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20-40mm普碳钢板材矫直机设计,共55页,20710字,附设计图纸、三维图纸、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等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矫直机主机总装图(A0×1)辊系装配图(A0×1)机架零件图(A0×1)夹送辊轴承透盖、工作辊、下工作辊辊座、主动夹送辊轴(A2×4)编写设计说明书外文科技文献翻译1.2 设计构想与思路了解中厚板产生不平直度的原因,根据国内外中厚板矫直机发展情况,切合公司实际需要,进行板矫直机设计。
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各种板材矫直机辊系结构研究,确定辊系结构,其次进行辊系参数的确定、力能参数的计算,最后完成整机机械部分、电器部分、液压部分、润滑部分设计,通过此次研究设计,使以后进行新设计时更合理、更先进。
2. 设计内容(1) 辊系结构的设计。
(2)整机其他结构的设计,包括压下装置及上轧辊平衡装置,传动装置,轨道升降装置,换辊装置的设计。
(3)其他结构的设计,包括电气部分、液压部分的设计。
3. 关键技术(1) 对力能参数的计算及强度计算,合理确定结构,使整机设计准确、经济、先进。
(2) 轨道升降装置的设计,保证辊系顺利拉入拉出。
(3)辊系装置的设计,保证实现每辊压弯量的灵活调节,提高矫直质量、效率。
4. 主要设计流程(1)一台完整的中厚板辊式矫直机应由机架、上下横梁、上下矫直辊装置、上下支承辊装置、引料辊装置、压下机构、弯辊装置、倾斜机构、换辊装置、检测系统、安全装置、除铁皮与冷却系统、传动装置、电动机及走台等所组成。
本次开发的中厚板材矫直机是强力重式矫直机,它功能多,矫直力强,结构独特,适合可逆矫直的要求。
(2)机架为铸焊结构,两片机架通过上下横粱联结。
机架加工精度高、刚性大、强度高、利于安装和运输,是矫直机各零部件承装的核心骨架。
(3)压下装置采用电动压下,可实现上辊系沿矫直方向整体少量倾斜运动及整体升降。
整个上辊系采用两台液压平衡缸平衡,消除活动横梁上面各受压件的间隙,压下行程需由位移传感器检测,以便操作。
压下螺丝下面设有液压保护缸,在矫直力过大或卡钢时,快速卸荷保护。
极限位移需设极限开关。
(4)前、后导辊位于上部工作辊的入口和出口侧,与上、下工作辊一起进行矫直钢板,各由一台交流电机经两台蜗轮减速机驱动压下螺丝可使导辊单独上下升降调整,导辊的平衡为弹簧平衡,其压下行程需由位移传感器显示,进行合理控制,导辊在参与矫直的同时调整钢板的平直性。
(5)上斜楔调整装置用于单独调整每个上工作辊升降,由电机驱动丝杆,推动斜楔运动实现。
需由接近开关控制上、下极限。
下斜楔调整装置调整方向与工作辊轴线垂直,可实现整体工作辊的升降及辊型调节,由电机驱动丝杆,推动斜楔运动实现。
需由接近开关控制上、(6)轨道升降装置由交流电机驱动蜗轮蜗轩减速机抬升轨道,用于换辊时将辊系和换辊支承架升起到位使之与机架外的固定轨道接轨,保证辊系顺利拉入拉出。
(7)换辊装置由一台交流电机驱动链条拉动上下辊系,实现辊系拉出机架窗口或进入窗口,静后两个极限需由接近开关控制。
(8)主传动装置由两台直流电机通过减速机,传动轴驱动工作辊和前、后导辊。
电机准确停车由接近开关控制。
摘要在轧制生产过程中,由于塑性变形、冷却不均或运输等一系列原因使轧件产生不同程度的挠曲、瓢曲、波浪、镰刀弯和歪扭,或内部残余应力,从轧机出来的轧件往往具有不平直性和形状尺寸精度误差较大的情形。
因此矫直技术是提高板带钢产品表面质量和平坦度的重要环节。
本文介绍了平行板矫直机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并且对矫直机的发展趋势和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做了阐述。
