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踩踏事故知识一、踩踏事故案例与危害踩踏事故案例与危害案例1: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人行通道阶梯处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踩踏事故案例与危害案例2: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私立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
这一惨剧发生在晚上9时许晚自习下课之际,学生们在下楼梯的过程中,一学生跌倒,骤然引发。
事件造成8人遇难,26人受伤。
踩踏事故案例与危害案例3:2014年9月26日14时许,昆明一小学(一、二年级)午休学生起床后返回各班教室上课,下楼过程中,由于靠墙的一块海绵垫平倒于一楼过道,一些学生跌倒,后续下楼的大量学生不明情况,继续向前拥挤造成相互叠加挤压,导致6人死亡、26人受伤。
鲜活的生命,瞬间就消失——血的事实,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血的教训,总是在无所谓中淡忘——请珍爱生命——不要漠视生命的珍贵!请珍爱自己——不要漠视家人的心碎!二、导致踩踏事故的原因1、哪些场所易发生踩踏?踩踏发生场所主要是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夜总会、宗教朝圣的仪式上、彩票销售点、超载的车辆、航行中的轮船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
人群的情绪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得过于激动,置身其中的人就可能受到伤害。
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易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踩踏发生场所(1)人多是发生踩踏事故的基本原因,事故常发生于学校、车站、机场、广场、球场等人员聚集的地方;发生的时间常见于节日、大型活动、聚会等等。
(2)当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或只是蹲下来系鞋带),后面人群未留意,没有止步,发生踩踏。
(3)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4)人群情绪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发生踩踏。
(5)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3、踩踏中死因多是什么?踩踏发生场所踩踏事故中,人们会遭遇踩踏外伤,但遇难者更多是死于挤压性窒息。
上海外滩的踩踏事故发生后,据医生介绍,接受治疗的伤者伤情多为挤压伤,包括胸部挤压伤、脊柱和头部受伤。
三、如何预防和避免踩踏事故1、在学校生活中避免踩踏事故的注意事项避免踩踏(1)楼梯间行走:学生在楼梯间行进中做到“三要”和“十不”。
“三要”:一要靠右行走,二要缓慢行走,三要互相礼让;“十不”:一不抢先,二不奔跑,三不拥挤,四不推撞,五不嬉笑打闹,六不聊天,七不弯腰捡拾物品,八不停下系鞋带,九不停留等人,十不逆向行走。
(2)课间:课间操、升旗仪式、上下课期间,按照学校安排,分年级、分班级、分楼层、分时间排好队伍依次上下楼梯,前后班级保持一定距离,不争先恐后,确保安全。
(3)停电时:晚上上下自习,若正值集体行走在楼梯中时停电,有照明工具的应迅速拿出照明,并向前后同学招呼,放慢速度,注意安全,并尽可能靠近楼梯扶手,扶着楼梯扶手慢慢上下,切不可推搡、拥挤。
尚未踏上楼梯的,此时不要急于踏上,避开人流高峰后再上下楼梯。
(4)不要在走廊、楼道里踢球、追逐打闹、攀爬翻越、打闹等。
(5)人潮密集处不要恶作剧,如故意堵塞出口或大声喧哗、传播令人恐慌的消息等行为。
◆在校学生预防和避免踩踏事故,要做到以下12点:避免踩踏(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系鞋带或拾取物品。
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好头、颈、胸、腹部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骚动时,要注意脚下,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11)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
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在人群拥挤中前进时,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12)如果出现拥挤踩踏的现象,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要尽快和学校教师和值周人员联系。
也可拨打110或120等。
2、在社会生活中避免踩踏事故的注意事项(1)处在陌生的环境时,如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务必留心疏散通道、灭火设施和紧急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2)每逢佳节,各地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庆祝,比如庙会、灯会、游园会等,人流同时聚集到有限的活动区域内,出现“人山人海”的拥挤局面不可避免;许多人也都会利用节假休息时间和朋友相约到酒吧、饭馆聚会,这些场所的人流可能会是平时的好几倍,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为确保人身安全,在参加集会类活动之前应先了解活动的日程安排,尽可能在非高峰时间段参加活动。
(3)不要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四、踩踏常识与自救方法任何时候去人流密集的地方,都应当观察周围,记住出口的位置,提前在大脑中规划撤离方案。
1、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踩踏常识与自救方法(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
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
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2、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踩踏常识与自救方法(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如果身边同伴摔倒,立即把他拉起来。
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5)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3、遭遇踩踏事件如何安全脱险?踩踏常识与自救方法(1)在行进中,发现慌乱的人群向自己方向涌来,应快速躲到一旁,等人群过去后再离开,千万不要让自己也混入慌乱的人群。
(2)当身不由己混入混乱人群中时,一定要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栏杆或柱子)或靠墙。
或随人流慢慢移动,注意不被挤倒,时刻提高警惕,尽量不要受周围环境影响,更不要无序乱挤。
(3)在人群拥挤中前进时,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4)一旦被人挤倒在地,设法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保护好头、颈、胸、腹部。
4、不慎跌倒时的自我保护动作踩踏常识与自救方法(1)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
(2)两肘向前,护住头部双侧太阳穴。
(3)不慎倒地时,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重要脏器,侧躺在地。
(4)在拥挤人群中,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
5、如何在踩踏事故中自救互救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踩踏常识与自救方法判断伤势的依据: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1)止血:目的是降低血流速度,防止大量血液流失,导致休克昏迷。
具体方法:①先转移到安全或安静的地方,检查伤势,判断清楚出血性质,如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②可采取直接用手指压住出血伤口或出血的供血动脉上进行止血;③对四肢受伤出血的,使用腰带、领带、证件带、粗布条、丝巾,也可将自己衣服撕成条状代替,在大臂上1/3处和大腿中间处进行绑扎止血。
(2)固定:对骨折、关节受伤的进行固定,目的是避免骨折端对人体造成新的伤害,减轻疼痛和便于搬运抢救。
具体方法:①开放性伤口先包扎伤口再固定,不要送回刺出的骨折端。
②垫高或抬高受伤部分,以减慢流血及减少肿胀。
③对脊柱或怀疑有脊柱损伤的不要移动。
④固定时必须将骨折端上下两个关节一起固定,如小腿骨折应将踝、膝两个关节固定。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