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6年无锡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四)

2006年无锡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四)

2006年无锡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四)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空格中。

2.本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3.全卷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便涂改。

书写工整优美者酌加1—3分。

4.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3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7分)1.根据课文默写。

(10分)①,青山独归远。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③,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月有阴晴圆缺。

⑤,甲光向日金鳞开。

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⑦正是江南好风景,。

⑧亲小人,远贤臣,。

注意:⑨⑩两题只要选做一题。

⑨人们常用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著名诗句“? 。

”来比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达到新境界。

⑩王维《使至塞上》描绘出一幅塞外夕照图的诗句是:,。

2.根据拼音完成词语。

(3分)(1) zhàn蓝②广mào无垠③呕心lì血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③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首句“老夫聊发少年狂”,时苏轼才四十岁便自称“老夫”,颇有悱恻意味。

一个“聊”字,表现了作者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情。

B.“亲射虎,看孙郎”是“看孙郎,亲射虎”的倒装,词人以孙权自比,显示了不凡的抱负;“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汉文帝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之罪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也希望得到朝廷的赦免,为国杀敌立功的心情。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句,词人为自己勾勒了挽弓射箭的英雄形象,气概不凡。

其中“天狼”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

D.这首词用了一个“狂”字贯穿始终,胸襟旷达,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是豪放派的典范之作。

5.找出下列长旬的主干。

(2分)现代散文家、诗人冰心创作的三百多首诗歌,以自然和谐的格调、优美清丽的文笔,歌颂了圣洁的母爱、纯真的童心和美妙的大自然。

6.仿照例旬,在①处填写与前一句中画线的短语构成对偶的短语;在②处填上结构相同的语句,要求文意连贯,并构成排比句。

(3分)例句:欣赏音乐作品,我们虽手不操琴,却能聆听琴瑟琵琶,晶嘘优差旋徨;还可以在《命运》中与贝多芬切磋,在《天鹅湖》边和柴可夫斯基相伴,在《大峡谷》里同格罗菲探险……音乐能够培养我们的美感,铸造我们的灵魂。

仿句:阅读文学名著,我们虽足不出户,却可以纵横古今中外,①;还可以在②,在……文学名著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知识。

7.认真阅读图表,完成下列三小题。

(3分)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上网比率和上网时间的趋势。

(2分)A.B.②假如以此资料为论据,可以证明的论点是(1分) :二、阅读分析(共37分)(一)(10分)丰乐亭记欧阳修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漪然①而仰出。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关。

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释]①漪(wěng)然:水源丰富的样子。

(选自《欧阳修全集》)8.解释句中的加点字。

(4分)①问诸.滁人②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③掇.幽芳而荫乔木④遂书以名.其亭9.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耸然而.特立B.修之.来此掇幽芳而.荫乔木刺史之.事也C.而与滁人往游其.间D.辟地以为..亭乐其.地僻而事简或以为..死10.翻译加横线句子。

(2分)11.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写了丰乐亭的四季景色,和《醉翁亭记》的四季景色一样美丽可爱。

B.文章交代了丰乐亭名称的由来,并具体描写了丰乐亭的特点。

C.本文重点描绘了滁州地处僻静、民风安怡闲适。

D.文中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祈福安定宁静的生活态度。

(二)(12分)植物的报复行为①美丽的玫瑰花用尖尖的刺警告折者得以保护自己,利刺刺中侵略者的肌肤其实就是玫瑰花一种简单的报复行为。

植物界还有许许多多报复行为鲜为人知,相信您看罢本文会有这样的感觉:植物报复真是有趣而又刺激。

②我国云南省有一种属于山茶的树,叫黑德木,别看它平时悄没声音,它的脾气可真不小。

如果有人劈它一斧或砍它一刀,黑德木即刻“勃然大怒”,伤口处发出像自行车内胎漏气般的“突、突”,声音可持续四、五分钟。

当地人说这是黑德木对侵略者发出的强烈的“抗议”!③而一种名叫“布尔塞拉”的树,会借助“射击”来保护自己。

这种树生长在中美洲。

如果有个喜好攀折花木的人,不经意间从它的树枝上摘下一朵花或一片叶子,那么就有好瞧的了,树叶的断口处,即刻会喷射出一种令人讨厌的黏性液体,溅得你一身都是。

这种喷射可以持续3—4秒,射距达15厘米。

经过化验得知,这种黏性液体是此树在长期生长中合成的一种名叫萜烯的化合物,它遍布于枝、叶的树枝管道中,形成一个高压网道,随时准备“捍卫”自己。

④布尔塞拉对付虫子也有一套,当它的叶子部分受损时,会有一种快速浸没反应,即它会让释放的萜烯类物质快速流遍受损叶片,在几秒钟内’就能覆盖叶面至少一半的面积,迫使虫子窒息或快速逃离。

⑤到过印尼布敦岛西部森林区的游客,如果恰好赶上弹树花开的早春季节,那么会看到有关弹树的奇观。

每天,当地姑娘们头项上漂亮的竹篮去森林捡拾可以食用的各种飞鸟。

这些飞鸟,刚刚遇到一场浩劫,被打得头破血流、肢残翼断,造成这些鸟类严重伤亡的杀手即是弹树。

⑥原来,在弹树枝干交叉的树苞上,会生出一种钩形的枝杈,钩尖倒勾在枝干交叉处一枝苞上。

在刚长出时,钩尖依附着枝头的力量向外扩展,但是由于钩尖被花苞上的茎枝所牵拉,无法脱身,故而形成了一种拉力,而且随花苞渐大日益增强,使枝杈形成“弓上弦、弦满月”的紧张状态。

