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中国商界》2010年12月总第212期虽然服装广告的表现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板,但却有章可循。
选择恰当的表现方式将服装广告创意展现出来,创意广告形式与内涵的统一是服装广告得以成功的必经之路。
(一)与自然的完美组合。
大自然,永远是服装广告中备受欢迎的表现元素。
尤其是在这个语法浮躁的年代,追求自然和谐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在运用大自然作为表现主题和表现元素时要主意自然界与服装文化的结合点。
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涵上,寻求一个切合点,将自然与服装有机的结合起来,切不可生硬地绑在一起。
在服装广告中,人们善于用靓丽的花色、奇特的款式来吸引消费者。
事实上,在服装广告中采用产品原生态的表现方式,质朴的展现手法,常常也能获得不错的效果。
近些年来,时尚界十分流行的词汇就是“天然、环保”,消费者在购买服装产品时,除了关注产品的款式、功能,更加注重材质的特性。
因此,利用原生态的广告表现方式,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大多数饰品广告都会展示华美的饰品:项链、钻戒、胸针等,而施华洛斯奇却别出心裁将一块正雕琢中的原材料作为广告的表现元素,恰是这样的原生态展现,不仅没有让施华洛斯奇失去钻石的光彩,还在光环上平添出几分天然与纯净。
(二)性感,向来是时装的重要主题。
这些年来,从许多国际知名品牌开始,越来越多地将性感运用于广告的表现之中。
暴露的视觉形象、暧昧的广告语言,不断地冲击着人类的承受底线。
虽然许多人对于此类广告持否定态度,但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性感的服装广告确实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眼球。
虽然同为性感,但我们仍旧能够在广告中感受到不同品牌间文化与风格的差异。
D i o r 的性感偏于暧昧,注重的是奢侈、炫目、叛逆,总之,服装广告的性感定位必须与服装产品的定位一致。
(三)运用人体线条。
在广告的创意与表现中,常常被运用的手法就是将产品与产品的使用者联系起来,通过广告表现让消费者能够联想到使用产品时的感觉。
由于服装与人的亲密关系,人体线条的运用在服装广告的变现中屡见不鲜。
运用人体曲线与产品的某部分造型形成呼应,无疑增强了产品的人性化特点。
(四)荒诞离奇的夸张表现。
不合常理、不可理喻的行为在生活中可能会被人嗤之以鼻,但是服装广告中却大有用武之地。
荒诞离奇的画面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常能展现出品牌个性特别的理念,除了违反常规,荒诞的另一个特点还体现为它的非逻辑性与反逻辑性。
在服装广告中利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深受许多广告制作者与消费者的喜欢。
或许庞然大物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原因不仅来自于视觉上的震撼,能够拥有庞大物体所产生的满足感、愉悦感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美丑的互动。
在文学中,美丽的反义词是丑陋。
对于服装广告而言,丑往往成为表现美的手段,成为另一个类型的美。
这种运用丑陋反衬美丽与魅力的手法作为表现方式的服装广告,可以给消费者留出想象美的空间,而非使用某种特定的美得形式来限制人们关于美丽的思考,因此常常能收到绝佳的广告效果。
[参考文献][1] 《服饰与文化》王霄兵,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6[2]《服装广告》,吴静,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4-1[3]《现代广告学》,作者何修猛,中国科技出版社[4]《广告学概论》,作者卢山冰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5]《服装广告的奥秘》作者刘涛,广州经济出版社2004-1[6]《中国广告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思考》,丁俊杰,杜国清,2004-9[7]《广告心理学基础马谋超》,马谋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目前我国成本管理主要局限于产品制造过程中,由于观念上的束缚,这些年来,成本管理对提高企业效益的作用甚微,甚至制约了企业技术进步,妨碍企业发展。
而发达国家恰恰相反,如美国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是推动美国企业成本降低的主要驱动力,上个世纪,从爱迪生到比尔盖茨,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不断涌现一大批把发明和创新变成现实生产力,并为美国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创业家。
技术发明和管理创新不但为美国盈得高额垄断利润,也使美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一直保持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和成本竞争优势。
我国国有企业普遍比较重视引进和模仿,忽视发明、创新和生产力的转化,忽视个人创造性的发展。
其结果只能是在依赖现有生产力的基础上,从挖潜节约的角度去控制和降低成本。
而一项新技术、新发明的运用所产生的市场效应和成本竞争力,远比我们通过内部挖潜及低廉的人工成本带来的竞争优势大得多。
在市场上,真正有意义的是整个经济过程的成本,企业须清楚与产品有关的整个价值链中的所有成本,而不是单一的产品制造过程成本,而中国企业偏向单一成本控制。
因此,公司需要从单纯核算自身的经营成本,转向兼顾策略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核算整个价值链的成企业降低成本的意义及途径孙晓敏/锦州财经学校【摘 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企业不断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中国则以其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低廉的人力成本,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中国制造”风靡全球。
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和成本管理体系,以发展的观念去研究成本管理方式,用战略的眼光去分析降低成本的途径,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方式,以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 企业 成本 途径本,与处于价值链上的上下游厂商合作共同控制成本,寻求最大收益。
