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产业集聚分析1主要讨论的问题传统产业集聚理论与产业集聚的机制产业联系:产业链,生产系统企业对集聚经济的追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竞争优势2一、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产业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产业集聚的形成方式:自发形成: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比较成功政府促成: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现产业结构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设备大量闲置3传统产业集聚经济理论回顾韦伯的集聚理论:集聚因素特殊集聚因素:便利的交通,丰富的矿藏等一般集聚因素:集聚效益,节约生产成本专门的机器修理厂与制造厂为工厂服务专门的劳动力市场为工厂提供所需要的劳动力工厂享有购买原料方面的便利公用设施和道路的便利4增长极理论(growth pole):法国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1950年代提出;1966年保德威尔(Boudeville)应用于产业区位分析基本内涵空间经济增长的非均衡性:增长极是具有推动性的经济单位(propulsive unit),或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单位的集合体。
嵌入推动性工业,形成产业集聚,产生增长中心,带动区域经济增长5有关增长极的解释:增长极是相互关联产业的空间聚集增长极是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增长极是位于城市中心并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围腹地增长的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增长极是一个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的城市中心增长极是一个增长中的城市中心,其特点是在一个时期内比区域内其他地区有更高的就业增长率6问题“飞地”型增长极:推动性工业的地方化,增长的乘数效应发生在区外“空吸泵”:贫富分化新的趋势:以研发活动作为增长极,增长极的创新扩散7循环积累因果原理(circular and cumulative causation):瑞典社会学家缪尔达尔(Myrdal)1957年基本理论:社会经济制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轨迹的方向发展。
社会经济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守衡或者趋于均衡,是以循环的方式在运动,不是简单的循环,这种循环具有积累的效果。
8新工业的配置人口增加和就业增加地方熟练工人增加和教育培训机构发展对开发地方产品和发展服务业需求扩大吸引资本和企业地方服务业和其他部门的发展社会财富增加通过征税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可以改善基础设施相关工业的发展加强外部经济9Source: Geography: A Modern Synthesis. Peter Haggett.Harper & Row, Publishers, New YorkCambridge, Philadelphia, San Francisco, London, Mexico City, Sao Paulo, SydneyRevised Third Edition, 1983,52410经济地域综合体:前苏联1950年代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或有计划地安置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的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
(科洛索夫斯基)以国家一定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的专业化部门企业的空间组合,在这些地区里有统一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有共同的建筑和动力基地。
(涅克拉索夫)位于限定地域的多部门的生产部门组合,它们拥有统一的生产性基础设施、移民体系和社会生活基础设施,主要是为了综合利用所在地域的自然资源,并能保证建立舒适的生活条件,吸引和稳定劳动力,保护环境。
(阿甘别吉扬)11基本特征: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主体是专业化生产部门及其相关的综合发展部门。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专业化生产部门是建立在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之上的。
经济地域综合体内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发展完善的为区域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动力、给排水设施),建立社会发展所需的教育、医疗、文化、住宅等部门,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配合。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建设而成的。
12产业综合体(industrial complexes):美国区域科学家艾萨德(Isard)1959年产业综合体:一个特定区位上的一组经济活动,由于这些活动之间存在技术、生产和分配等方面的联系而带来生产成本的节约。
强调企业之间稳固和正式的投入产出关系,即产业联系主要考虑成本的节约封闭性,以大企业为核心。
如石油化工、钢铁、医药等产业综合体。
规划性13日本丰田汽车城丰田市原是一个老的军事要镇。
