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癫痫发作紧急处理

常见癫痫发作紧急处理


4.
水合氯醛。 成人用 10%的水合氯醛 20~30 ml 保留灌肠; 儿童每次 0.5 ml/kg 体重, 用等量生理盐水稀释后保留灌肠。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处理 对于已确诊的癫痫患者或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意识、精神、行为障碍者,应考虑到非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可能。但单纯依靠临床表现很难诊断,须通过脑电图确诊。其很少有 即刻的生命危险, 应将患者尽快转诊至专科医院进行脑电图及其他检查和相应的处理。 转诊 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安全 0.1 g,肌注,间隔 8 h 可重复用药。但肌注苯巴比妥难以 迅速止惊。儿童一般首次给予 10~15 mg/kg,缓慢静注,给药速度≤50 mg/min; 必要时每 15 min 追加 5~10 mg/kg, 直至发作控制或达到 15~20 mg/kg 的负荷量; 维持量可在静注后 12~24 h 给予,剂量为 3~5 mg/(kg· d)。静脉给药应在有抢 救条件的社区医院进行,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防止呼吸抑制和血压下 降,特别是在应用苯二氮类药物后。
儿童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是指儿童在发热过程中出现的惊厥发作(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发热 引发的惊厥发作)。该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多见于 5 岁以下儿童,6 个月~3 岁婴幼儿更 常见,典型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该病预后良好。 单纯的热性惊厥不属于癫痫范畴。但少数患儿(如<6 个月或>6 岁的热性惊厥者)表 现为复杂的热性惊厥,即①发作时体温不足 38 ℃、②发作形式表现为部分性发作、③发作 持续时间超过 15 min、④24 h 内多次复发、⑤退热后脑电图有癫痫样放电或起病前即有中 枢神经系统异常等。而部分复杂热性惊厥患儿以后可能转为癫痫,故对其应特别留意,故在 此对其处理做简单介绍。 1. 首次热性惊厥发作 对于首次热性惊厥发作的儿童,在对症处理惊厥和发热的同时,应尽快将其转诊至专 科医院,进行病因学检查和相应的治疗。
发作开始后 11~60 min 若此时仍未缓解,在安排转诊的同时采取以下措施中的一种。
1.
地西泮。可灌肠给药,成人每次 10~20 mg,儿童每次 0.3~0.5 mg/kg。在有抢救 条件设备的社区医院可缓慢静注地西泮,剂量与直肠给药相同,给药速度要慢, 用药过程中注意防止呼吸抑制。
2.
苯妥英钠。成人 15~18 mg/kg,静注速度<50 mg/min。儿童首先给予 10~15 mg/kg,以 0.5~1 mg/(kg· min)的速度缓慢静注;若发作仍未控制,每 15 min 再次给予 5 mg/kg,直至达到负荷量 15~20 mg/kg,24 h 总剂量一般≤25 mg/kg。 苯妥英钠用生理盐水稀释成 5%的浓度;禁用葡萄糖溶液,其可造成沉淀,引起 疼痛甚至静脉炎。用药时注意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情况。有心脏病者慎用。
癫痫持续状态
癫痫持续状态指一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超过 10 min;或连续多次发作且各次间未恢复 正常的神经功能。 任何类型的癫痫发作都可能进展为持续状态。 临床一般将其分为惊厥性持 续状态和非惊厥性持续状态。 1. 惊厥性持续状态包括持续的强直阵挛发作、阵挛发作、强直发作等,其可致严重 的脑损伤及全身多系统合并症,严重时引发死亡。该状态一旦发生,应尽快采取 措施终止发作。 2. 非惊厥性持续状态包括失神持续状态及复杂部分性持续状态。此时患者虽无严重 的运动性发作,但有明显的意识障碍和(或)精神行为异常,若长时间发作可致 永久性认知损伤。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处理 发作开始后 0~5 min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维持生命体征,保证其安全,防止意外 伤害。必要时可进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等处理,以防止窒息。 发作开始后 6~10 min 若发作在 5 min 内未自行缓解,应立即联系转诊,同时采取下 列措施。 1. 2. 进行血生化、抗癫痫药血药浓度及必要的毒理学检测。 建立静脉通路,①首先排除低血糖发作:静注 50%的葡萄糖 50ml(糖尿病患者慎 用);而后②静注维生素 B6 100 mg(主要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不明原因的癫痫 持续发作),排除吡哆醇依赖症;最后以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3. 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电图。 4. 防止脑水肿等对症处理。
大部分癫痫发作有自限性,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即可自行缓解,无须紧急转诊。但对于 少数持续时间较长、 癫痫发作较严重或存在其他合并症的癫痫患者, 则须尽快转往上级医院 进行专门的处置。全科医生在联系转诊的同时,还须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紧急处理,以免延误 病情、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掌握癫痫发作的社区处理十分必要。
其可能的病因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疾病(如颅脑 外伤、脑出血、脑水肿、颅内占位性病变等)、严重的全身代谢紊乱(如缺氧、水电解质紊 乱、内分泌紊乱及中毒等)、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或神经变性病合并的惊厥发作等。
2. 复发性热性惊厥
1) 控制惊厥发作:地西泮溶液 0.3~0.5 mg/kg,稀释后直肠注入。若高热持续不退, 8 h 后可再次按上述剂量直肠注入。 个月以上小儿也可每次口服地西泮 1~2.5 mg, 6 但其起效不如直肠灌注快。 2) 3) 4)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或用酒精擦拭颈部及腋下,并用冰袋置于头部。 药物降温:可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或阿司匹林口服。 对引起发热的原发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如小儿急性传染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肠 道感染等,必要时须转至专科医院诊治。 5) 预防热性惊厥复发:平日里患儿应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同时,家长 也须注意帮助孩子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及时清除慢性感染病灶, 尽量减少或 避免在婴幼儿期患急性发热性疾病,这对于降低高热惊厥的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