四月里,树上的花苞开始吐蕊放香,钩尖也处于一触即发状态。

⑦林中的花香会引诱来无数飞鸟,只要飞鸟稍稍碰上花朵,被绷紧的钩尖即产生急剧而猛烈的弹力。

贪嘴的小乌还没弄清怎么回事便一命呜呼了。

由于弹树花开有前有后,因此这种残酷的杀鸟表演会持续一个月,并且成为当地旅游业的一个景观。

⑧臭虫爬上蚕豆叶面时,会被叶面上锋利的钩状毛缠住,无法前进,也无法撤退,直至饥饿而死;棉花植株的软毛能对抗蝉的侵犯;大豆的针毛能防御蚕豆甲虫的进攻;多毛品种小麦比少毛品种更不易让甲虫的成虫产卵和被其幼虫食用……⑨有的植物如紫杉的叶子和某些蕨类植物含蜕皮激素或类似蜕皮激素的物质,这种物质被昆虫取食后,不是早日蜕皮就是永远呈幼体,出不了成虫,无法繁殖后代,从而断子绝孙。

⑩马来西亚的董恩博士研究发现,有一种叫“西波洛斯”的植物,能够产生一种使昆虫蜕皮的激素,而这种植物制造出的高浓度的激素,使侵害它的蝗虫虽然能够蜕皮,但却也造成翅膀扭曲或者卵无法完全发育。

他还发现,如果植物的某一部分有病毒或真菌入侵,整个植株就会感受到,防御系统亦会在此时发挥作用,譬如,植物细胞中的液泡可以储存一些有毒的物质,由于外界刺激,会使这些毒物破泡而出,令入侵者中毒。

12.本文除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还采用了等说明方法,其说明顺序是。

(3分)13.下面一段文字是从原文中抽出的一个自然段,把它放回原文中应在第——段的后边。

(2分) “也有一些植物的报复行为虽不那么直观和轰轰烈烈,但也足以让那些敢于冒犯自己的入侵者刻骨铭心,甚至命丧黄泉。

”14.第(至H!)自然段中,作者举了哪三个例子介绍植物的报复行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分)答:①②③15.语言生动有趣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

请从第⑦自然段中选取一例并加以赏析。

(2分)答:16.读完全文,就某一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2分)答:(三)(15分)穿布鞋的故居袁一民①扬州的旧巷大多是这样:灰砖高墙,青石铺路。

七弯八绕,曲径通幽,八卦阵似的。

安乐巷也不例外。

②这是安乐巷72号,坐西朝东,极普通的那种民居,如果不是门楣上悬挂着“朱自清故居”的匾额,你很难以为这种锈砖老木门槛的屋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你若是骑车穿巷.脚下稍一用力便会倏忽而过。

这房子就和他从前的主人一样。

很不引人注目,也从不希望引人注目。

站在故居门前,我不由得想起了在一本书上看到的这样一个细节:朱先生生前一直喜欢穿平底布鞋,从不张扬自己。

他在文学院任系主任时,每逢开会,从不坐主席台,而是拣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静听同事们阔论——朱先生在会场上的偏于一隅,同他在这巷子里偏于一隅的故居,是多么的相似呵!③如今,到处在修葺或重建名人故居,画廊漆柱,巨匾敞庭,又气派又热闹;而朱先生的故居没有这份辉煌——为了供后学瞻仰,有关部门只是将原先居住在这里的市民迁了出去,腾空房间,便成了。

④故居很小,只有几间木结构的房子,你站在门庭下轻咳一声,每个角落都能听到。

这又和先生的为人如出一z№,决不故作高深。

于是我这样概括这座小院落:巷子很深,故居很深。

⑤游人很少。

有时整天卖不出一张门票。

扬州有瘦西湖,到过瘦西湖的外地人回去之后几天内都会沉浸在一种满足与兴奋之中,他甚至还会向别人炫耀,我到过瘦西湖;而没有去过瘦西湖的人也会有一种期盼——什么时候能去瘦西湖呢?而朱自清故居不会有这种效应。

我相信,能够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记起念起这片陋房的人,他实在是在追求朱先生似的平淡与平和。

我站在故居前,反复为故居的清淡而庆幸:这正是先生的本意呵!假如,这里整天车马喧嚣,人来客往,你方唱罢他登场,朱先生又怎么消受得了。

⑥我第一次来此,是因为要给学生上《荷塘月色》,我和学生在这火柴盒般的小院里,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朝南的这间房间里悬挂着一幅中国画,正是“荷塘月色”的意境,那份雅洁,那份清远,真正是只可意会而难以言表。

我和学生们仰视着这幅画,仿佛沉浸在那个风雨如晦的1927年7月。

一手托着课本,一手抚摸着朱先生用过的老式木床,老式书桌,我的灵魂又仿佛来到朱先生清灵而又广博的精神世界。

朱先生就是这样没有架子,在这里,所有的家当你都可以无限度地接近,你可以在朱先生坐过的椅子上小中,可以在他的木床上静躺。

⑦我对学生说,朱先生生前就是学生最容易又最乐意接近的导师。

17.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①如出一zhé②小qì18.本文标题以“穿布鞋的”借代朱自清,目的是(2分)19.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各是什么?(2分)①含义:②作用:20.从文中找出两处对比加以概述,并说说这两处对比的作用。

相关主题