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结核病
结核球
肺结核病自然过程示意图
四、 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 肺外结核病
从肺血道扩散所致
1. 肠结核
原发性: 喝牛奶
继发性: a.溃疡型 回盲部 环形溃疡 b.增生型 肠腔狭窄
42 广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吕自力 2018/7/6
2、结核性腹膜炎 Tuberculous peritonitis
47
广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吕自力
2018/7/6
6. 淋巴结结核病 Lymph node tuberculosis
儿童和青少年 淋巴道播散
干酪样坏死 结核结节
48
广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吕自力
2018/7/6
思考题
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 原发性肺结核病的转化规律如何? 原发性肺结核病与继发性肺结核病有什么区别? 慢性纤维空洞型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如何?结局如何? 什么是结核球? 肺外器官结核病与肺结核病的关系如何? 肠、肾、骨结核病的好发部位? 颈部淋巴结肿大应当考虑哪些疾病? 肺部出现结节应当考虑哪些疾病?
消散吸收,不留痕迹
转化为以增生或变质为主病变
结核性 胸膜炎 并胸腔积液
渗 出
可查见结核杆菌
(二)增生性改变
条件:机体有较强免疫能力;菌量少,毒力低
病变: 结核结节
镜下
干酪样坏死 上皮样细胞、郎汉斯巨细胞
致敏T淋巴细胞、纤维结缔组织
病变局限,灶内细菌少
上 皮 样 细 胞
Langhans巨细胞
B、多个结核病灶融合
② 病变:孤立、纤维包裹、境界分明、球形
干酪样坏死灶,直径2cm以上,常位于肺上叶
③ 临床:病情稳定,常无症状,易误诊为肿瘤 ④ 治疗:药物不易进入,多用手术切除
结 核 球
结 核 球
6、 结核性胸膜炎
渗出性胸膜炎:
青年人, 胸腔积液 胸膜粘连
增生性胸膜炎:
肉芽肿 胸膜粘连增厚
渗出病变 肉芽肿病变 干酪样坏死
三种病变可先后发生,可同时存在,往往以 某一病变为主,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
(BCD)
三、结核病的转归
1、转向愈合 ① 吸收消散 ② 纤维化、包裹、钙化(20%钙化灶内有活菌) 完全痊愈:无结核菌
临床痊愈:仍有少量结核菌,可复发
2、转向恶化
① 浸润进展
② 溶解播散
慢性空洞的结局 最重要的传染源
D
C
A. 瘢痕---闭合愈合 B. 空洞开放,支气管上皮长入— 开放愈合 C. 肺内病灶上老下新,上重下轻,
C
B
大小不一
D. 侵犯胸膜---气胸、脓气胸 E. 侵犯血管---咯血,窒息 F. 反复发生---纤维化----肺心病
临床:病程长,反复发作
发热、咳嗽、咯 血
结核病的发病机理
迟发型变态反应,细胞免疫 Koch(科赫) 现象
局部红肿,溃 烂,播散至
全身、死亡
Dead First injection 10-14days Alive
1-2days
Second injection
二.基 本 病 变
机体 抵抗力 变态 反应 菌量 毒力
变质为主 干酪样坏死 渗出为主 浆液纤维素性炎
B、治疗不及时,抵抗力下降:
干酪样坏死扩大 急性空洞
经久不愈
慢纤空
② 临床:多在锁骨上、下,X线示 云絮状阴影
2、 浸润型肺结核: ---活动性
3、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TB---晚期病变
病变:厚壁空洞
上叶: 一个,旧,大 下叶: 多个,新,小
慢性空洞的病变特点
空洞壁结构: 内层:干酪样坏死物 中层:结核性肉芽组织 (结核结节+肉芽组织) 外层:纤维瘢痕
盗汗、消瘦、疲乏
4. 干酪样肺炎
机体免疫力极低,变态反应过强 由浸润型肺结核或结核菌经急、慢性空洞播散而来 病变呈小叶性,小叶融合性,大叶性
干酪样坏死,可局部液化
引起急性空洞
镜下:大量干酪样坏死,
少量浆液纤维素渗出物
预后差,称“奔马癆”
5. 结核球(结核瘤)
相对静止的病变
① 来源:
A、浸润型肺结核的干酪样坏死灶,纤维包裹
型变态反应
2. 机体初次接触抗原后,T细胞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使机体处 于过敏状态。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时,致敏T细胞识别抗原, 出现分化、增殖,并释放出许多淋巴因子,吸引、聚集并形成 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甚至引起组织坏死 3.发病过程中没有抗体或补体的参与
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形成结核结节
名词解释
结核结节 冷脓肿 原发综合征
