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1)一、一般孕产妇入院护理 (1)二、急诊孕产妇入院护理 (1)三、分娩前护理 (2)四、正常分娩护理 (3)五、产褥期护理 (7)六、母乳喂养护理 (9)七、产妇出院护理 (10)产妇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常规 (11)一、正常新生儿入室护理 (11)二、正常新生儿护理 (12)三、母婴同室高危儿护理常规 (17)四、新生儿出院指导 (18)产科一般护理常规一、一般孕产妇入院护理1.孕妇入院后热情接待,安排床位,引领孕妇至床旁。
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介绍主管医生及主管护士。
2.评估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填写护理病历,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
3.教会孕妇自我数胎动的方法,进行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测。
4.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减轻孕妇的焦虑及恐惧。
指导孕妇做好分娩前用物的准备。
5.指导孕妇正确卧位,讲解临产的症状,以及临产先兆出现的应对措施。
6.指导并协助孕妇做好各项检查及治疗,及时留取各种标本。
7.按病情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每周测体重1次(晨起、勿食、着相同的衣服),每周体重增加不超过500g。
8.介绍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告知,如«母婴分离卡管理制度»«母婴同室安全管理制度»«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陪人管理制度»«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等,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合作并签字。
二、急诊孕产妇入院护理1.判断孕妇情况,对已临产的孕妇直接送入产房,通知产房做好接生准备。
2.准备床单迎接新入院孕妇,危重患者应置于重危病房或抢救室,通知医生。
3.备好急救物品(如开口器、压舌板、心电监护仪等)及急救药品,以备随时抢救。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抢救,根据病情需要,准确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入量等。
5.做好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测,观察胎心变化并及时处理,保证胎儿安全。
6.做好各项检查及治疗,及时留取各种标本,需急诊手术患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7.未临产孕妇,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减轻孕妇的焦虑及恐惧。
讲解临产症状,做好分娩前用物的准备。
8.意识不清楚者,需暂留陪护人员,以便询问病史等有关情况。
三、分娩前护理(一)概念妊娠满28周及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从母体娩出的过程称分娩。
多数孕妇,尤其是初次怀孕者,由于缺乏分娩方面的知识、对分娩时疼痛和不适产生错误的理解及对分娩过程中自身和胎儿安全的担忧等,会使孕妇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甚至会影响分娩的顺利进行。
因此,帮助孕妇分娩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非常重要。
分娩的准备包括:识别先兆临产、分娩物品的准备、分娩时不适的应对技巧等。
(二)护理措施1.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2次,连测三日,体温超过37.5℃者改为4次/日。
2.嘱孕产妇若有破膜、见红、宫缩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护士应讲解破膜后的注意事项。
3.观察子宫收缩情况,监测胎心变化,遵医嘱给予胎心监护,1次/日。
4.向孕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知识、分娩时不适的应对技巧等。
5.临产后由医护人员陪护孕产妇进入产房待产。
(三)主要护理问题1.焦虑与担心分娩不适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分娩经验及分娩知识。
(四)健康指导1.向孕妇讲解有关分娩准备方面的知识。
2.讲解有关减轻分娩不适的应对技巧。
3.鼓励孕妇说出心中的焦虑,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4.协助其配偶参与分娩准备过程。
四、正常分娩护理(一)概念妊娠满28周及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产道娩出称为分娩。
分娩共分三个产程。
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从间歇5-6分钟的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全为止;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6-8小时。
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为止;初产妇约需1-2小时,经产妇往往数分钟即可完成,一般不超过1小时。
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是从胎儿娩出开始到胎盘娩出为止,约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二)护理措施1.第一产程护理(1)产妇临产后,助产人员应安慰产妇,解释临产各种征象和发展过程,对过去有异常分娩史者要多加关怀,使产妇有安全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外阴准备,同时了解临产情况如宫缩发动时间、持续时间、间歇时间、胎膜有无破裂、阴道出血量等。
(3)观察生命体征,每隔4-6小时测量血压一次,应于宫缩间歇期测量血压,若发现血压升高,或妊娠期有高血压疾病及子痫的患者,应酬情增加测量次数,并给予相应处理。
(4)潜伏期于宫缩间隙时每个1-2小时听胎心1次,进入活跃期后,宫缩频繁时应每15-30分钟听胎心一次,每次听诊1分钟。
亦可采用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心,如胎心率超过160次/分或低于110次/分或不规律,立即给产妇吸氧并通知医生。
(5)潜伏期每隔1-2小时观察宫缩1次,活跃期应每15-30分钟观察1次,了解宫缩的规律性,包括宫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6)根据宫缩情况和产妇的临床表现,适当增减肛查的次数。
初产妇在潜伏期一般每隔2-4小时做肛门检查一次,活跃期每1-2小时检查一次并记录,经产妇或宫缩频者间隔时间应缩短。