本次设计的矫直机是用来矫正钢板在轧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弯曲和瓢曲,通过矫正可消除钢板弯曲应力,并提高钢板的平直度,达到用户的要求。
设计中对矫直原理做了详细具体的阐述,对其主要零部件做了校核,对矫直机的力能参数做了计算,同时包括机架、上矫直辊系、下矫直辊系、压下与平衡系统等主要部件的设计。
为了避免矫正时的冲击,压下装置中装有机械式平衡机构,平衡弹簧装在托盘上通过拉杆来平衡上活动横梁的全部重力,并能消除螺母与螺杆直角的窜动间隙。
托盘将全部重力通过推力轴承压到平衡螺母上,而平衡螺母又通过内齿圈与蜗轮螺母联结成同步转动又互不相压的关系。
关键词:板材矫直机,平行辊式,压下与平衡装置目录第1章绪论11.1 设计背景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11.3矫直机的类型31.3.1应用弹塑性弯曲变形进行矫直31.3.2应用弹塑性拉伸变形进行矫直51.3.3利用弹塑性扭转变形进行矫直61.3.4应用轧压原理进行矫直61.3.5应用组合变形进行矫直61.4 平行辊矫直机简介71.4.1平行辊矫直机的矫正过程71.4.2平行辊矫直机的优缺点81.5 设备概况8第2章平行辊矫直机的参数计算112.1 技术参数112.2 结构参数计算112.3 力能参数计算122.31 矫直力与矫直力矩的计算122.32 矫直功率的计算13第3章主要部件设计173.1主传动系统设计173.2下矫直辊系173.3上矫直辊系183.4上下支承辊及调整装置18 3.5压下平衡系统193.6机架213.7导卫装置213.8润滑223.9电控装置223.10结论23第4章主要部件的校核314.1矫直辊的校核计算314.1.1 矫直机矫直扭矩的计算31 4.1.2第三辊弯曲力矩的计算32 4.1.3支反力的确定354.2矫直辊强度的计算364.3 轴承寿命的校核37参考文献- 39 -结束语- 41 -附录42【摘要】电动压下十一辊矫直机的结构特点及组成的简要概述。
【关键词】矫直机;原理;结构特点及组成。
加工件在成型、冷却和运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会产生形状缺陷。
为了消除这些缺陷,加工件需要在矫直机上进行矫直。
矫直就是使钢材的弯曲部位承受相当大的反向弯曲或拉伸,使该部件产生一定的弾塑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钢材经过弹塑性回复,然后达到平直。
根据矫直方法和结构特点,矫直机可以分为:压力矫直机;辊式矫直机;管、棒材矫直机;张力矫直机;拉伸弯曲矫直机等。
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热轧板材的矫直,热轧板材在轧制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形状缺陷,例如纵向弯曲(波浪形)、横向弯曲、边缘浪形和中间瓢曲以及镰刀弯等。
为了消除这些缺陷,需要在辊式矫直机上对板材进行矫直。
1 用途十一辊矫直机是用来矫直钢板在轧制和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弯曲和瓢曲。
2 结构特点及设备组成辊式矫直机原理:加工件在辊式矫直机上通过多个交错排列的辊子,经受多次反复弯曲而得到矫直。
辊式矫直机的特点:不仅可以得到很好的矫直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矫直速度,在现代轧制生产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十一辊矫直机主要由机架装配、接轴定位装置、轨道升降装置、前后导辊、工作辊、支承辊、换辊车装置、上下斜楔调整装置、压下装置、主传动装置等几部分组成。
2.1 机架装配:由左机架和右机架,上下连接横梁等部件组成。
左右机架为铸焊结构的箱形闭式框架,上下连接横梁与左右机架采用预紧螺栓连接,机架是矫直机各部件承装的核心骨架.特点是强度和刚度较好,安装运输不便。