简答题和论述题
10、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及结局 11、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类型
超敏反应:即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 即机体与抗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致敏淋 巴细胞或特异性抗体,如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可导致 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的免疫病理反应。又称变态 反应。
强阳性(≥20mm或有水疱)
阳性(10~19mm) 弱阳性(5 ~9mm ) 阴性(≤4mm)
传染病
我国感染结核病者达3.3亿; 我国每年结核病新发病率600万,(世界第二,<印度)
吸毒、艾滋病、耐药、酗酒、贫困
每年死于结核病的有25万 卡介苗(卡迈尔、介兰) 患者:中青年人数占76%。“青年人头号杀手” 80%分布于农村和边穷地区 WHO: “特别引起警示的国家和地区”
干酪样坏死
Langhan’s giant cells
(二)增生性改变
条件:机体有较强免疫能力;菌量少,毒力低
病变: 结核结节 肉眼
单个结核结节直径0.1mm
多个结节融合后才能看见
灰白灰黄
米粒大小
境界清楚
结核结节
上皮样C
成纤维C
增 生
纤维化
病灶纤维化
(三)变质性改变 ------干酪样坏死
低 低
强 较强
多 多
强 强
增生为主 结核性肉芽肿
较强
弱
少
低
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特征性病理变化
1. 特征性病变*: 结核结节 2、基本病变*
(1)变质
(2)渗出
(3)增生
8
(一)渗出性改变
条件:菌量大,毒力强 机体免疫力低,变态反应强烈
(见于初次感染,病情恶化时) 部位:肺、胸膜、滑膜、脑膜、腹膜 性质:浆液性炎、浆液性纤维素性炎 发展:不稳定
空洞形成(开放性结核) 肺空洞: 沿支气管播散
肾空洞: 沿泌尿道播散
淋巴道: 血道: 急性粟粒性结核
亚急性、慢性血源性播散
通道1:沿自然管道播散
坏死物溶解液化 沿支气管排出 或传 播染 散他 其人 他 器 官 沿支气管播散
空 洞 形 成
干 酪 样 肺 炎
通道2:沿淋巴道播散
——导致广泛淋巴结结核
青少年 继发于肠结核 分为干、湿型 干型: 结核结节 腹膜粘连 湿型: 结核结节 腹腔积液
3、结核性脑膜炎 tuberculous meningitis
儿童 血道播散 脑底病变明显 干酪样坏死 结核结节 导致脑积水
4、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病
肾结核
淋巴道播散 肺门淋巴结结核
淋巴管炎
原发病灶
Primary pulmonary
通道3、沿血道播散
(1).全身粟粒性结核病 结核菌大量进入肺静脉 体循环
全身
全身粟粒性结核之腹膜结核
(2)肺粟粒性结核病
①细菌短期大量进入体静脉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②细菌长期间歇性进入体静脉 慢性粟粒性肺结核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右上肺结核球
三、结核病的发展和结局
1、转向愈合 ① 吸收消散 ② 纤维化、包裹、钙化(20%钙化灶内有活菌) 2、转向恶化
① 浸润进展 增生
渗出
渗出、坏死
坏死,干酪病灶扩大
肺→胸膜→气胸,结核性脓气胸. →破坏血管→咯血. ② 溶解播散
病灶扩大 阴影密度增高
② 溶解、播散
自然管道:坏死、液化——自然管道排出——病菌播散
结核病的病因
结核分枝杆菌:人,牛,鸟,鼠,鱼5型
人,牛型 人,鸟型 HIV感染
3
结核病的传播方式
呼吸道传播( most common):肺结核、喉结核
4
牛奶污染,带菌痰咽下
肠结核
消化道传播
皮肤伤口接触传播
5
入侵≠感染
感染≠ 发病
5%发病
成人O.T.或PPD(+)
影响发病的因素
细菌 机体
(毒力、数量)
(3)肺外器官结核病 偶然的少量细菌入肺静脉
→肺外器官形成潜伏病灶
免疫力↓
肺外器官结核病
四、类型和病理变化
肺结核病 肺外结核病 血性播散性结核病 原发性肺结核病 继发性肺结核病
1. 原发性肺结核病 (儿童型肺结核)
初次感染结核杆菌 常见于儿童,免疫功能低下成人也可 病变特点:原发综合征
(免疫力与变态反应强弱)
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初次感染) 充血、水肿、巨噬细胞浸润 对T· B· 菌无杀灭作用,吞而不杀 2 – 3wks产生特异性免疫+变态反应
菌量大,毒力强
机体抵抗力低
菌量少,毒力弱
机体抵抗力强
恶化
局限 痊愈
迟发型(Ⅳ型变态反应)
1 .Ⅳ型是由特异性致敏效应T细胞介导的。此型反应局部炎症变 化出现缓慢,接触抗原24~48h后才出现高峰反应,故称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