一、降低企业成本的经济意义企业生产经营追求的根本目标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个企业怎样才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以较少的耗费获得更好的收益呢?加强成本管理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成本预测、成本决策、价值分析、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为内容的科学管理体系。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强化的成本管理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确保企业效益保值增值,加快国家经济建设速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降低企业成本是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之一现代企业的主要目标是获得最大利润,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因此,企业在运营中应重视成本管理,建立成本管理战略,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成本。
成本控制措施得当,企业利润就有可能成倍增加。
利润上去了,企业就能大刀阔斧地利用资金进行再生产、再投资,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并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发展系统。
在员工福利方面,利润的增加也会使员工的福利待遇提高,从而有效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带·441·《中国商界》2010年12月总第212期来更多的利润。
(二)降低企业成本可以节约资源并增加收入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对现有资源没能充分利用、资源浪费较严重的现象。
企业可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成本控制目标管理,准确测算生产加工定额,使物料消耗控制在定额以内,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同时把剩余材料资源经过加工销售,增加企业收入。
这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还遏制了资源的浪费。
(三)降低企业成本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成本在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一个成本水平较高的企业,将会因为成本的原因而丧失市场竞争力,出现亏损,甚至倒闭。
因此,降低成本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也被多数企业用作击败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成本管理观念落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表现在对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
很多企业仍然将成本管理的范围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
成本管理的目的也只仅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
降低成本的手段主要是以节约的方式,忽略营业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益。
(二)成本管理方法陈旧虽然我国一些企业进行了先进成本管理方法的试点,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整体上讲,成本管理方法还是很陈旧,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要求。
据调查,57.1%的企业适用品种法,41.5%的企业使用分步法,其中使用平行结转法的有22.9%,使用逐步结转法的有16.8%。
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因为购买者的偏好并非完全相同,随着生产的发展,购买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要求厂方设计并生产自己最满意的商品。
在这种情况下,一条生产线上可能只有几台相同甚至是没有两台完全一样的产品。
这样的生产方式将适用于分批法计算成本。
我国现在只有5.7%的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表明我国的生产组织还比较粗放,对消费个性的重视不够,相应带来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上的简单化。
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和目标成本是目前成本与成本管理中较为流行的现代化成本管理方法。
从被调查企业的情况看,51.4%的企业采用了目标成本法,38.9%的企业采用了计划成本法,18.1%的企业采用了标准成本法,但是,先进的作业成本法、成本企划法在企业中未得到推广。
(三)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题的确立失误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薄,因而缺乏成本控制的积极性,浪费现象极其严重,于是企业的成本管理因失去很大的管理群体而难以取得成效。
(四)不良利益驱动导致成本信息失真在我国,有相当多企业管理者因偷逃税款、粉饰业绩、谋取私利或小团体利益等不良利益驱动,任意调整、编造成本资料,从而使成本信息失真现象日益严重,并导致以成本为基础的各种管理活动的交通和效能的降低,给企业造成相当的损失。
当然成本信息失真也可能是由于成本信息与成本管理的相关性较差引起的,这也是成本管理所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三、降低成本的途径在降低成本途径方面,运用信息论和控制论方法,实行以价值链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策略成本管理模式,把影响产品成本的每一个环节,从项目调研、产品设计、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销售、运输到售后服务都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进行逐一的分析,使产品的成本效益最大化。
尽管我国许多企业也提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而大部分企业把成本降低的着力点放在对生产成本的单一控制上,忽视了项目调研、工艺设计、产品设计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以上三阶段决定了产品成本的70%,足以决定企业命运。
因而很有必要从更广阔的视野去寻求降低企业成本的途径。
(一)优化产品设计方案,降低产品综合成本很多制造企业在设计产品时,往往偏重于如何实现产品的功能,不重视产品成本构成的研究、设计人员往往是技术上的行家里手,对所用的材料的技术特性了如指掌,但对它们的价格所却所知甚少或一无所知,这就使得产品设计从技术上虽然达到了较优或最优,但是从成本的角度却不一定是较优或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