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下列关于金属的物理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导热性B.具有延展性C.具有金属光泽D.能溶于酸2.常温下,____________是液体,____________是熔点最高的金属,通常用____________做电缆线。
白炽灯泡用的灯丝是用_________制备的;日光灯内则充入了低压_________蒸气,_________和_________可用作货币,古代用_________做镜子。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2006福建福州中考,2) “21金维他”中含有铁、钾、钙等多种成分,这里的铁、钾、钙是指( )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2.下列各物质不属于铁合金的是( )A.白口铁B.磁铁矿C.锰钢D.球磨铸铁3.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铁板表面镀上一层锌称为白铁,白铁是铁锌合金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高炉炼出来的是生铁,不是钢D.从高炉排出的废气,可以直接放空4.在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金属元素约占____________;在冶金工业上,把____________等金属称为黑色金属,其他金属称为____________。
5.今有四种处于固态的物质:钠、硅、氖、氯化钠。
问下列四项性质的叙述各适用于哪种物质?(1)熔点很低的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电的良导体,熔点在100℃左右________________;(3)熔点很高的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非导体,但熔融后可以导电____________________。
6.铝的下列用途主要是根据它的哪些主要物理性质?(1)导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造飞机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用炊具____________________。
(4)包装用铝箔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金属的物理性质,试列举常见金属或金属用途:(1)金属光泽:(2)导电性:(3)导热性:(4)延展性: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山东的黄金储量居我国首位,但从整个的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的是( )2.(2006江苏徐州中考,5) 几年前,我国某集团花巨资购回在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流失海外的国宝:铜铸的牛首、猴首和虎首,它们都是由含一定比例金、银、锡、锌的铜合金铸造的。
铜合金属于( )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类型,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金属的化学性质:(以铁为例完成下列反应)。
(1)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 )。
(2)①与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 )。
②与硫酸铜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 )。
应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的是( )A.铁丝B.镁条C.红磷D.木炭3.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铁丝表面有红色金属铜生成B.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C.溶液质量增加D.铁丝中铁的质量逐渐减少4.下列物质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的是( )A.稀硫酸B.稀盐酸C.浓盐酸D.浓硫酸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的人患有缺铁性贫血。
”这里的“铁”是指( )A.铁元素B.铁单质C.氧化铁D.铁合金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生锈B.铜器产生铜绿C.湿法炼铜D.铁被磁化3.铜、银、金常被用作钱币流通,从化学的角度看,主要是利用了它们的( )A.光彩照人B.硬度适中C.密度较大D.不活泼性4.从金属利用的历史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则是近百年的事,此先后顺序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金属的活动性B.金属的导电性C.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D.金属的延展性5.有A、B、C、D四种金属,分别把它们加入到稀盐酸中,A、B、D反应后有气体放出,C无明显现象,再把A,D加入B盐溶液中,D表面有B析出,而A没有,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B>D>C >D>A>C>A>B>C >B>A>C6.将过量的铁粉投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剩余的铁和生成的铜,在滤液里含有的物质是( )(SO4)3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二、选择题5.铁锈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不溶于水B.呈黄褐色C.可溶于盐酸D.密度比铁小6.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下列关于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用铁锅炒菜可使食物中增加微量铁元素7.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输气管道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B.在呈酸性的潮湿土壤中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在含沙粒较多、潮湿、透气的土壤中8.在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是()A.铁片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B.铁片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C.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D.用赤铁矿石炼铁9.将g铁的某种氧化物在高温下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生成g二氧化碳,则这种铁的氧化物应该为()A.FeO B.Fe2O3C.Fe3O4 D.无法确定10.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A.FeO、Fe2O3、Fe3O4、FeS2 B.FeS2、Fe2O3、Fe3O4、FeOC.FeO、Fe3O4、Fe2O3、FeS2 D.FeS2、FeO、Fe2O3、Fe3O4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如果物质以____________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则形成____________;若物质以____________分散在水中则形成____________;若物质以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
物质溶解后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叫做____________。
2.在以下空白中填写有关编号。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将味精溶于水中得到____________,粉笔末放入水中搅浑得到____________,将水放在油锅里用力涮洗得到____________,粉刷墙壁的石灰搅拌后得到____________,石灰浆静置后上面的澄清透明的液体是____________,其中溶质是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经验判断,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完全消失的是( )A.面粉B.白糖C.植物油D.粉笔灰4.(2006山东嘉祥模拟,8) 硫酸铜溶液的特征是( )A.均一、稳定、无色B.蓝色、均一、稳定、不透明C.均一、稳定、蓝色、透明D.浑浊、均一、不透明、不稳定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各种应用中,不属于溶液应用的是( )A.医院里使用消毒酒精对皮肤消毒B.熟石灰粉配制成喷涂墙壁的涂料C.马拉松运动员运动途中喝葡萄糖水来补充能量D.如果皮肤上生了疖子,可用碘酒涂抹患处2.(2006山东济宁十三中模拟,7) 根据您的生活常识,请判断下列混合体系属于溶液的是( )A.菜汤B.石灰浆C.碘酒D.黄河水3.如右图所示,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U形管内有色液面将发生的现象是( )A.无变化处升高,B处下降、B两处都升高处降低,B处升高4.一杯溶液里各部分性质( )A.上、下不相同B.相同C.完全不同D.有的相同,有的不同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任何物质溶于水都能放出大量的热B.煮沸的汤要比煮沸的水温度高C.有水的手接触正在通电的电器设备更易发生触电事故D.在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食醋却不易结冰6.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只有水才可以用作溶剂C.溶液是纯净物D.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7.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肥皂液洗衣D.用沐浴露洗澡8.从一杯食盐水的上部取出少量溶液,测定它的密度为a g·cm-3,再从其下部取出少量溶液,测定它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3,通过这一实验你对溶液有什么认识?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取A g食盐固体溶于水,得到食盐溶液200 mL。
从食盐溶液中取出10 mL,则对于这部分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含有的食盐的质量为Ag/20B.该溶液的密度比原溶液的大C.该溶液的密度与原溶液相同D.该溶液与原溶液一样咸2.花生油、盐、酱、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①花生油②食盐③面酱④白醋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石灰浆B.生理盐水C.菜汁D.牛奶4.乳化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下列应用与乳化现象无关的是( )A.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B.高锰酸钾溶于水进行杀菌消毒C.有机农药的合成或使用D.各种日用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配制5.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都要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A.便于观察现象B.溶液间的反应不需加热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D.溶液中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反应速率快6.动物摄取食物养料必须通过消化的主要原因是( )A.食物分解后便于吸收B.使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反应C.食物搅拌均匀后便于吸收D.食物被消化后形成溶液便于充分吸收7.(2006安徽新课改区,9) 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探究“CuSO4溶液显蓝色与什么离子有关”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提交的实验方案,其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 )A.观察Na2SO4、K2SO4溶液的颜色B.观察CuCl2、Cu(NO3)2溶液的颜色C.向CuSO4溶液中滴加适量的NaOH溶液,静置后观察溶液颜色D.加水稀释后观察溶液的颜色8.(2006安徽新课改区,7) 在化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1+1≠2”的有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