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生物的基本特征是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了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2.森林资源清查,人口普查都是调查。
当调查范围很大时,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例如调查全国初一学生的平均身高。
3.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归类。
①按照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②按照生活环境分:水生生物、陆生生物③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4.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土壤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5.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6.对照实验:除了单一变量不同,其他条件必须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7.生物既能够普遍适应环境:如仙人掌叶成刺状,长颈鹿的长颈,海豹的厚脂肪;又能影响环境:如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物影响了空气湿度)、蚯蚓能够改良土壤,赤潮(单细胞藻类大量繁殖)。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8.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1)生物部分: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而是生产者;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是消费者;细菌、真菌可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是分解者。
(蘑菇属于真菌,是分解者)(2)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和水等。
(3)左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
(4)图中箭头1、2表示被捕食,箭头3、4、5表示被分解,箭头6表示分解后的产物供植物重新利用。
(5)该图中有一条食物链:树→虫→鸟9.食物链书写规则(1)食物链起点必须是生产者。
(2)终点是不被其它动物捕食的的消费者。
(3)组成部分: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4)箭头方向: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是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5)捕食关系必须正确。
10.数食物链的方法:从生产者(植物)开始,按箭头方向指向最高营养级,中途不能停止。
11.数量关系: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植物),逐级递减(例如:草>兔> 狐)。
生产者的数量决定该食物链中生物的数量。
12.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1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就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4.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大气圈中生活着昆虫、鸟类、细菌。
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15.生物圈中有森林、草原、海洋、淡水、湿地、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其中,分布在湿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和“地球之肺”之称,它的生物种类最多,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过湿条件下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自动调节能力弱。
城市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16、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7.显微镜的构造:(1)放大作用:目镜、物镜。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最大倍数组合:②③最小倍数组合:①④(2)升降作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3)调节光线:遮光器(上面有光圈)、反光镜。
使视野变亮:大光圈、凹面镜。
使视野变暗:小光圈、平面镜。
低倍目镜高倍目镜高倍物镜低倍物镜18.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19.对光——“三个转动”: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转动遮光器,用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③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20.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防止损坏玻片标本或物镜。
21.①从目镜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③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看到的细胞的数目越少。
④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完全相反。
第二节植物细胞第三节动物细胞22.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涂片、装片。
23.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实验步骤:擦,滴,撕,展,盖,染。
2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中①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②漱口目的是减少杂物③涂抹几下目的是使避免细胞重叠。
④观察时,需要一个较暗的视野。
25.区别视野中的细胞、气泡、杂质——细胞:有明显的结构,气泡:中间亮边缘黑,呈圆形或椭圆形。
杂质:边缘不规则。
26.植物细胞中起着支持和保护的是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楚的是细胞膜,其作用是控制物质的进出。
颜色最深的的是细胞核。
细胞质中含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西瓜细胞液里有大量糖分),细胞质中还含有叶绿体、线粒体。
27.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都有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28.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类: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一般不含碳,不燃烧如水、无机盐、氧等,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能燃烧,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
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无机盐,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
物质进入细胞需要经过细胞膜,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29.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它们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动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一种能量转换30.叶绿体: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换成其它能量,供细胞利用。
31.细胞核是控制中心,克隆羊的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细胞核中的DNA 上有遗传信息。
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4_________5_________6_________7_________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32.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33.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细胞分裂的顺序: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动物细胞在分裂时呈“8”字形,植物细胞呈“日”字形。
34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35.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36.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叫做。
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37.人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细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的结缔组织有骨组织、血液、脂肪、韧带、淋巴,有38.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如:肝脏、心脏、大脑、皮肤)。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如:执行消化和吸收功能的消化系统),人体有八大系统。
39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40.41.在成熟的植物体内,总保持着一部分不分化的细胞,它们终生保持分裂能力,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做分生组织。
根尖、茎尖、芽尖等部位有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除分生组织外,植物还有保护、营养、机械、输导组织等。
4243.动物体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不同点是:构成动物体的组织有上皮、肌肉、神经和结缔组织,相同点是: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和分化而来的。
由细胞构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44.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应吸取培养液的表层,因为表层富含氧,草履虫为摄取氧向表层聚集,放几丝棉花纤维目的是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
食物是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所以它对净化污水有一定(显微镜下看到的绿色的结构是食物泡)。
体内多余的★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46、“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是由于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造成的。
47、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都不结种子,它们靠孢子繁殖后代。
第二节种子植物48、种子植物可以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大类。
49、菜豆种子可以分为种皮和胚,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中,有两片子叶。
50、玉米种子由果皮和种皮、胚乳和胚构成,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中,有一片子叶。
51、胚实际上就是幼小的植物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52、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因而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种子的外面有果皮,种子被包在果皮之中。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因此,裸子植物没有果实,(松树的球果不是果实)。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5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活的,且种子度过休眠期。
54、种子萌发的过程是:首先要吸收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名称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经济意义常见植物藻类植物大多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释放氧衣藻、水绵苔藓植物阴湿陆地有茎叶分化,有假根监测空气污染程度苔藓、地钱蕨类植物阴湿陆地有根茎叶分化,有输导组织煤卷柏、贯众第二节植株的生长55、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枝条是由芽发育来的。
56、植物的生长需要由根吸收水和无机盐和叶制造的有机物。
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缺氮植株叶片发黄,缺磷叶片出现紫色,缺钾植株茎秆软易倒伏,所以,我们应当合理施肥,但一次施肥不能过多,否则会出现“烧苗”现象,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57、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雄蕊和雌蕊)。
胚珠中的卵细胞个体大,靠近珠孔。
58、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萌发成花粉管的条件是受到柱头上黏液的刺激。
受精的整个过程: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萌发成花粉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