(7)宫缩间歇时,鼓励产妇多进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多饮水,充分休息,保持体力,胎膜未破无禁忌症者可下床活动。
(8)临产后,鼓励产妇每2-4小时排尿一次,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宫缩及胎先露下降。
(9)分娩过程中产妇出汗增多,外阴分泌物及羊水外溢等使产妇感到不适及疲劳,助产人员应协助洗脸、洗手、梳理头发、换干净衣服及床垫,清洁外阴部,使产妇感到舒适。
(10)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扩张4cm,应准备接生。
(11)产程中作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发挥支持系统作用。
2.第二产程护理(1)心理护理第二产程虽短,但产妇恐惧、急躁情绪比第一产程加剧,助产士应陪伴在旁,给予安慰和支持,及时用毛巾擦拭汗水,宫缩间歇时协助饮水。
(2)观察产程进展此期宫缩频而强,需每5-10分钟听胎心一次或持续胎心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指导产妇屏气宫口开全后,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
(4)接产准备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扩张4cm且宫缩规律有力时,应做好接产准备。
准备好接生用物、新生儿抢救物品、新生儿辐射台等。
(5)接产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接产步骤进行接生,可根据会阴条件决定是否需要侧切。
记录胎儿娩出时间。
(6)胎儿娩出后在产妇臀下放一弯盘接血,以记录出血量。
3.第三产程护理(1)新生儿护理A.清理呼吸道:新生儿娩出后及时用吸痰管清除口鼻腔内的粘液和羊水,使其呼吸道通畅。
分别于1分钟、5分钟及10分钟进行Apgar评分。
B.脐带护理:用两把止血钳钳夹脐带,两钳相隔2-3cm,于中间剪短。
用75%乙醇消毒脐带根部及其周围,在距根部0.5cm处用气门芯或脐带夹、粗丝线进行结扎。
同时注意新生儿保暖。
C.新生儿娩出后及时与产妇进行皮肤接触,30分钟内协助其进行第一次母乳喂养。
D.新生儿一般护理:擦净全身血迹,将新生儿足印及母亲拇指印印于新生儿病历上。
经体格检查后,给新生儿系上有出生时间、身长、体重、性别、母亲姓名和床号的手腕带和包被卡片。
(2)协助胎盘娩出确定胎盘剥离,于宫缩时嘱产妇向下屏气稍用腹压,一手挤压子宫底但不能用力过猛,另一手轻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至阴道口时,接产者双手拖住胎盘向一个方向旋转,并向下向外缓慢牵拉,协助胎盘完整娩出,检查胎盘胎膜完整性。
(3)检查软产道用纱布擦净外阴血渍,检查宫颈及阴道有无裂伤及血肿,如有损伤,及时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并记录外缝丝线针数。
缝合后常规肛查,检查有无缝线穿过直肠壁。
(4)填写分娩记录单,准确评估出血量。
(5)产后观察产后在产房观察2小时,重点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子宫收缩情况、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是否膀胱充盈,会阴及阴道有无血肿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若无异常将母婴送至母婴病房,并记录。
(三)主要护理问题1.疼痛与宫缩引起宫口扩张及会阴裂伤有关。
2.恐惧与长时间的疼痛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分娩经验及配合分娩的相关知识。
4.有胎儿受损的危险与宫内缺氧有关。
(四)健康指导1.分娩前讲解分娩相关知识,使产妇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2.临产后教会产妇缓解疼痛的方法。
3.分娩时指导产妇屏气,正确运用腹压,帮助产程顺利进行。
五、产褥期护理(一)概念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称为产褥期。
临床表现为发热、恶露、会阴伤口水肿或疼痛、产后宫缩痛、褥汗、排尿困难及便秘、乳房胀痛或皲裂、乳腺炎及产后压抑,一般为6周。
(二)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产妇回病房后,产房护士应向病房护士详细交代分娩情况及特殊治疗以及新生儿一般情况。
(2)监测生命体征每日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如体温超过38摄氏度,应加强观察,查找原因,并通知医生。
(3)饮食产后忌食生冷硬饮食。
产后一小时可让产妇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以后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多汤汁饮食。
(4)排尿与排便保持大小便通畅,特别是产后4小时内要鼓励产妇及时排尿,多饮水、多吃蔬菜和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5)活动产后尽早活动。
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6-12小时内即可起床轻微活动,于产后第二天可在室内随意走动。
行会阴侧切口或剖宫产的产妇,可适当推迟活动时间,鼓励产妇床上适当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第一次下床活动时注意体位性低血压。
2.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变化,每日与同一时间评估子宫复旧及恶露变化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3.由于分娩扩张会阴有水肿、裂伤及侧切口,又紧靠肛门易被污染,应经常更换会阴垫,并遵医嘱进行会阴擦洗,2-3次/日,肿胀者给予50%硫酸镁湿热敷,2次/日;出现痔疮肿物者可用20%鞣酸软膏涂患处或用50%硫酸镁湿热敷。
4.保持乳房清洁、干燥,经常擦洗,每次哺乳前按摩乳房,刺激泌乳反射。
5.恢复盆底肌肉及筋膜弹性,指导产妇做产后保健操,避免产褥期过早劳动,预防阴道壁膨出及子宫脱垂。
6.讲解母乳喂养喂养相关知识,教会产妇正确哺乳。
(三)主要护理问题1.有出血的危险与产后宫缩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伤口及恶露有关3.尿潴留与产时损伤、活动减少及不习惯床上大小便有关。
4.活动无耐力与分娩后身体虚弱有关。
5.母乳喂养无效与母乳供给或喂养技能不熟有关。
(四)健康指导1.产妇居室应清洁通风,合理饮食以保证充足的营养。
注意休息,注意个人卫生及会阴部的清洁。
2.适当活动,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2天可在室内随意走动。
3.母乳喂养知识指导。
4.新生儿护理知识指导。
5.产褥期坚持做保健操可促进腹壁、盆底肌肉张力的恢复,避免腹壁皮肤过度松弛,预防尿失禁、膀胱直肠膨出及子宫脱垂。
6.产后42天禁止性生活。
7.产后42天产妇及婴儿到医院复查,以了解产妇和婴儿情况,特别是产妇生殖器的恢复情况及新生儿的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