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互动论文

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互动论文

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互动探讨
【摘要】英语精读课是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低年级期间的核心课程,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提高至关重要,为其在高年级期间进一步学习英语各种技能打下坚实基础。

但是,现阶段的大学英语精读课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最明显的表现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欠缺,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精读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互动的问题和障碍,以找出加强课堂互动的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互动策略
传统的大学专业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通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在课堂上仅仅是听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底下,知识运用不熟练,而学生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下,逐渐放弃了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从而使课堂教学互动更加艰难,形成恶性循环。

而英语精读作为英语学习的核心课程,更应该重视英语作为一门交际工具的作用,要使这门交际工具得到很好的运用,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模拟,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变得尤为重要,师生之间在课堂上运动语言进行信息、思想、感情的交流联系,不仅仅是被动的运用语言符号,更多的是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练习中建立用英语交流的信心、兴趣和主动交流的愿望。

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互动策略的研究,探讨如何促进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互动。

一、课堂互动的理论基础
课堂互动理论的提出,基于两种理论:心理语言互动和社会互动理论。

心里语言互动理论是指在新语言习得过程中,要经过对语言的输入,理解,并且对输入的语言进行整合调整,在互动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和过滤,促进语言的内化。

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
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

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是自身学习的前提条件,发挥注意力的作用,才有学习的结果。

二、课堂互动的特征
课堂互动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师生互动的主体;师生互动的基础条件;师生互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师生互动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

在具体的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应牢固树立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为学而教”,实现师生互动,突出学习主体达到教学目标。

转变教师的角色。

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师往往注重自己的权威性,讲台成为教师展示自己的舞台,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而《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英语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过程。

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以及学习过程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师生互动的基础条件主要包括师生互动的基础条件包括互动具体情境,师生状况等;师生互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课堂互动的具体内容,从而决定师生互动的结果。

三、课堂互动的策略
1.了解学生心理,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要做好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首先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心理。

精读课主要针对大一和大二的学生,这些学生在高中习惯了比较被动的知识接受方法,还正在慢慢从被动或者消极的学习方式中转变过来,特别是不愿积极主动的使用语言。

这里面的原因有:①学生进入大学后对学习的重视不够;②不能意识到大学期间主动学习的重要性;③还不能摆脱中学时代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④没有确定很好的学习和生活目标。

因此,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建立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运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并运用课堂上的知识。

2.教师角色的转化
在英语精读课上,教师角色的转化非常重要。

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这点在课堂互动中非常重要。

教师在课堂上应建立和学生平等、和谐、轻松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
有一定程度的放松,不至于因情绪紧张而不愿开口交流,从而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创造能力。

3. 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和交际法
要实现精读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运用交际任务法是一种重要途径。

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交际目的制定语言学习任务,学生围绕任务制定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务,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已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采用自然、地道的原文作为教材,通常是从书籍与报纸杂志节选文章,或选取电影、电视和电台的报道片段等。

教学过程交际化是交际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师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应尽量组织学生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教学活动以内容为中心,大量使用模拟情景、角色扮演、信息传递、语言游戏等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对于课堂上学生出现的语言错误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倪佩丽.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的实践[j].计算机教
育学2004(12).
[2]李秀英,王义静“.互动”英语教学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