20世纪30年代末,丰田公司的许多工厂及协作厂布局在此,该地区开始快速发展。
目前总人口达到28万,其中仅丰田汽车公司的雇员、家属就占了一半多,已经成为全球四大汽车城之一。
在丰田市,丰田汽车公司拥有10座汽车厂,可生产几十个系列轻、重型汽车。
丰田公司的250个主要供货商中,有50个的总部设在丰田城内,其余的在丰田城都设有车间,协作厂的数量达到1000多家。
此外,大多数供货商都位于离丰田不到35公里的区域内,形成一个庞大的汽车产业综合体。
14二、我国对传统重化工业集聚诱因和类型的认识(一)产业空间集聚的诱因从生产过程本身来说,节约运费和能源,以及共同利用地方组合资源优势和基础设施。
从企业的角度看,特定的区位指向。
对生产要素需求结构相同的企业,终将在具有相应生产要素结构的地区找到归宿。
15(1)生产过程垂直联系的一些企业集聚,节约运输,减少劳动消耗。
当一个推动性工业企业建成以后,为它提供原料、燃料、半成品、辅助材料的企业,以及加工它的产品(包括下脚料和“三废”)的企业,都将相继建设,与它配套。
如在钢铁厂建设的同时,往往在附近建有耐火材料厂、硅酸盐制品厂、金属加工厂、机械制造厂等。
16(2)利用同种资源(包括矿产、林产、农产资源)作为原料的企业集聚于同一原料地。
同类企业的集聚:多个采煤企业开采同一个煤田;不同类的企业的集聚:炼铝企业和砂轮制造企业都以铝土矿作为原料。
(3)利用同一个地区的矿产资源组合优势的不同企业形成集聚。
具有资源组合优势的地区,如果同时开发多种资源,有利于建立相关的配套工业,形成较大的综合性工业地域。
同一个地区可能产出多种矿产资源,例如煤、铁与石灰石,海盐与石油等。
同一矿床除主要矿物外,往往共生(或伴生)其他矿物,如铁、钒、钛共生,钨、锡、铂、铜共生等。
同一矿田的不同层位(包括围岩)有资源组合,如煤和油页岩等。
17(4)廉价能源产地(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大耗电工业企业可能集聚,共同利用廉价的能源。
利用远距离送来的天然气的企业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天然气管道的通过能力,使储气设备费用降低,从而减少能源成本。
(5)廉价劳动力集中的地区,或有传统工艺技能的地区,或科学技术人员密集的地区,相应的工业集聚,以利用人力或技术的优势。
18(6)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提高交通运输、通讯和动力设备的利用率以及服务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昼夜和季节的电、热负荷不同的企业集聚时,可以充分利用动力设备;一些企业用另一些企业单向运输所形成的回空车时,可以充分利用运输设备。
在港口和铁路枢纽附近,往往形成大运量工业企业的集聚。
有污染的企业集聚后可以统一建立或利用污水处理设施等,统一处理“三废”,提高有用物质的回收率,降低环境费用。
19(二)我国传统产业集聚的类型1、某个大型联合企业为主的专业性工业区域在这种工业区域中,以大型联合企业为核心,以某一个产业部门为主。
以钢铁联合企业为核心,建有炼钢厂、炼铁厂、轧钢厂、烧结厂、焦化厂、化肥厂、制氧厂、机械厂、耐火材料厂等多个工厂的钢铁工业区域;以炼油和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为核心,建有炼油厂、乙烯厂、合成氨厂、合成橡胶厂、合成纤维厂、塑料厂、制药厂等多个工厂的石油化学工业区域;以铝联合企业为核心,建有铝氧厂、电解铝厂、水泥厂、铝材厂、砂轮厂、碱厂等工厂的铝工业区域;20以重型机械联合企业为核心,建有铸锻中心、冶金机械厂、矿山机械厂、金属结构厂等的重型机械工业区域;以电力机械联合企业为核心,建有电机厂、汽轮机厂、锅炉厂、绝缘材料厂等工厂的电力机械工业区域;以汽车工业联合企业为核心,建有总装厂、方向盘厂、轴承厂、离合器厂、散热器厂、汽化器厂、变速箱厂、轮胎厂等工厂的汽车工业区域;以纺织印染联合企业为核心,建有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等工厂的纺织工业区域,等等。
与这些工厂配套建设的,还有发电厂、机修厂等工厂。
212、区位指向性相同的多个工业企业集聚而成的综合性工业区域利用共同的公用工程和城镇生活服务设施。
如铁路专用线、工业站、热电站、变电站、大型水源工程、港口码头和商店、学校等。
这些企业间有的存在功能联系,有的不存在功能联系。
由于一个区位具有多种区位优势而形成的综合性工业区域。
例如有的地方既有廉价水电又盛产木材,还有药材资源,则电冶金、锯木制材、纸浆、林产化工、制药等工业企业形成综合工业区域。
22小结产业空间集聚的机制:产业活动的区位指向产业活动的内在联系——产业联系产业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产业竞争优势23三、产业联系、产业链、生产系统(一)产业联系产业联系主要指生产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物质、信息等的交换与流动),它对产业区位抉择和产业集聚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的产业联系可分为功能联系和空间联系(非功能联系)。
功能联系空间联系(非功能联系):24影响产业联系的因素:产业类型、企业规模和企业战略、技术(交通、通讯技术和生产技术)、地方政策及社会文化,以及心理因素等25(1)产业类型新兴产业:发展快速及进入本地市场的需要,因而需要有必须的信息网络,与当地专家或顾客面对面交流,对地方的依赖性比产品成熟的夕阳产业更强。
以非标准化或顾客定制的产品为主的制造业,需要与顾客面对面地信息交流,地方联系相对较强。
系列生产的产业如炼油、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等,由于生产过程及生产设备具有不可分的特点,因而不同工厂之间彼此接近,常常在同一地点形成完整的生产系统。
对于零部件装配来说,因为零部件可以从其它地方运来,所以地方联系较前者弱。
26(2)企业规模与组织类型简单组织的企业规模较小,组织复杂的企业,规模也相对较大。
规模较小、组织简单的企业在获得资金、技术与市场方面常常遇到困难,区位选择的自由度相对较小,与当地其它企业的合作需求愿望较强烈,地方联系也因而较强。
大量中小企业在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结成本地网络,进一步加强了企业对地方的依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