验的研究。

1934年着手修订“墨跋智力量表”,期间,他还修订了古氏(Goodenough)画人测验、普雷塞(Pressey)XO测验、勒氏(Laird)品质评定和马士道(Marston)人格评定等量表。

著有《格式塔心理学原理》(1933)、《实验儿童心理学》(1933)、变态心理学》(1934)、《儿童心理学及其应用》(1935)、《普通应用心理学》(1936)、《儿童心理学》(1936)、《心理问题》、《肖荣嵘修订墨跋量表》(1937)和《教育心理学》(1940)等。

汪敬熙(1898~1968),山东省济南市人,中国现代生理心理学家。

学术上的贡献有三点:(一)研究白鼠活动与性周期的关系,发现雌白鼠的活动有四日周期的变化,雄鼠则无。

观察证明雌鼠活动周期的变化是由于性周期所致,而性周期的产生则是由于卵巢内分泌的卵巢素而引起的。

(二)研究皮肤电反射,证明皮肤电反射是由于汗腺的分泌,与意识现象毫无关系。

皮肤电反射是由各种刺激诱发出的动作电位。

它有五个兴奋性中枢,也有五个抑制性中枢,其最后通路为脊髓交感柱中神经元集团。

(三)研究两栖类胚胎行为,将两栖无尾类三种蛙游泳行为的发育分为三期六个阶段,即无动作期、向侧弯曲期、S形反应期、直线向前游泳期、控制游泳方向期、维持身体空间常态期。

著有《生理电学在心理学上之应用》(《清华周刊》,38卷五期,清华大学1932年);1933年在《独立评论》上发表《中国心理学的将来》(40期)、《答潘菽先生“关于心理学的预言”》(49期),《行为之生理分析》(独立出版社1944年)。

张耀翔(1893~1964),湖北省汉口人。

重视科学实验,在北京高师建立了实验室。

在1940年提出了九条著名的关于中国心理科学的发展途径建议(《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史略》),其精辟的见解,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主要论著:普通心理学方面的专著《感觉心理》、《情绪心理》(1947)、《心理学讲话》(1945)、《儿童之语言与思想》(1948)等;教育心理方面的论文《成人学习心理的研究》(1931)、《根据交替反应原理讨论破除习惯的方法》(1940)等;心理学史方面的论文《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史略》(1940)、《巴甫洛夫的治学精神》(195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述评》(1959年)等。

周先庚(1903~1996),安徽省全椒县人,中国实验心理学家。

主要研究工作为汉字心理的实验。

热衷于心理实验仪器的设计与改良,曾发明四门速示机并写出论文在第九届国际心理学会议上宣读。

还撰文分析汉字的完形结构,提出汉字分析三要素,即位置、方向及时间连续,为实验工作提供基础。

1935年与陈立合作,进行中国最早的工业心理调查实验研究。

抗战前夕他曾受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委托,在河北省定县主持年龄与学习能力关系的研究,得出一条7至70岁受试者的识字能力曲线,当时心理学界称它为周先庚曲线。

在1980~1985年间,合译《心理学纲要》、《社会心理学》等。

朱智贤(1908~1991),江苏赣榆人。

专长儿童心理学,尤其探讨儿童心理发展中关于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年龄特点与个别特点的关系等问题。

著有《儿童心理学》(1962、1979)(该书受到国内外重视,认为是中国第一部贯彻马列主义观点、吸收国外科学成就、体现中国当前学术水平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1982)、《儿童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1982)、《思维发展心理学》(1986)、《心理学大词典》(主编,1990)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