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6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世界市场行情试题练习题一
课程代码:00102
姓名:学号: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情研究按照其性质来说,可分为资本主义经济行情和( C )
A.消费市场行情
B.流通市场行情
C.商品市场行情
D.社会行情
2.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以( B )为中心。
A.劳动二重性
B.经济危机
C.剩余价值理论
D.经济全球化
3.在美国经济中,奥肯定律可用如下公式表示:(Y-Y*)/Y*=-3(u-u*)。
该公式
表明,失业率每高出自然失业率1%,国民生产总值就比它应达到的水平
( C )
A.低33.3%
B.高33.3%
C.低3%
D.高3%
4.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是( A )
A.消费者价格指数
B.批发价格指数
C.零售价格指数
D.世界商品价格指数
5.经济中时间长度约10年左右的周期被称为( C )
A.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B.库兹涅茨周期
C.固定资本投资周期
D.库存周期
6.古典商业循环理论解释商业循环波动的视角是( B )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经济危机理论
D.创新理论
7. 认为信息不充分,尤其是政府政策信息不充分导致预期失误,是造成经济波
动最根本原因。
这一学派被称为( C )
A.凯恩斯主义
B.货币学派
C.合理预期学派
D.新凯恩斯主义
8.世界经济增长率属于( C )
A.价格指标
B.生产指标
C.经济指标
D.贸易指标
9. 国内生产总值用来分析一国的部门结构时,采用的编制方法是( B )
A.成本法
B.生产法
C.收入法
D.支出法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的政策措施中最重要的是(C )
A.国家宏观经济协调机制
B.预算收支政策
C.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D.危机长度
11.库存降低至最低水平,标志着(B )
A.危机发展
B.危机过渡到萧条
C.经济复苏
D.复苏过渡到高涨
12.凯恩斯认为造成商业循环的最主要心理因素是(D )
A.投资倾向
B.消费倾向
C.灵活偏好
D.资本边际效率
13.刚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学生寻找工作,在未就业之前处于失业状况,这种失业属(B )
A.自然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集团性失业
D.部门性失业
14.与生活必需品相比,奢侈品需求( A )
A.富有弹性
B.完全没弹性
C.缺乏弹性
D.很难比较
15.股票价格与股息、市场利息率的关系分别是( A )
A.正比,反比
B.反比,反比
C.正比,正比
D.反比,正比
16.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统计中,工业生产部门一般包括采矿业、( B )和公用事业。
A.建筑业
B.制造业
C.能源业
D.旅游业
17. 下面哪类人不在劳动力统计范畴内?( D )
A.公务员
B.教师
C.销售员
D.武装部队人员
18.商品的生产周期是从开始( D )
A.采购原料到完成生产的时间
B.生产到售出的时间
C.采购原料到售出的时间
D.生产到完成生产的时间
19. 布朗线性指数平滑又称( B )
A.一次指数平滑
B.二次指数平滑
C.三次指数平滑
D.简单指数平滑
20.在实际中,多元回归模型中的自变量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是( B )
A.多共回归
B.多共线性
C.线性相关
D.多元相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以下对行情变化有影响的波动包括(ABCE )
A.周期性波动
B.长期趋势
C.季节性波动
D.必然性波动
E.偶然性波动
22.在商品市场行情的研究中,最基本的要素有( CDE )
A.商品的数量
B.商品的质量
C.商品的供给
D.商品的需求
E.商品的价格
23. 综合商品价格指数包括( BCE )
A.国内商品价格指数
B.世界商品价格指数
C.批发价格指数
D.消费价格指数
E.零售价格指数
24.属于商品需求变动的因素有(AE )
A.收入的变动
B.科技水平的变动
C.生产能力的变动
D.生产成本的变动
E.替代品价格的变动
25.商品消费从消费的主体看,可以分成(BD )
A.个人消费
B.家庭消费
C.组织消费
D.企业消费
E.政府消费
26.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 AB )
A.按市场价格计算
B.按生产成本计算
C.按要素成本计算
D.按批发价格计算
E.按实际收入计算
27.充分竞争市场的特征是( AB )
A.价格竞争是主要的竞争形式
B.价格波动大
C.生产同类商品的厂家少
D.个别厂商可以左右市场价格
E.政府价格补贴政策加剧市场竞争
28.以下哪些指标属于领先指标? (BD )
A.国民收入
B.综合股票价格指数
C.库存总量
D.新收订单
E.个人收入
29.拍卖价格是一种(BCD )
A.附带特别条件的价格
B.拍卖交易形成的价格
C.实际成交价
D.现货成交价
E.期货成交价
30.行情研究资料的鉴别和利用应考虑以下原则( ABCE )
A.时间性
B.代表性
C.可靠性
D.完整性
E.一致性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存销比率
32.国际商品协定
33.德尔菲意见法
根据预测目的选定的一个专家组,以函询调查方式向专家提出问题,同时提供所有与预测有关的情报,请专家做出个人预测,然后将个人意见综合,整理后匿名反馈给各个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在专家和主持预测机构之间往返循环几次,个人意见不断得出修整,最后将较为一致的意见作为最终预测
34.商品供给规律
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35. 长期趋势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总体经济活动朝着某一方向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动趋势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6.两种性能相似的商品,商品1价格由原先的75元涨到了90元,此时另一种商品2的需求量却随之增加,从原先的12500件的销售量增加到了22750件。
试计算这两种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并说明这两种商品是替代还是补充关系。
(22750—125000)/125000 =0.82;
(90-75)/75 =0.2 交叉弹性为0.82/0.2=41
交叉弹性为正,所以为替代关系
37.利用下面表格里的回归效果,选择能够利用的数据,计算出总离差TSS、残差平方和RSS,以及R2值。
(保留两位小数)
题37表:回归效果计算过程表
合计 39 48 98 2
TSS=ESS+RSS =98
RSS= 2 ESS=TSS-RSS=98-2=96
R2 =(TSS-RSS)/TSS=96/98=0.98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8、简述造成汇率波动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价格之间相对比价的变动
一国国际贸易差额的变化
国际资本的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动
本国货币供给数量的变动
39、简述就业指标与经济行情研究的关系。
就业人数随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以及经济的发展而增加 2、经济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就业部门结构和性别结构的变化 3、就业人数的变动与经济活动的盛衰有关
40、简述定性预测法及其主要特点。
41、简述商品生产周期长短和价格反应能力的关系。
42、战后的经济危机中,利率指标和战前不同的表现及原因有哪些?
六、论述题
43、试述商品生产的垄断和商品消费的垄断对价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