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产科疾病护理常规

妇产科疾病护理常规

妇产科疾病护理常规目录一、妇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异位妊娠护理常规三、子宫肌瘤护理常规四、卵巢肿瘤护理常规五、宫颈癌护理常规六、子宫脱垂护理常规七、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护理常规八、前庭大腺脓肿护理常规九、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常规十、急性盆腔炎护理常规十一、化疗病人护理常规十二、产前一般护理常规十三、第一产程护理常规十四、第二产程护理常规十五、第三产程护理常规十六、妊娠期高血压护理常规十七、胎膜早破护理常规十八、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常规十九、子痫护理常规二十、前置胎盘护理常规二十一、产后出血护理常规二十二、胎盘早剥护理常规二十三、早产护理常规二十四、过期妊娠护理常规二十五、产褥期护理常规二十六、正常新生儿护理常规二十七、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二十八、产褥感染护理常规二十九、产后子宫出血护理常规三十、妊娠期高血压护理常规三十一、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常规三十二、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常规三十三、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三十四、急性乳腺炎护理常规三十五、乳腺癌护理常规三十六、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护理常规三十七、经腹子宫切除术护理常规三十八、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护理常规三十九、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常规四十、卵巢囊肿切除术护理常规四十一、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术护理常规一、妇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热情接待患者,安置病床,做好入院指导,通知医师。

2、测量生命体征,建立病历。

3、一般病人给普通饮食,特殊病人应遵医嘱。

4、有阴道出血者应观察出血量及排出物。

5、白带异常者应观察其性质、气味、颜色、量。

6、注意外阴清洁,可行坐浴或阴道冲洗,但阴道出血者禁用。

7、危重病人要备好急救物品。

腹部手术前后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解释疾病知识及注意事项,消除顾虑,配合治疗。

2、做好术前准备:备皮、配血等。

3、术前一日晚流食,术日晨禁饮食。

4、术前一日晚及术日晨遵医嘱分别灌肠。

5、术前一日晚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6、手术日测量生命体征,术前30分钟留置导尿管,排空膀胱。

遵医嘱给予肌肉注射术前用药。

7、备好麻醉床及所需物品。

(二)术后护理1、护士床头交接病人,测量生命体征,了解术中情况,观察腹部伤口有无渗血、渗液。

2、体位:硬膜外麻醉和腰麻者去枕平卧6小时,全麻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3、留置尿管,每日擦洗会阴1-2次,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量颜色。

4、饮食:术日禁食,禁糖、奶1-3天。

5、术后伤口疼痛者,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6、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二、异位妊娠护理常规【概念】当受精卵于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异位妊娠,或称宫外孕。

【护理评估】1、仔细询问病史,对有关发病高危因素给予高度重视。

2、评估患者有无感染迹象。

【护理措施】(一)手术治疗护理1、去枕平卧,保暖、禁食、吸氧。

2、建立静脉通路,备血,做好术前准备,包括腹、阴部备皮,留置尿管。

3、严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

(二)非手术治疗护理1、禁食或按医嘱给饮食,忌生冷、油腻。

2、绝对卧床休息,注意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保持外阴清洁。

3、定时测血压、脉搏、呼吸,发现内出血征象时,立即通知医生。

4、备血,做好手术准备。

5、减少突然改变体位和增加腹压,禁灌肠,禁用镇痛剂,保持大便通畅。

6、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三)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四)预防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健康指导】1、注意卫生,减少盆腔炎发生,发生急性盆腔炎时应彻底治疗。

2、再次妊娠最好在术后半年至一年后。

【概念】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

【护理评估】1、评估阴道出血情况、白带有无异味及有无腹痛。

2、评估贫血程度。

【护理措施】1、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纠正贫血。

2、执行腹部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健康指导】1、术后1个月返院复查,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半年内避免体力劳动。

2、肌瘤摘除术后避孕两年。

【概念】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一,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

【护理评估】1、评估肿块发现的时间、生长速度及有无并发症。

2、评估疼痛的程度、性质和部位。

【护理措施】1、提供高营养、易消化饮食。

2、按腹部手术护理常规。

【健康指导】1、做好随访及预防保健知识。

2、治疗后性生活指导及康复,卵巢良性肿瘤术后一个月复查,如未全切子宫一个月可以恢复性生活,卵巢癌术后三个月阴道残端愈后即可过性生活。

五、宫颈癌护理常规【概念】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多发生于40-60岁。

【护理评估】1、评估病人疼痛的程度及性质。

2、评估病人有无接触性出血。

【护理措施】1、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2、做好术前术后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情况,保持各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状;尿管长期开放5-7天,并每日更换引流袋,冲洗会阴每日两次。

拔尿管前三天应定时开放以训练膀胱功能,拔管后24-36小时测残余尿,如残余尿在100ml以内可继续观察,100ml以上需继续留置导尿管。

【健康指导】1、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宫颈癌知识,使适龄妇女积极防癌普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针对有关发病因素,进行健康知识教育,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