2.2 接轴定位装置:为焊接结构,由两台升降液压缸及托架和导向柱等构成,换辊时由两台液压缸将托架升起托住十一根万向接轴扁头部件,使之准确定位.2.3 下斜楔调整装置:该装置由4台带电机的行星减速机,丝杆,丝母和4组斜楔滑动副组成.该斜楔沿工作辊辊身方向分4排布置,其下端有一弧形自位座,上端与下支承辊轴承座接合,通过电机驱动丝杆推动下斜楔水平移动,该运动与工作辊轴线垂直。
特点是工作辊可整体的升降及辊型的调节,下斜楔调整装置可分别根据调整要求进行调节.2.4 轨道升降装置:该装置由轨道,液压缸等部件组成,换辊时由4台液压缸驱动升降轨道升起与机架外固定轨道接轨,保证辊系顺利拉出拉入.2.5 前后导辊:前后导辊位于上部工作辊的入口和出口侧,与上下工作辊一起进行矫直钢板,前后导辊各由1台交流电机两级蜗轮减速机驱动液压螺丝,可使导辊单独上下升降调整,导辊的平衡为弹簧平衡,导辊上设置位移传感器,进行导辊辊缝的检测与显示,每个导辊均为传动辊.特点是导辊在参与矫直钢板的同时,也起到调整出口钢板的平直性作用。
2.6 工作辊:工作辊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4根下部为5根,每个工作辊都通过单独的轴承座和蝶形弹簧与支承辊上框架和换辊装置的换辊车体相连,上部4根工作辊可由斜楔机构单独调节开口度,下部5根工作辊可由斜楔机构整体升降调节,以及进行单独辊形调节,轴承采用调心滚子轴承。
特点是辊身心部采用循环水冷却,与传动轴采用扁头连接,以利于换辊需要.2.7 换辊车装置:换辊装置由换辊车体,轮子,托架等部件组成.换辊车体上装有4个车轮。
特点是换辊时将其上固定的辊系托到换辊准备位置,同时作为换辊车使整体辊系能够换出换入矫直机机架.2.8 上斜楔调整装置:由4组斜楔调节机构组成,每个上工作辊均设有一个与工作辊轴线平行的斜楔调整机构。
上斜楔调整装置由带有电机的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丝杆及丝母组成.特点是通过支承辊轴承座下面的斜楔移动达到每个上工作辊单独升降调整。
2.9 支承辊:支承辊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支承辊由4组斜楔和4组支承辊组成,每组分为4排,两个支承辊将工作辊辊身夹住,每组支承一个工作辊,当由上斜楔调整装置移动斜楔时,每组的支承辊一起上升下降,实现对工作辊辊缝的微调,下支承辊由4组斜楔和4组支承辊组成,沿下工作辊辊身长度上分为4排布置,对一个工作辊由4对支承辊交叉夹持,当调节其中某几个斜楔时实现辊形调节,当全部斜楔同步调节时实现下工作辊的整体升降,斜楔的调整由位移传感器来检测控制.上下支承辊分别装在上下支承辊架内.2.10 换辊液压装置:该装置由液压缸,支座等组成.特点是能快速将整个辊系从矫直机机架中拉出和拉入.2.11 主传动装置:主传动装置由2台直流电动机,分配减速机,十一根万向接轴等组成.用于传动9根工作辊和2根导辊,其中1台主电机轴端装有测速电机和过载保护开关,用于测速及过载保护,万向接轴采用十字头接轴,主传动分配减速机采用硬齿面,机体为焊接结构,齿轮及轴承采用稀油润滑.2.12 压下装置:该装置由2台交流电机,减速机,压下螺丝,螺母,2台平衡液压缸,4台液压垫,活动横梁等部件组成,分别通过减速机传动压下螺丝实现上部辊系的倾动和整体升降,2台电机的同步和单动由电气控制.特点是两台液压平衡缸平衡整个上辊系,消除活动横梁上面各受力件的间隙,4台液压垫设在活动横梁和压下螺丝之间,作为压下保护.当压力过大或卡钢时,通过其上的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快速卸荷使上部矫直辊上抬,从而使矫直机得到保护并消除卡钢事故.设备简图:3 结语该十一辊矫直机功能多,矫直能力强,结构独特适合可逆矫直的要求,且投资小,见效快,增加了该设备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