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健康教育PPT课件
一、行为及生活方式
吸烟与多种癌症的发病有关,其中与肺癌的关系 最为密切。吸烟除导致肺癌外,还可引起口腔、 咽、喉、食管、胰腺、膀胱等多种癌症。 饮酒与口腔癌、咽癌、喉癌、直肠癌有关。长期 饮酒可导致肝硬化继而可能与肝癌有联系。饮酒 又吸烟者可增加某些恶性肿瘤的危险性。 腌制食品、咸菜等是胃癌的危险因素。黄曲霉菌 污染米、麦、玉米、花生、大豆等产生黄曲霉毒 素,有致癌作用;烟熏、炙烤食品如熏肠、火腿 等可含有致癌物质苯并芘。食品粗糙、长期缺铁、 营养不足时发生食管癌和胃癌的危险性增加。饮 食中硒浓度低,血硒水平低易发生恶性肿瘤。
三、社会心理因素
独特的感情生活史可导致癌症的发生。家庭的 不幸事件,工作学习过度紧张,不协调的人际 关系,儿时的父母早亡、离异,成年后的再遭 挫折、丧偶、事业失败,悲衰和持续紧张压力 引致绝望等,都是导致癌症的重要社会心理因 素。 个体的性格特征与恶性肿瘤也有一定关系:① 多愁善感、精神抑郁;②易躁易怒、忍耐性差, 沉默寡言、对事物态度冷淡;③性格孤僻,脾 气古怪;长期处于孤独、矛盾、失望、压抑状 态,是促进恶生肿瘤生长的重要因素。有人将 此种性格称之为"癌症性格"。
•
第一级预防
– 控烟
– 合理饮食 – 增加体力活动和控制体重
– 减少酒精摄入
– 控制感染 – 减少职业致癌物和环境暴露
(一)加强防癌健康教育
特别对高危人群更应提高他 们的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二)讲究卫生
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高脂 肪、低维生素及低纤维素膳食;防止粮食 霉变;防止烟熏、过度油炸等不良烹调方 法;改变过硬、过热烫的饮食习惯以减少 消化道癌症发生的条件;戒除或节制烟酒 以防止有关癌症的高发;注意口腔卫生保 健对防止口腔癌症有益;注意性器官卫生 对防止生殖器官癌症有重要作用。
(三)合理使用医药用品
切忌滥用药物及放射线,尤其是妊娠 期妇女的诊断性照射,以防止白血病、 骨肉瘤,皮肤癌等癌症的发生。
(四)消除职业致癌因素
尤其对已经明确可以引起肿瘤的物 质的检测、控制与消除。是预防职业性 肿瘤的重要措施。
(五)加强劳动保护、环境保护 和食品卫生等立法
如加强各项卫生管理和卫生监督,保护 劳动及生活环境,减少或消除环境中的致 癌因素。
各种癌症的共同危险因素
– 吸烟
– 不健康饮食和缺乏体力活动及由二者引起的超重和肥胖 – 过量饮酒 – 感染 – 职业有害因素 – 城市空气污染 – 家庭使用固体燃料产生的室内烟雾。
引起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可分为
一、行为及生活方式 二、环境理化因素 三、社会心理因素
四、药物因素
五、职业因素
六、病毒因素
•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 早治疗) – 如果及早发现和治疗,可降低大约
三分之一的癌症负担 – 癌症发现越早,治疗越为有效 – 目标是在癌症限于局部时(转移之 前)发现 – 认识早期征兆以及立即针对这些症 状寻求医疗 – 筛查
(一)无症状人群的监测
乳腺癌的监测:对30岁以上妇女应推 行乳房自我检查,40岁以上妇女应每 年做1次临床检查,50岁以上妇女每 年应进行临床及必要时的X线摄影筛 查。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高龄产 妇、月经较早,绝经晚、肥胖症、高 脂膳食者,有卵巢病史及子宫内膜炎 病史者。筛查时,应特别注意;
宫颈癌的监测:一切有性生活的 妇女均有发生宫颈癌的危险,应 从有性生活开始每2-3年进行1次 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检查;
结肠、直肠癌的监测:40岁以 上人群每年进行1次直肠指检; 5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家族肿 瘤史、家庭息肉史、息肉溃疡 史及结肠直肠癌史者,应每年 进行1次大便隐血试验;每隔35年做1次直肠镜检查。
卫生部公布的2006年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 因统计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中国人的首要 死因。 如不加以控制,20年后我国癌症死亡人数 将上升一倍。 肝癌和胃癌是男性主要肿瘤。女性乳腺癌 将成为发病第一位肿瘤。肺癌退居第二位, 大肠癌、肝癌和卵巢癌将分列三、四、五位。
为 什 么 人 会 患 癌 症 ?
四、药物因素
目前已证实可诱发恶性肿瘤的药物有多 种。如雌激素的长期使用可致阴道、子 宫颈癌;砷剂可致皮肤癌;放射性核素、 药物碘、磷过多地接触或接受可引起急 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长期服用非那西汀 会诱发肾盂癌;氯霉素会导致再生障碍 性贫血,亦是白血病的前期病变;环磷 酰胺虽可治疗癌症,但亦可诱发白血病、 乳腺癌、膀胱癌。
二、环境理化因素
人类恶性肿瘤的80%-90%与环境因素有 关,其中最主要的是环境化学因素,目前 已证实可使动物致癌的有100多种,对人 类有致癌作用的达30多种。城市大气污染 物苯并芘与肺癌有密切关系。 电离辐射可引起人类多种癌症,如急性和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 淋巴瘤、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 肝癌等。
五、职业因素
与职业有关的危险因素有物理因素如电 离辐射、紫外线,以及接接多种化学致 癌物。
六、病毒因素
目前认为与人类肿瘤可能有密切关系的 是乙型肝炎病毒(原发性肝癌)、EB病 毒(淋巴瘤、鼻咽癌)和单纯性疱疹病 毒Ⅱ型(宫颈癌)。
知道了肿瘤为什么会发生,就可 以从中寻找到预防之道!
恶性肿瘤的预防措施主 要是第一级和第二级预 防。
肿瘤健康教育
恶性肿瘤即癌症,是人体内的
正常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 用下发生癌变,使正常细胞变 为恶性癌细胞,局部组织异常 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是为威 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肿瘤现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07年 l 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130万 l 死亡790万 到2030年 l 全球癌症死亡将达1200万,增长45% l 新发癌症1550万, 增长37% l 全球最常见的癌症种类(按全球死亡人数排序) 男性依次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道癌和前列腺癌; 女性依次是:乳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子宫颈癌。 2000年 l 我国癌症死亡病例140多万 p 其中肺癌30万 p 肝癌28万 p 胃癌26万 p 食管癌14万 p 白血病4万 p 乳腺癌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