六、子宫脱垂护理常规【概念】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称为子宫脱垂。

【护理评估】1、评估脱出物表面有无溃疡、糜烂。

2、评估病人子宫及膀胱脱出的程度及诱发或加重子宫脱垂的因素。

3、评估排尿的量、次数和性状。

【护理措施】1、嘱病人卧床休息,合理安排日常活动。

2、勤洗会阴,保持会阴清洁。

3、需手术者,做好术前准备术前5天开始进行阴道准备,Ⅰ度子宫脱垂病人应每天坐浴2次,一般采取1:5000的高锰酸钾;对Ⅱ、度子宫脱垂的病人特别是有溃疡者,行阴道冲洗后局部涂40%的紫草油或含抗生素的软膏,并勤洗内裤。

注意冲洗液的温度,一般在41-43℃为宜,冲洗后带上无菌手套将脱垂的子宫还纳于阴道内,让病人平卧于床上半个小时;积极治疗局部炎症,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及局部涂含碘激素的软膏。

4、术后护理术后应平卧7-10天;留置尿管10-14天;避免增加负压动作,如蹲、咳嗽等;每日行外阴擦洗;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健康指导】术后一般休息3个月,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禁止盆浴及性生活,术后2个月、3个月分别到医院复查。

七、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护理常规【概念】当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子宫以外,即为侵蚀性葡萄胎。

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绝大多数绒癌继发于葡萄胎、流产和足月分娩后。

【护理评估】1、评估阴道出血量。

2、评估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

【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阴道出血量,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必要时做好手术准备。

2、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病人恐惧心理。

3、做好治疗配合化疗者按化疗护理,手术治疗者按腹部手术前后护理。

【健康指导】1、注意保持外阴清洁以防感染,节制性生活,落实避孕措施。

2、检测血、尿HGG值第一年内每月随访一次。

1年后每三个月随访一次,持续至3年,再每年1次至5年。

八、前庭大腺脓肿护理常规【概念】前庭大腺脓肿是指由于前庭大腺急性化脓性炎症时,腺管开口因肿胀或渗出物凝聚阻塞,脓液不能外流,积存而形成脓肿。

【护理评估】评估外阴发热等感染征象。

【护理措施】1、急性期卧床休息。

2、疼痛剧烈时,可按医嘱给予镇痛剂。

3、脓肿切开术后,观察局部引流条填塞情况,每日外阴用温开水洗两次,保持清洁、干燥。

4、每日更换伤口引流条一次。

伤口愈合后每日坐浴两次。

【健康指导】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

2、脓肿治愈后可恢复性生活,经期禁坐浴。

九、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常规【概念】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称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排卵型功血两类。

【护理评估】1、是否过度劳累,有无贫血貌。

2、身心状况。

【护理措施】1、做好心理护理,保持良好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出血期护理(1)贫血患者必须卧床休息,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2)估计出血量并及时记录。

(3)对需施行刮宫术者,应做好刮宫用物和病人的准备。

(4)遵医嘱给予消炎药物以防感染。

3、药物治疗的护理:嘱患者坚持用药,一般需3个月经周期。

【健康指导】1、注意保持外阴清洁。

2、加强营养,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3、使用性激素治疗时,必须严格遵医嘱,准时按量,坚持服药。

十、急性盆腔炎护理常规【概念】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

【护理评估】1、评估引起急性盆腔炎的主要诱因。

2、评估下腹疼痛程度、性质。

【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利于脓液积聚于子宫直肠陷凹而使炎症局限。

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及中药治疗。

3、体温超过38℃给予物理降温。

【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知识和经期卫生知识。

十一、化疗病人护理常规【概念】化疗是指药物经血液直接进入或经肠道吸收间接进入全身循环,达到手术治疗及放射治疗无法彻底消灭的残留细胞及转移性癌症的目的。

【护理措施】1、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恐惧、焦虑。

2、严格控制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3、观察口腔有无牙龈出血及口腔溃疡的发生,有无出血倾向。

4、观察大小便性状及次数,记出入量。

5、观察有无肝、肾损害症状发生。

6、联合用药应根据药物的性质排出先后顺序,注意保护静脉。

7、防止外渗,如发生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遵医嘱局部封闭。

8、根据药物性质合理安排用药时间。

【健康指导】1、注意卫生,加强营养。

2、告知患者用药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

3、定期复查、体检、化验血象及肝、肾功能,以利于下次治疗的顺利进行。

十二、产前一般护理常规1、每日测体温脉搏一次,胎膜早破、放水囊、体温在37、5℃以上者,q4h测体温,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2、嘱孕妇左侧卧位;计数胎动,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小时;遵医嘱给予孕妇吸氧,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每2小时听胎心1次或遵医嘱,每次1分钟。

3、收集血、尿标本,送常规检查。

4、每周过体重一次。

5、记录大便次数,3日无大便者给缓泻剂。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反应,发现阴道流液、出血、下腹部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大夫。

阴道出血、流液者保留排出物及会阴垫以留观察。

7、生活不能自理者,如阴道出血、流液、发烧、重度贫血、腹部术后及长期保留导尿管时,每日清洁外阴2次。

8、危重昏迷者,按重病及昏迷护理常规。

9、临产时送待产室,如有早破膜,若胎儿先露未入盆;臀位而胎膜已破者用平车送至待产室。

宫口开大3cm以上者应禁止灌肠。

十三、第一产程护理常规【概念】又称宫颈扩张期。

指从临产开始直至宫口完全扩张即开全为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