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视的传播特点网络电视又称IPTV,IP是英文InternetProtocol(互联网协议)的缩写。
①准确的讲,网络电视是一种新型的视频节目传输形态,它依托宽带网络,利用互联网技术,以互动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各种视频节目,并提供相应可视电话、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增值服务。
接收终端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电脑,一种是传统的电视机,还有一种是手机。
如果采用电脑收看,只需要接入互联网并安装相应的播放软件即可。
但如果使用电视机,则需要额外安装一种IP机顶盒用来接受来自互联网的电视节目。
如果用手机观看,则需要购买视频手机并订购相应的服务。
网络电视最大的优势在于,它集电脑和电视功能于一体,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爱好,点播自己喜欢的影视节目,也能通过网络电视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视频聊天等。
由于网络电视集互联网和电视的优势于一身,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
一、网络电视与数字电视的比较谈到网络电视,就不能不谈到数字电视。
两者都是以数字的方式存储及传播节目。
许多人将网络电视与数字电视混为一谈,实际上二者还有有着明显差异的。
1、传播方式上的差异尽管数字电视相对于模拟电视有许多技术革新,但只是信号形式的改变,即从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而没有触及媒体内容的传播方式。
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采用的都是点对面和一对多的传播方式,采用这种传播方式,互动性终归有限。
而网络电视利用网络传输技术,采用一对一和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具有与生俱来的互动性,因此,网络电视的互动才是真正的、全方位的互动。
数字电视的传播方式与传统电视差不多,都是按照线性的方式播出,什么时间播放什么节目,都是由电视台预先安排好的,用户只有看与不看的选择。
网络电视就大不一样,电视台在什么时间播放什么节目不是由传播方决定的,而是由用户决定的。
用户发出什么样的请求,传播方就播放什么样的节目,主动权完全掌握在用户手里。
(二)其他方面的差异从传播载体上看,网络电视运行在开放的、互联互通的宽带网络上,任何一个网络电视平台上的节目,都可以传播到全世界。
而数字电视运营在封闭的、条块分割的广电网络上,数字电视平台之间很难实现互联互通。
数字电视主要基于有线电视网,接收终端为电视机,大多需要加装数字机顶盒来接收节目。
而网络电视主要是基于互联网,接受终端包括电脑、电视机、手机等终端设备。
数字电视目前基本上是由广电系统独家经营的,而网络电视的经营者范围要广泛得多,电信运营商、广电媒体甚至民营企业都在经营网络电视。
二、网络电视的发展现状放眼全球,网络电视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发展态势却非常好。
美国网络电视已经进入了大规模商业化的运作阶段,电信巨头SBC公司计划投资50亿美元,让网络电视在2007年以前进入1800万美国家庭。
②欧洲各国也正在大力发展网络电视业务,意大利计划在2005年让网络电视覆盖25%以上的人口。
在亚洲,日本的网络电视运营商已经向用户发放了500万台IP机顶盒,供用户收看网络电视。
③电讯盈科在2003年9月推出网络电视业务时,仅有几千用户,而到2005年年初已经达到了35万用户。
中国网络电视用户从2000年的数千用户发展到2004年底219万用户,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预计到2008年,中国网络电视用户数量将达到2000万。
④目前,国内的电信企业、传统媒体、及其他一些机构都纷纷吹响了进军网络电视业务的号角。
三、网络电视的传播特性在传统媒体的功能已经十分强大的今天,刚刚起步的网络电视仍然能够获得快速的发展,必定有着它的竞争优势。
这种优势不是来源于经营者思想与观念,而是来源于网络电视的传播特性。
1、个性化的服务。
传统的电视采用大众化的传播方式,根据受众的普遍兴趣来确定传播的内容,是一种满足多数人共性需求的媒体,它是不会根据某个用户特殊需求来提供节目的。
传统的电视还担负着重要的宣传功能,电视台为了宣传某个商品或者某种观念,不管用户喜不喜欢,都会强制性地向用户传递信息。
此外,传统电视的线性播出方式也给受众带来了诸多的制约与不便。
正因如此,传统的电视(包括数字电视)很难实现个性化的服务。
网络电视不是“大家的电视”,而是″我的电视″,是一种能够充分满足受众个性化信息需求的媒体。
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人们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没有必要接收不需要或不喜欢的信息。
⑤其二,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接受信息,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
网络电视采用点对点和一对一的传播方式,较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网络电视台可以根据每个用户的喜好,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网络电视的服务对象,已经由一个笼统的“面”转变为一个个具体的“点”。
借助有线与无线的互联网接入技术,用户也可以选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播节目库中的任何一部节目,按照自己的需求、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内容,不再接收广告等不需要或不喜欢的信息,真正实现信息接受的个性化。
网络电视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要求,可以说是电视传播向分众化和个性化传播趋势的发展,是对受众的收视权利的尊重和适应。
有了网络电视,我们不再需要每天准时收看“收视指南”,也不需要在偌大的报纸中去寻找我们想看的电视节目预告,只要在网络电视平台上设置好个人的主页,告诉电脑自己感兴趣的节目,这样,当上网的时候,电脑就会自动搜索到事先选定范围的内容供用户浏览。
⑥传播方利用智能技术甚至可以分析并记录每个用户的收视偏好,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相应的节目。
