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阳升起──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太阳升起──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太阳升起──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太阳升起──动作补间动画》,是教材中真正开始“动画”创作第一课,是继学生熟悉了Flash软件的界面组成、工具的简单使用以及元件创建之后的一节新授课,主要任务是讲解动作补间动画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Flash动画制作原理以及掌握Flash基本动画类型之一──动作补间动画,并通过作品的创作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作灵感,体验成功喜悦,为Flash动画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动作补间动画是Flash动画制作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动画类型,它是整个Flash程序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帧、关键帧、帧频率等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基础知识;
2.掌握动作补间动画,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图层之间的顺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太阳升起”讲解如何制作动作补间动画,同时贯穿图层位置关系对动画效果的影响的讲解;
2.通过完善作品,让学生探究自然界中更多的运动,从而达到预期动画效果,以此,使学生对动作补间动画有更为深层次的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太阳升起”来激发学生学习Flash的积极性,并体验动画制作带来的乐趣;
2.在探究阶段,通过研读教材、共同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帧、关键帧的理解、如何确定起始和结束关键帧。

难点:图层在FLASH中的运用及动作补间创建的条件。

【学情分析】
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Flash的操作界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在Flash
中绘制图形、创建图形元件等,但这些知识只是为制作动画做准备,学生还没有接触到真正的动画制作。

本课知识学生会首次将静态的画面动起来,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初将“太阳升起”最终动画效果展示给学生看就必定会让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针对所教学生基础好,创新能力强这一特点,在上本课前我让学生搭建出有个人特色的“舞台”,时刻准备欢迎新的演员出场。

【教学方法】
教法
任务驱动法:设置多个任务由易到难,深入学习动作补间动画操作方法。

启发教学法:问题的发现与解决都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引导者的作用。

学法
探究合作式学习:通过教师的启发,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学习,从学习中培养探究意识、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资源准备
1.“日出”视频片断。

2.制作好本课的动画实例:“太阳升起、苹果落地、水汽蒸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