2、互动的信息传播方式无论是传统的模拟电视,还是新兴的数字电视,都属于单向传播模式。
大量信息由传播方流向受众,却很少由受众流向传播方。
信息的单向传播方式,使用户只能依据媒体的安排去接收信息,无法真正参与媒体的活动,媒体和用户之间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就是要求用户通过有意或无意的操作,来改变某些音频或视频元素的特征,让用户在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媒体的活动中去,甚至让用户也成为传播者。
网络电视属于一种典型的双向互动媒体,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节目元素,并与传播者之间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沟通与交流,用户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将自己编辑的节目传递给其他人。
具体而言,用户可以在技术、内容、交流三个层面获得互动服务:(1)技术上的互动用户可以控制节目播放的时间和进度。
无论是传统的模拟电视还是新兴的数字电视,节目播放的进度是固定的,电视台只能按照制作好的情节播放,用户不可能跳跃式地观看节目。
而网络电视在技术上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能够让用户自己控制播放的进度。
用户在观看节目时既可以选择快速播放,也可以选择慢速播放;可以反复欣赏某一片段,可以从某一具体时刻开始观看节目。
用户可以看了开局,就直接看结尾,或者只欣赏某些精彩片段,其他部分都略过不看。
此外,用户还能够自主地对网络电视的节目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包括多镜头选择、精彩画面保存、即时赛况统计查询等。
(2)节目内容上的互动网络电视不但能够让用户在观看节目时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力,而且能够让用户决定节目的内容。
比如,在一个电视剧中,用户看了前面的节目,对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命运有自己的预期,那么,他们便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告诉节目的制作者,制作者将根据用户的意见调节后期节目的制作。
当然,制作者也可以推出多种情节,让用户自己选择剧情,甚至让用户对节目进行二次编辑加工。
内地首部宽频网络剧《见光的爱》已经问世,剧情讲述了一个网络三角爱情故事,全片约40分钟,分4个层次、9个片断,可供观众自由地选择、组合剧情的发展。
此外,系统播出平台还为观众提供了参与创作的接口,观众既可以对原片重新剪接或重新配音以改变剧情,也可以将自己的创作传送给播出平台以置换原有的片断。
⑦(3)让用户之间、用户与媒体之间进行适时的沟通与交流在传统的电视传播中,受众只能用电话、信件、手机短信等间接方式将意见反馈到电视台,这种交流方式属于异步传播,效率比较低。
此外,用户之间要直接交流也非常困难。
网络电视改变了这种状况。
利用网络电视强大的互动功能,用户坐在家里,也可以同记者、编辑、主持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毫无障碍地参与到电视节目中去。
用户之间的沟通也变得非常简单。
例如,一位球迷看一场比赛,他可以通过网络电视面对面地向球星提出问题;等节目播完,人们还可以进入视频聊天室高谈阔论一番。
3、传播者与受众角色的融合在传统媒体中,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是泾渭分明的。
传播者一般指的是媒体的编辑、记者,传播什么信息,什么时间传播,以何种方式传播,都是由有他们决定的。
而读者、听众、观众只是信息的接受者,处于传播活动的末端位置,他们对传播活动产生不了什么影响,只能向传播方反馈少量的信息。
网络电视的出现,改变的传播者与受众的地位,二者的角色正在融合。
首先,网络电视的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他们可以决定接受什么信息、不接受什么信息,在什么时间接受,以何种方式接受,他们在传播活动中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其次,只要掌握了相关的技术,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让自己的接受终端(电脑、机顶盒)成为一个小型的网络电视发送装置,向他人传播自己的节目。
从这个意义上讲,“受众”这一特定概念将失去其本来的意义。
因为网络电视的用户已经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他们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
如果你觉得有必要,你完全可以把那些属于自己的“个人化信息”集中起来,编辑属于自己的个人电视频道。
4、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受众选择某种媒体的概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
网络电视由于接受终端的多样化以及信息查阅的便捷性,使得用户只需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电视为用户提供的便利性首先表现在终端的多样化上。
传统电视、报纸、广播的接收终端是单一的、固定的。
网络媒体虽然有着种种传播优势,但接受终端主要还是电脑。
电脑操作的复杂性,限制了许多人对网络媒体的使用。
但网络电视的接受终端却是多种多样的,电脑、电视机、手机、PDA等媒介都可以获取内容。
其次,网络电视提供了强大的节目搜索功能。
但是网络电视可以让用户非常轻松地找到需要的节目。
网络电视平台都建有-套完整节目数据库,存储的数据包括节目名称、节目类型、节目长度、节目简介、节目导演、节目演员、制作机构等信息,并提供了强大的搜索引擎。
用户在登录电视平台后,只需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字,便可以方便地找到自己想要的节目。
5、传播范围的广泛性网络电视首先突破了地域的限制。
网络电视继承了互联网的传播特性,天生就具有跨国界传播的特点。
国内的观众可以轻松收看国外的网络电视节目,目前,国内许多人使用“网络电视王”、“网络电视小精灵”等软件或是登录某些视频网站,已经能够直接观看国外电视台的节目。
同样,国外的用户也可以方便地观看国内的网络电视节目。
跨地域传播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使得传播的范围与影响得以轻松扩大,另外一方面也增加了管理和控制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